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梁刘国栋刘国正 刘国梁专栏:刘国栋帮陕西提高 北京崛起靠少帅

2018-03-3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乒超联赛期间,我们国家队暂时解散,我也在上海学习,没有跟俱乐部有特别紧密的接触,所以不是所有的教练都特别熟悉.在12支男子俱乐部的主教练中,有些人是我当队员时在国家队的队友,有些是我在国家队当教练的同事,因此,对陈健.刘国栋(刘国梁的哥哥).张雷.于沈潼和王涛,我还是比较熟悉的.他们的共同点就是事业心特别强,代表俱 乐部比赛的获胜欲强,都是各自俱乐部里绝对的核心人物.陈健在欧洲的瑞典待了快十年,这十年中,他作为球员亲身经历了欧洲联赛的气氛,作为教练,他在瑞典积累了特别丰富的执教经验,尤其是把自己

乒超联赛期间,我们国家队暂时解散,我也在上海学习,没有跟俱乐部有特别紧密的接触,所以不是所有的教练都特别熟悉。在12支男子俱乐部的主教练中,有些人是我当队员时在国家队的队友,有些是我在国家队当教练的同事,因此,对陈健、刘国栋(刘国梁的哥哥)、张雷、于沈潼和王涛,我还是比较熟悉的。他们的共同点就是事业心特别强,代表俱 乐部比赛的获胜欲强,都是各自俱乐部里绝对的核心人物。

陈健在欧洲的瑞典待了快十年,这十年中,他作为球员亲身经历了欧洲联赛的气氛,作为教练,他在瑞典积累了特别丰富的执教经验,尤其是把自己在中国当运动员的感受和欧洲俱乐部的现实相结合了起来。陈健当运动员的时候就打进过国家队,本身的球就不错,联赛前,由于浙江队缺少好的教练,由于浙江省体育局的一再要求,为了当地俱乐部的发展,陈健又从国家队调回了俱乐部。

在浙江,陈健的主要目标是从全运会的要求出发,培养自己的本土运动员,加上新赛季引入了王励勤,浙江队的整体水平的提高给了大家一个惊喜。

陈健是一个话不多的人,比较内向,但是在执教经验和经历上,他应该是各俱乐部中最突出的,他一方面对欧洲的俱乐部赛制有深入的了解,另一方面由于在国家队工作了一段时间,对球员的状况有准确的把握。

在国家队时,陈健从我开始当男队主教练之后就带着陈(王 己),一直持续到雅典奥运会前,可以说他对陈(王 己)大幅度提高水平有着直接作用。浙江宁波海天俱乐部本身的队员条件并不是最好的,但陈健在整个俱乐部中的威信却是很高的,这个赛季乒超联赛在浙江有着异常火爆的球市,陈健功不可没。

从刘国栋来说,他去年就开始在国家队自费学习,费用是俱乐部解决的,这对他本人的帮助还是很大的。今年,引进了马林之后,整个俱乐部的水平增加了不少。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刘国栋通过在国家队的学习,理论水平、执教水平、管理水平和在联赛中调整队员心态的能力方面都有了一个进步,特别是在临场指挥和日常训练的安排上,陕西银河国梁已经和国家队越来越接近了。当然,最重要的是,刘国栋在国家队学习期间,对马林和郝帅的情况都有了全面的了解,这对安排俱乐部的训练计划和临场布置技战术大有裨益。可以这么说,今年联赛陕西银河国梁俱乐部的优秀战绩与刘国栋本人在国家队的学习经历有直接关系。

于沈潼的经历和陈健比较类似,他在日本当过俱乐部的球员也当过俱乐部的教练,因此对球队建设和球员管理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于沈潼从日本回来之后,对辽宁男队增加士气,提高成绩,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虽然到目前为止,他们还没有出什么大牌队员,也不具备和强队抗衡的实力。

辽宁男队在这个赛季是一支保级球队,但于沈潼个人对事业的执着追求以及他对乒乓球的深刻理解,帮助他带队创造了不错的成绩,到目前为止,他们暂时排在积分榜上的第五位,这是一个许多人都没有想到的成绩。

我想,这个成绩主要来源于两点:一,于沈潼对年轻球员的大力培养。雷振华和周斌是辽宁队这两年涌现的新人,也都是国家队的队员。周斌在国家队的对内比赛中成绩不是很好,18个人打比赛,他打了最后一名,但从这个赛季看,周斌把握局面的能力有所提高,比赛中表现出来的气势也不错。

而雷振华的进步更快,雷振华的技术特点是发球好,反手好,整体实力均衡,球比较厚实。以前,他在国家队内部的比赛中只处于中下游的水平,最近,他应该能排到整个男队的中游位置。

在联赛中,雷振华赢了刘国正、孔令辉还有朱世赫,从这里,可以看出他心态很好,把自己的位置摆得很正,这也是我们年轻运动员的心理优势。

北京男队在这个赛季的乒超联赛上体现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势头,他们击败了很多实力很强的俱乐部,现在暂时排名第二的成绩多少有些让人感到吃惊。但是我觉得,北京队取得的成绩,其实也在情理之中。首先,张雷本人的作用非常大。

张雷当队员的时候水平就很高,也曾是国家队的主力选手,取得过世界冠军,他很有个性,而且做事比较认真,身上有一股气势。在北京队当主教练后,张雷立足于球队自身球员的发展政策是非常成功的。虽然北京队中没有一个世界冠军,没有一个大腕球员,但是他们的实力非常平均。

通过最近三年联赛和其他国际、洲际比赛的锻炼,唐鹏、侯英超等队员都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比赛经验,本身的球也趋于成熟。加上打法的问题,唐鹏是横拍生胶,侯英超是反手生胶的削球,所以对其他的俱乐部有不小的威胁。

可以肯定的是,论训练体制的完整性和周密性,张雷是各支俱乐部教练中做得最好的,他抓训练抓得非常紧,对所有球员的要求都很高,没有给球员一个浪费时间、开小差的机会。

张雷在队中的威望很高,所以以他为轴心,整个北京男队的整体凝聚力比较强,这就直接提高了他们的战斗力。其次,马龙的逐渐成长是北京队另外一个收获。包括张雷在内,还有很多国家队的教练,都对马龙的成长给予了关心和帮助。

我感觉这个孩子虽然看似平平常常,但是还是有比同龄人强的地方。他打球手感好,整体思维不错,在技术上具备了一些超常的环节。我也经常和张雷进行交流,我们都认为,马龙实际上也还有很多缺点,像吃苦意识不够,综合素质问题以及训练热情不高等等,这些问题解决不了,他今后也比较麻烦。

上个赛季,马龙是代表陕西银河国梁打的球,打的不多,6场比赛,但是一场没有赢。当然,我们不能强求一个当时只有16岁的孩子,联赛对于马龙的意义不在于获得什么样的成绩,而是如何能尽快地成长。

一支球队,尤其是一支乒乓球队,又参加超级联赛这样高水平的比赛,只靠一个核心队员是取得不了太好的成绩的。根据我当队员和当教练的经验,只有当一个队伍有了负责、敬业、高水平的教练,有了整体比较平均的实力,有了关键场次能拿分、能提高队伍士气的核心的时候,这个队伍才是一支成熟的俱乐部。我2002年最后一次打乒超联赛,当时代表的是陕西银河国梁俱乐部,此前,我一直在代表八一队。目前,八一队的状况不是很好,只有王皓一个人实力不错,整个队伍的士气也不是很高。但我觉得,虽然我和王涛还没有仔细地聊聊,他回到八一队,对队伍绝对是一个比较大的帮助。王涛得过很多次世界冠军,他比较开朗,思维敏捷,而且王涛在乒乓球圈子里有一定的威望。一支队伍的崛起,到成熟,都需要相当长的过程,对于近况不佳的八一队,这个赛季能暂时排在第七名已经相当不容易了。

我当球员时,除了打过国内的乒超联赛,还在德国、意大利和奥地利的俱乐部打过短期比赛和欧洲冠军联赛。应该说,最锻炼人的,水平最高的,还是中国的联赛。这个赛季,大家都发现了,外援一下子多了起来,他们其实是很重视来中国比赛的,因为有这样广泛地接触中国队高手的机会非常不容易,但从成绩上看,他们发挥得并不是十分出色。

为什么?因为训练条件、时差、生活习惯等等,对队员的发挥有直接的影响。还有,外国人对我们中国训练体制也存在一个适应性的问题。

如此密集的比赛,加上日常训练的强度也比较大,他们虽然都是在国际乒坛获得过不错成绩的名将,但是很难像国际大赛一样,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到最佳。1996年,我取得亚特兰大奥运会男单、男双两个冠军后,去德国杨建华他们那个俱乐部打了6场比赛,对手有弗朗茨、佩尔森、王涛等人,结果我一场都没有赢。

你说是状态调整得不好吗?我想不是,因为这之后,我在法国尼姆举行的男子世界杯上又拿了单打冠军。

从这里,可以引申出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球员对教练依赖性过大的问题。我们的体制特殊,所以在某些环节上,的确和其他国家大相径庭。中国孩子打球,都是沿袭着三步走的方针,从少体校到专业队到国家队,这期间,不同的教练习惯于在方方面面都帮助队员处理好。

于是,总有人说,中国队员依靠教练依靠惯了。对这个问题,我觉得要从两个方面看,一,我们需要负责的、高水平的教练。为什么外国人的乒乓球竞技水平很难赶上我们?是因为他们在教练问题上吃了大亏。

二,我们的队员更需要学会自我调节的能力,学会在比赛出现困境的时候去自我摆脱。目前,俱乐部赛制的推行,乒超联赛的日趋市场化、规范化,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有着积极的意义。俱乐部的训练不可能像在国家队一样,从头到尾都有教练盯着;赛事密集,一场比赛输了,如果不好好调节心态很有可能一输再输;一个队4、5名队员,只有一个主教练,教练的精力有限,队员应该也必需学会能互相做场外指导,能自我调节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