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冰冰白晓燕 白冰冰之女白晓燕个人资料 白晓燕命案震惊世界

2017-06-0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白晓燕,台湾知名艺人白冰冰之女,很多人都想了解白晓燕命案是怎么回事,所以小编就做了白晓燕个人资料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当时震惊国际的白晓燕命案,也让我们通过白晓燕个人资料来了解一下白晓燕吧.白晓燕个人资料中文名:白晓燕国 籍:中国出生地:台湾出生日期:1980年6月23日逝世日期:1997年4月18日毕业院校:林口乡醒吾中学白晓燕命案(简称"白案")为台湾有史以来最重大刑案之一,由于被害者为知名艺人之女,加上陈进兴等三名加害人不仅作案手法残酷且又于逃亡途中犯下多件刑案,导致台湾社会为之震撼.

白晓燕,台湾知名艺人白冰冰之女,很多人都想了解白晓燕命案是怎么回事,所以小编就做了白晓燕个人资料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当时震惊国际的白晓燕命案,也让我们通过白晓燕个人资料来了解一下白晓燕吧。

白晓燕个人资料

中文名:白晓燕

国 籍:中国

出生地:台湾

出生日期:1980年6月23日

逝世日期:1997年4月18日

毕业院校:林口乡醒吾中学

白晓燕命案(简称"白案")为台湾有史以来最重大刑案之一,由于被害者为知名艺人之女,加上陈进兴等三名加害人不仅作案手法残酷且又于逃亡途中犯下多件刑案,导致台湾社会为之震撼。另外,该案发生期间,台湾新闻媒体大篇幅的报导,亦被普遍认为侵害受害者家属隐私、将歹徒英雄化。因此,此时期媒体的报道行为亦成为而后台湾新闻媒体伦理标准的负面教材。

该案件不但为当年度影响台湾最大的单一事件,也是1990年代甚至"国府"迁台以来最重大的治安事件之一。据台湾半官方的"国策中心研究室"所做的研究报告显示,白案的影响层面甚至达到台湾的"修宪"、"政党政治"与内阁政治的权责划分。

1997年4月14日,就读林口乡醒吾中学二年级的白晓燕,离家上学后即不见踪影。晚上白冰冰接到歹徒电话,要白冰冰到龟山乡长庚高尔夫球场大门口守卫室旁墓园,结果白冰冰除了在该地发现女儿的物品外,还有找到歹徒要求五百万美元赎金的绑架勒赎纸条,女儿的半裸照片,和女儿的一截小指头。警方接获报案后,随即成立专案小组,准备在付赎款时缉捕歹徒。

1997年4月15日~19日间,歹徒多次来电,不过因为歹徒使用的是盗拷的行动电话,警方无法掌握其行踪。18日与19日两天,歹徒多次约定取款地点,共换了七个地点,从台北市、台北县、桃园县都有,但却一直未现身。此时白冰冰为了确定女儿安危,曾透过歹徒询问女儿一些问题,从而确认女儿还活著。

1997年4月23日,经过多日的静默后,歹徒再次来电,约定在新竹市交款,不过此次歹徒再次爽约未现身。白冰冰经过多日折磨,精神几近崩溃。

1997年5月9日,在当时的在野党民进党、新党等政治人物,与学生团体等要求限期破案压力下,"法务部长"廖正豪宣布悬赏一千万元以侦破白晓燕案。民进党在"立法院"发动倒阁,要求"行政院长"连战为治安败坏下台负责。

1997年5月24日,警方收押涉嫌藏匿逃犯的张志辉,张志辉是逃犯陈进兴的小舅子。张志辉供称,于五月上旬送食物到板桥市大观路一间工厂内给陈进兴等三人。检察官于23日率大批人员到大观路一带搜索,但无所获。

1997年5月28日,侦办此案的板桥地检署,收到在逃嫌犯林春生、高天民、陈进兴三人合写并捺指模的限时信,信中指称绑架案是他们三人所犯,与在押的人无关,要求释放张素真、张志辉等人。

1997年6月6日,三人绑架台北县议员蔡明堂,得手五百万。蔡明堂受恐吓不敢报案,整件事情在陈进兴落网后才曝光。

政府内动荡

1997年8月8日,三名逃犯再度犯案,勒索台北县某陈姓商人五百万得逞。8月14日本案因报纸报导而曝光,当时"政府"中高官除了主管警察事务的"内政部"以外却无人知情。"内政部长"叶金凤因隐匿案情于15日向国人道歉,警政署长姚高桥请辞获准。

1997年8月19日,林春生和高天民在台北市现踪,歹徒拥有强大火力,与警网展开激战,林春生被乱枪打死,警员曹立民殉职。

1997年10月23日,台北发生方保芳整型诊所命案。医师方保芳、妻子张昌碧、护士郑文喻等三人被以胶带蒙住眼睛口鼻,捆绑手脚后,各射击头部一枪毙命。护士郑文喻死前并遭性侵害。后证实为高天民与陈进兴为整型易容所为。

1997年11月3日,高天民现身台北市士林区,与埋伏在现场的警方交火十馀发后逃逸。

997年11月18日,陈进兴闯入南非驻"中华民国大使馆"武官卓懋祺家中,夹持卓懋祺一家五口,使整件事情升高成为国际事件。此事件除了造成两名人质受伤以外,更首开台湾新闻媒体透过电话现场专访绑架犯的的先例。陈进兴在二十四小时内,接受了包括法新社、中视等国内外十馀家媒体的访问,侃侃而谈他对自己犯案的心路历程,试图营造自己英雄化的形象。在陆续释放受伤人质,并与台北市刑警大队长侯友宜谈判沟通后,陈进兴同意弃械投降,人质危机才告落幕。不过此一事件已经对台湾的国际形象造成重大损害,并动摇了台湾人对治安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