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剧李岱江 吕剧守望者——著名吕剧表演艺术家李岱江专访

2017-08-2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提起李岱江,许多吕剧迷们不难想到<借年>.<小姑贤>.<借亲>.<蔡文姬>.<迎春曲>.<梨花狱>等着名剧目.李老师的演唱吸收了兄弟剧种.曲

提起李岱江,许多吕剧迷们不难想到《借年》、《小姑贤》、《借亲》、《蔡文姬》、《迎春曲》、《梨花狱》等着名剧目。李老师的演唱吸收了兄弟剧种、曲种和民间音乐的营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发展,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他优美的唱腔与传神的表演,深深吸引着每一个人。

满怀信心看待吕剧现状

谈起担任评委的感受,李老师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说参加比赛的上有七十多岁的老先生,下有八九岁的小孩,能看到这么多业余的戏曲演员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他感到很惊奇。说起《综艺满天星》,李老师对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这个栏目展示了山东地方戏曲,对吕剧等民族文化的宏扬无疑是很有好处的,也掀起了关注民族文化的高潮。山东地方剧种吕剧唱腔悠扬缠绵,表演朴实敦厚,有很深的文化底蕴。但是近年来戏曲艺术走入了低谷,许多年轻人对吕剧了解甚少。

当谈到我省戏曲文艺低迷的现状时,李老师更多的流露出的是信心。令他感到欣慰的是吕剧依然有很深的群众基础。他提到了胶东地区业余剧团,“他们自己搞流动舞台。还有青岛有个老龄委,有个七彩虹艺术团。团长自己买戏服,并且全团对服装很爱惜。这里有专业导演也有改行的吕剧演员。他们经常演出,并且有一定影响。他们对吕剧这种执着超过了专业演员。”可见,吕剧还是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的。

推陈出新对待戏剧发展

李岱江老师对地方剧团的发展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他说,一方面,领导的重视是必不可少,非常重要的。如果领导能够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将对我们的社会的健康发展十分有利。现今社会上出现了许多污秽的不健康的东西,对于自制力较薄弱的青少年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创。我们如何利用好的文艺向青少年灌输,将影响着我们下一代的成长。另一方面,地方剧团也应该改变旧的思路,要突破制度,根据

剧团的情况改革。戏剧要立足到广大群众方面来。李老师说,我们的戏曲不是只给少数人看的,而是给老百姓看的。我们的路子要越走越宽而不能越走越窄。面对人才流失严重,观众流失更是严重的问题,李岱江老师以吕剧《补天》为例,它讲的是山东建国之后,50年代8000女兵建设新疆的故事。

歌颂巾帼英雄保卫祖国,一心为国的精神。剧本从创作,演员挑选,排练,音乐和舞美等方面都由领导亲自抓,演出之后得到专家和观众的认可。李老这样评价它“一般的戏我看一场或两场,这个我看了七场,每次看都掉泪。

”《补天》成了我们国家舞台艺术剧目十大精品之一。从这个例子中李老表达了他迫切地希望戏剧从剧本和演员上突破。他说“剧目的生产是剧院生存的依据”。

除此之外,李老师也表现出了对青年一代演员的关心。他希望通过新的剧目的排练来锻炼培养新演员,给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要敢于任用有能力有潜力和思想作风好的演员。面对新闻宣传力度不够,李老也表示出遗憾。对新闻媒体,李老也提出了一些意见。他说《综艺满天星》这样的节目很好,希望山东电视台其它频道也多宏扬地方戏,多介绍演员,多关注民族文化。

执着热情继续吕剧事业

从谈话中可以看出李岱江老师对吕剧有着十分深厚的感情。李岱江17岁进入文工团,1953年正式开始学习吕剧,也是在那一年山东省吕剧团正式挂牌成立。如今半个世纪过去了,李老对吕剧的热情丝毫不减当年。从他身上我们似乎也看到了吕剧艺术的不断发展、成熟。

。李岱江是国家一级演员,吕剧界的泰斗,他曾为毛泽东、刘少奇、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演出。他用那热情洋溢的表演征服了无数的观众。1961年李老曾为郭沫若同志表演《借亲》,郭沫若同志专为此题诗:“看吕剧团演出《借亲》书赠:东风送暖百花香,开到芙渠韵满塘,一片清芬无限意,大明湖畔柳丝长。”

李老现今已经73岁高龄,但他从未放弃过他所钟情的戏剧事业。走下舞台的李老并没有养天年、享清福。从事舞台表演艺术几十年,他已经和吕剧结下了不解之缘。“退休之后,我除了整理整理过去的那些东西之外,还在学和背琴书的曲牌,这是我们吕剧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没事的时候,我还看看书,拉拉腿,练唱、练功基本上都没有放下,嗓子如果不练就会冒调了。”李老的这份执着和对戏曲

的热情怎能让人不钦佩。谈起他对吕剧的感情李老难掩心中的激动,他说,“作为党培养起来的戏曲工作者。我要回报人民。我的目标只有一个--舞台。没有舞台就没有价值。舞台是我回报人民的最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