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无所有崔健 崔健的《一无所有》不改歌词为啥上不了春晚?

2018-04-1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作为一个被<一无所有>震撼过的人,我来谈几句. 一,这首歌时代背景太敏感. 崔健的<一无所有>产生于80年代改革开放后.这个时代的人们,刚刚从一个非正常时代走过来,面对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代,内心躁动,充满迷茫和彷徨.我不知道大家看过一个6¥4纪录片没有,那个记录片在学¥潮风起云涌的高潮阶段就曾经以崔健的<一无所有>作为背景音乐,每当我听这首歌,联想到当时万众涌动的场景,就一股热血往上涌. 二,崔健这个人物太敏感.崔健曾经亲临现场支持过6¥4运动,受到学生们的热烈欢迎.

作为一个被《一无所有》震撼过的人,我来谈几句。 一,这首歌时代背景太敏感。 崔健的《一无所有》产生于80年代改革开放后。这个时代的人们,刚刚从一个非正常时代走过来,面对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代,内心躁动,充满迷茫和彷徨。

我不知道大家看过一个6¥4纪录片没有,那个记录片在学¥潮风起云涌的高潮阶段就曾经以崔健的《一无所有》作为背景音乐,每当我听这首歌,联想到当时万众涌动的场景,就一股热血往上涌。 二,崔健这个人物太敏感。

崔健曾经亲临现场支持过6¥4运动,受到学生们的热烈欢迎。 三,《一无所有》的歌词内涵太敏感。 关于这首歌的歌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不过把这首歌放到产生的时代背景上,在加上崔健很多歌曲的内涵(如《一块红布》《红国旗下的蛋》),不难得知,这首歌也充满了“反动”色彩。

关于歌词中的“我”和“你”具体指什么,我不得而知,但琢磨来琢磨去,我觉得歌曲里边的“我”和“你”更像是崔健的一场自己与自己的对话。

前面部分,姑娘总是嫌弃“我”一无所有,这可以看做是文革时代人们被蒙蔽了双眼,看似幸福,但其实失去了自由和追求,一无所有;也可以看做是改革开放后,人们失去了曾经的信仰,疯狂于这个花花世界的繁华中,但发现更是一无所有,精神和情感上都处于一种极度贫瘠状态。

到歌曲的最后,姑娘却爱上了“我”的一无所有,这大概就是说,即便这个时代不是完美的,但我们也热爱这个时代,宁愿在痛苦中追寻,也不愿意回归那个变态的时代。这首歌其实映射出了八十年代人们普遍的矛盾和不知所措的心理,也含着对旧时代和新时代的双重否定。 四,这首歌真的不适合春晚的欢快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