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刚身高 女神高圆圆成卖花女 张国立冯小刚沦为高级销售 全明星创业血泪史?

2017-12-1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最近,女神高圆圆投资的"花点时间"鲜花网店被网友骂惨,起因是其活动称"0元领取价值99元花一束",即使用"花点时间"网上花店的优惠券,可以无门槛抵扣99元.女神高圆圆投资鲜花电商涉嫌欺诈最近,女神高圆圆投资的"花点时间"鲜花网店被网友骂惨,起因是其活动称"0元领取价值99元花一束",即使用"花点时间"网上花店的优惠券,可以无门槛抵扣99元.不过,消费者在领取优惠券并下订单后,"

最近,女神高圆圆投资的“花点时间”鲜花网店被网友骂惨,起因是其活动称“0元领取价值99元花一束”,即使用“花点时间”网上花店的优惠券,可以无门槛抵扣99元。

女神高圆圆投资鲜花电商涉嫌欺诈

最近,女神高圆圆投资的“花点时间”鲜花网店被网友骂惨,起因是其活动称“0元领取价值99元花一束”,即使用“花点时间”网上花店的优惠券,可以无门槛抵扣99元。不过,消费者在领取优惠券并下订单后,“花点时间”却称,该优惠券只针对下单金额超过3999元的7级用户,非7级用户就会被取消订单且退钱。该行为被网友解读为恶意套取用户信息。

浏览贴吧、知乎等互动平台发现,消费者对于“花点时间”产品和售后服务,几乎是负评一片,而“吐槽点”主要集中在“花朵不新鲜”、“没有按时收到花”、“客服找不到”、“投诉从来没得到反馈”领域。

近日来继与麻袋理财、首汽约车、BOSS直聘后,鲜花电商“花点时间”近期又和保健品龙头汤臣倍健跨界合作。靠着与品牌不断合作吸引流量,仅成立两年且与其他鲜花电商相比几乎无差异化的“花点时间”盈利压力可想而知。

与高圆圆单枪匹马创业不同,小鲜肉鹿晗抱团前百度总裁的投资圈首秀也没混出啥名堂。

这边VC机构清流资本刚联合鹿晗、新希望集团宣布成立清晗基金,那边却就马上被人八出,指出该基金投资的一个假装情侣APP违规宣传还涉黄。事实上,鹿晗也确实只是躺枪而已,毕竟鹿晗也只是出了点资,具体的投资行为都是由专门的投资团队来操作的,无奈的是明星光环太强大,而明星们纷纷踏足投资圈,很大的优势也正在于此,出了事当然也由明星背锅。

与上述两位“男神”“女神”不同的是,人家的创业只是投了点资而已,冯小刚张国立这俩年过半百的大腕可是真枪实干的为了业绩拼了老命。

2016年的各项财务指标显示:营收和净利润双双负增长,华谊兄弟实现了上市8年来首次业绩下滑。

近几年,华谊兄弟多次尝试“明星资本化”的运作。比如高溢价收购冯小刚的公司东阳美拉,张国立的公司浙江常升,还有Angelababy等6位明星持股的华谊浩瀚3家公司。华谊兄弟的套路是:先用一大笔钱买明星股东手中的股份,然后签订对赌协议,所谓对赌协议就是给明星一个指标,若完不成就要赔付,这样既能保证上市公司业绩,又能达到绑定明星的效果。

但今年这3家公司中只有冯小刚勉强完成了业绩。而且是在《老炮儿》《我不是潘金莲》连续2部大片的加持下,期间为宣传不惜卖命炒作甚至和王思聪微博骂战,才勉强完成1亿元净利润的业绩承诺。根据对赌协议2017年,冯小刚的业绩承诺增长到1.15亿,而电影只有一部《芳华》的文艺片,绩效堪忧啊。

看来华谊明星资本化这步棋前途堪忧啊。

张国立:还是打工的,为还对赌日子非常苦

华谊兄弟收购的三家公司中,张国立的公司是业绩最差的一家。

根据华谊兄弟2016年年报,公司早在2013年就和张国立等3名股东签署了《投资合作协议》,浙江常升2016年的业绩目标为:不低于2015年税后净利润3779.50万元。但是,2016年浙江常升的税后净利润只有2500.13万元,相差1279.37万元。

2013年9月,华谊兄弟对外宣布,以2.52亿元收购张国立的浙江常升70%股权。当时浙江常升仅成立3个多月、注册资本1000万元,而公司当时的估值达3.6亿元,溢价高达35倍。张国立等承诺了浙江常升未来5年的业绩目标。

这笔高溢价的收购在资本市场掀起轩然大波,许多媒体质疑华谊兄弟向张国立利益输送,同时认为这是王忠军、王忠磊兄弟的曲线套现,试图掏空上市公司现金。

为了缓解市场铺天盖地的质疑,华谊兄弟将收购方案调整为:张国立用华谊支付的1.52亿股权转让款,从二级市场上直接购买华谊的股票,同时所买的股票要锁定3年,才能卖出。

之后收购顺利完成了,但是张国立的日子并不好过,一直为了完成业绩目标而疲于奔命。2016年主演的2部电影和3部电视剧都没什么水花。

此外,张国立还跨界参演多个综艺节目。尤其担任四川卫视户外真人秀节目《咱们穿越吧》的总导演和投资人,在里面爬山涉水、摸爬滚打,一样不落。虽然拼命赚口碑由于四川卫视总体而言属于二线卫视,播出平台的影响力有限,也没给浙江常升带来可观的业绩。

还参加了浙江卫视的《王牌对王牌》、黑龙江卫视的《见字如面》、北京卫视的《非凡匠心》等多个综艺节目。不仅请来了好友王刚、张铁林,还让妻子邓婕献出了综艺首秀。遗憾的是虽然这些综艺节目收视都不错,不过由于浙江常升没有参与投资,只是张国立以个人身份参与,因此无助于浙江常升提升业绩。

即便张国立想法设法努力赚钱,按照华谊兄弟70%的持股比例计算,张国立需要补偿华谊兄弟的现金是:(3779.50-2500.13)×70%=895.56万元。除了赔钱以外,张国立的创作也受到了一定影响,接洽工作的门槛变低,其无形的损失更是不可估量。

今年也是浙江常升业绩对赌的最后一年,也是张国立能否完成目标最后的机会。

冯小刚表面风光:东阳美拉勉强完成对赌

当年,华谊兄弟拿下张国立的浙江常升70%股权才花了2.52亿元,同样是70%股权,2015年东阳美拉的价钱足足是浙江常升的4倍。

这次收购同样备受市场诟病。东阳美拉当时成立还不到2个月,并无任何影视作品,冯小刚在公司中持股99%,华谊就给了10亿买股权,跟直接塞现金给冯小刚没什么两样。

在巨大争议之下,华谊兄弟不得不作出解释,公司看中的是东阳美拉未来的盈利能力,以及冯小刚这个IP品牌价值。东阳美拉已经储备和开发的项目包括《非诚勿扰3》、《丽人行》等4部电影,以及电视剧《12封告白信》和综艺节目等。

同样签订了对赌协议,协议内容是,冯小刚承诺2016年不低于1个亿的净利润,2017年到2020年每年净利润比上一年增长不低于15%。否则,将由冯小刚本人将亏损的部分补齐。

年报显示,2016年,东阳美拉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税后净利润为10152.84万元,刚好超过承诺的业绩目标:税后净利润不低于1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东阳美拉所谓的完成了目标,其实将原并购公告中的“2016年度净利润”解释为从2015年并购之日起计算,一直到2016年12月31日,而不是从2016年年初开始计算。

冯小刚跟华谊情谊深厚。华谊上市那年,冯小刚直接套现2亿,据说当时纳税就达到4000多万,尝到甜头的冯小刚曾经多次表示,无论如何不会离开华谊兄弟。

不过,东阳美拉的这几部作品还停留在IP阶段,并未有实质性的进展公布。而且,冯小刚近几年的影片风格由商业化开始向文艺方向转变,文艺性电影的票房可想而知。但是,自2017年起的后4年,东阳美拉每年的业绩目标,都需要在前一年的基础上增长15%,2017年完成1.15亿元,之后3年分别完成1.32亿、1.52亿和1.75亿。

这意味着,冯小刚接下来的几年,也不会轻松。

在这个全民创业的时代,每个创业者都值得被尊敬,而明星更拥有比常人更好的起点和优势,也无疑需要背负更大的责任,希望他们也能真正做一些对社会有意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