黄郛旧居 黄郛 沈亦云夫妇莫干山之山居岁月

2017-09-1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928年初,蒋氏重新上台,黄郛被推荐为南京政府外交部长,在任上,发表了对维护中国的领土完整和废除以往与各国签订的不平条约等对外交往"六大原则".1927年北伐期间,发生在南京外国使馆遭受散兵和暴徒袭击的"宁案",以及随之而来日本人发动的"济南惨案",使黄郛深陷对日外交湍急的漩涡.沈亦云,1912年1月24日,上海北伐女子敢死队"驰赴金陵助战.闻此队女子勇猛异常,一洗柔弱之习.又闻该队以攻取金陵为目的,故又称为荡宁队."期间,

1928年初,蒋氏重新上台,黄郛被推荐为南京政府外交部长,在任上,发表了对维护中国的领土完整和废除以往与各国签订的不平条约等对外交往“六大原则”。1927年北伐期间,发生在南京外国使馆遭受散兵和暴徒袭击的“宁案”,以及随之而来日本人发动的“济南惨案”,使黄郛深陷对日外交湍急的漩涡。

沈亦云,1912年1月24日,上海北伐女子敢死队“驰赴金陵助战。闻此队女子勇猛异常,一洗柔弱之习。又闻该队以攻取金陵为目的,故又称为荡宁队。”期间,她认识了沪军都督府参谋长的黄郛,结为伉俪。1928年后,她和黄郛隐居莫干山,自筑“白云山馆”。黄郛不忘世事,关怀莫干山上的贫苦小孩,兴办小学教育,因黄自言幼时丧父,深知教育对人之重要性。

   “莫干小学之成立,迄今甫四年。以育人、为种植,则耕不计年,获不计世。四年亦仅矣,曷足以为纪纪?建始之匪易,而以策后来之精进也。且莫干小学尝,揭橥以学校为中心,谋农村改进之义矣。竭个人之力,事虽局于一隅,而今日从事农村运动者綦伙。......主故者不知新,蔽今者昧于古,农村教育尤难言矣。泥乎古则冈,合时宜骛于新奇,则乡人无知,且望望然去之。然程朱氏之论,穷神达化,乃所教不越洒扫、应对日用之常。近世之所谓公民训练者,亦犹乎是。是则无与,于持论之殊,顾行之何如耳。庾村位于莫干山麓,游旅咸出其途。盛夏与春秋,佳日车马填咽,舆夫走卒邪,许声不绝。如是者,已三十余年。出其途者,但欣赏夫山林之畏隹.....”  引自黄郛所作莫干小学纪实序。

    1928-1932年隐居莫干山期间在庾村,沈亦云协同丈夫筹款经办了私立莫干山小学,并以小学为中心,通过兴建有农场、蚕种场、奶牛场、藏书楼及大量的农田水利工程,推进当地农村改进工作。抗战期间曾捐献房产、物质作为抗战经费。

      黄郛先生试图在莫干小学教职工中“培养其农村基本人才,”使他们教习于农村,了解农村,然后通过所培养的莫干小学学生,去影响、改变农村,改进农村生活,“使农村自有其乐趣”, 黄郛先生理想中之莫干农村,“当见莫干农村中,牛羊成群,桑麻遍地,家丰户足,教育自小学中学以至专科,或甚之大学,满村都强健活泼能力充沛心情愉快之国民,服务者均系本村公民,而不复外来之指导者;足以吸引都市之后园。”

   民国二十三年庾村黄金昄一带大旱,颗粒无收,当时黄膺白夫人沈亦云女士在莫干山“目睹灾情……代为请命”,电告在华北主持华北政整会的黄郛,黄郛“半为捐廉,半为筹措”,筹款汇来,提出赈济意见,其中一项就是以工代赈(计工时授资)。当即通过“改进会”,组织“甲戌旱灾救济会”,在黄金昄上游购田二亩,山四亩六分,挖土掘池,兴建水库一座,取膺白、亦云各一字,命名为“白云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