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的妻子张瑛 马云与妻子张瑛的自述

2017-07-2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964年9月10日,我出生在浙江杭州的一户普通人家.从小学到中学,身材瘦小的我有一个和自己身体条件很不匹配的爱好--打架,还因此缝过13针,挨过处分,父亲为此帮我转过三次学.当时,父亲是一家戏剧协会的负责人.或许是为了陶冶我的情操,在我们兄妹三人当中,他带我看戏最多.我对戏里吴侬软语似的唱腔丝毫不感兴趣,倒是对武生们在台上的好身手佩服不已,开始痴迷武术,学起散打和太极拳来.母亲不无惋惜地对父亲说:"儿子天生不按常理出牌,说教只怕已无用途!"父亲苦笑道:"那我就当把铁锹,一天

1964年9月10日,我出生在浙江杭州的一户普通人家。从小学到中学,身材瘦小的我有一个和自己身体条件很不匹配的爱好——打架,还因此缝过13针,挨过处分,父亲为此帮我转过三次学。

当时,父亲是一家戏剧协会的负责人。或许是为了陶冶我的情操,在我们兄妹三人当中,他带我看戏最多。我对戏里吴侬软语似的唱腔丝毫不感兴趣,倒是对武生们在台上的好身手佩服不已,开始痴迷武术,学起散打和太极拳来。

母亲不无惋惜地对父亲说:“儿子天生不按常理出牌,说教只怕已无用途!”父亲苦笑道:“那我就当把铁锹,一天一小铲,尽量挖出他的闪光点,再用闪光点去填埋他的劣根吧!”可当时想在我身上找出闪光点,父亲真是费了番愚公的精神。

直到有一天,父亲发现无论他对我唠叨什么,我都用学到的英语回敬时,他很有些大喜大悟:“你小子是不是在用英语骂我呢?那好,你好好学英语,学到能随心所欲地讲,那样骂人才会痛快!”实际上,父亲看到了我对英语有兴趣,就骑着自行车带我到西湖边找老外聊天。

我用所学的只言片语与老外们越聊越开心,越聊越过瘾,学习英语越来越带劲了。从初中到高中,我其他各科成绩都很平庸,唯有英语,它真的成为我的闪光点,我几乎包揽了大小英语考试的年级第一名。但这个唯一的闪光点无法遮掩我严重偏科的事实,第一次高考,我英语成绩是全年级第一,数学是倒数第一。

高考落榜后,我决定出去打工,和表弟去一家宾馆应聘保安。结果,表弟被录用了,我却因个头矮被淘汰。那时,我的心几乎被各种打击敲碎了。父亲见我意志越来越消沉,悄悄找了个关系,让我替三家杂志社蹬三轮送书。沉重的体力劳动加上每月30.

5元的工资让我渐渐麻痹掉高考落榜带来的痛,我甚至开始认为,这也许就是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但父亲却像是一把铁锹,开始刻意铲凿我高考落榜的痛处,他对我说:“你每天踩20多公里路来来回回都不累,为什么就不能再走一遍高考的路呢?”

父亲的话让我下了决心:参加第二次高考!我报了高考复读班,然而金榜题名的美好结局依然没有出现,这一次,我的数学只考了19分。

这一回,我自己执拗地决定第三遍走高考的路!父亲是全家唯一没有反对的人。1984年7月,第三次从高考考场走出来的我,数学考了79分,但依然离本科线差5分。或许是我们父子俩一再经营的精神感动了上苍,当年杭州师范学院本科没招满,我终于跌跌撞撞读上了本科,还被调配进入英语专业。

进入大学,所学专业正是我的闪光点,这让我如鱼得水。毕业后,我因为英语的优势,被聘为杭州电子工业学院的英语教师,并凭着独到的教学方法而当选1995年杭州市十大杰出青年教师。随后,我作为英语翻译首次访问美国,从而得以接触到因特网。回国后,我很快组建了中国第一批网站之一的“中国黄页”。1999年,我创办阿里巴巴网站。

短短十几年,我的生活仿佛是《一千零一夜》里“芝麻开门”的神话故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我没有觉得不可思议,因为父亲用几十年的父爱一铲一铲为我开凿出了最宝贵的成功真相——发掘出你的兴趣,去做你感兴趣的事,再把它变成你的特长,最后让你的特长发挥最大的潜能!(义翔整理)

张瑛:

我和马云是大学同学,毕业就拿了结婚证。马云不是个帅男人,我看中的是他能做很多帅男人做不了的事情:组建杭州第一个英语角、为外国游客担任导游赚外汇、四处接课做兼职、同时还能成为杭州十大杰出青年教师……然而,婚后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处在一种惶恐中,因为他的意外状况层出不穷——

他忽然就辞职了,说要做自己的事业,然后就在杭州开了一家叫海博的翻译社。翻译社一个月的利润200块钱,但房租就得700。为了维持下去,马云背着麻袋去义乌、广州进货,贩卖鲜花、礼品、服装,做了3年的小商小贩,养了翻译社3年,这才撑了下来。

这种情况下,他忽然跟我说想凑50万做电子商务网站。他很快就找了16个人抱成了团,其中有他的同事、学生、朋友。马云告诉大家,把所有的闲钱都凑起来,这很可能失败,但如果成功了,回报将是无法想像的。他顺便劝我,说他们如果是一支军队,我就是政委,有我在,大家才会觉得稳妥。就这么着,我也辞职了,18个人踏上了一条船——阿里巴巴。

草创时期的工作是不分日夜的,马云有了什么点子,一通电话,10分钟后就在家开会。他满嘴的B2B、C2C、搜索、社区之类的专业术语我是听不懂的,但他们开会我会很忙。他们白天开会,我在厨房做饭;他们半夜开会,我在厨房做夜宵,我顶着政委的虚职,干着勤杂工的事。

在没有盈利前,每人每月500块薪水,这点钱买菜都不够,家里的“食堂”要保证开伙,加班开会的夜宵品质必须保证。我本来当老师当得好好的,为什么就成了一个倒贴伙食费的老妈子了?

煎熬了一年多,我问他我们现在到底赚了多少钱,他伸出一根手指头给我看。“1000万?”他摇头,“1亿?”他还是摇头,告诉我:“100万。”“这么少?”“每天。现在是一天利润100万,将来,会变成一天纳税100万。”

“儿子跟钱,挑一样,你要哪个?”

如果说当初他说的回报是指现在的财富的话,这个回报的确很惊人。而我得到的回报是,我成为了阿里巴巴中国事业部总经理。正在这个时候,家里又后院起火——我们开始管不住儿子了。

儿子1992年出生,或许是受了马云的影响,对网络格外有兴趣,很快就学会了玩网络游戏,跟着同学泡在网吧不回家。马云对儿子展开了说服教育,儿子只回了一句话:“你们都不在家,我回来了也是一个人无聊,还不如呆在网吧里!”

马云这次真急了,当天晚上就跟我商量:“你辞职吧,我们家现在比阿里巴巴更需要你。你离开阿里巴巴,少的只是一份薪水;可你不回家,儿子将来变坏了,多少钱都拉不回来。儿子跟钱,挑一样,你要哪个?”看儿子变成这样,我也着急,但是我心里却不平衡:刚结婚的时候我本来就是打算做个贤妻良母的,结果被他“骗”进了阿里巴巴,好不容易功成名就了,又让我辞职回家做全职太太,他拿我当什么?

我辞职以后,对儿子的游戏沉迷阻击正式拉开,第一枪是马云打响的。那时正是暑假,他给儿子200块钱,让他去和同学玩电脑游戏,玩上三天三夜再回来,但回来的时候必须回答一个问题——找出一个玩游戏的好处。过了三天,儿子回来了,先猛吃了一顿又大睡了一觉,这才去汇报心得:“又累又困又饿,身上哪儿都不舒服,钱花光了,但是没想到什么好处。

”“那你还玩?还玩得舍不得回家?”儿子没话说了。加上我的看管,儿子慢慢淡出了网络游戏。

儿子从小学到初中,我没接送过他,都是自己背个书包去挤公共汽车。现在,辞职回家的我每天早上做好早饭,和儿子一起吃,再开车送他去学校。接着,我马上去农贸市场买菜,回家以后两荤一素一汤地搭配好,配上餐后水果,用一个分成三层的小食盒装着,然后去学校门口等他中午放学。

我辞职回家半年后,儿子的成绩在班上升了17个位置。班主任也说他不仅学习提高了,就连在班上的人缘都变好了,他越来越开朗、爱笑、宽容,从以前的内向学生变成了一个阳光少年!

我改变了儿子,儿子也在改变我。周末的时候,他会挽着我一起出去逛街。路过临海路的时候,给我推荐一家长裙专卖店。在我印象中,自从我进了阿里巴巴后,我就没穿过长裙了,我的衣橱里全都是白色、银灰或者黑色的职业套装,里面的裙子也都是直筒套裙。儿子给我推荐了一条玫瑰红的丝绒长裙,上面斜斜地缀着一圈金色的流苏,一看就让人喜欢。

我的衣着风格就此改变。有空的时候,我会去阿里巴巴看以前的同事,大家看我的眼神都充满惊讶,说我现在充满了女人味,比以前漂亮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