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琼耳的老公 蒋琼耳 家是永恒的主题

2018-02-0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冯骥才先生曾经写过一套书叫<符号中国>,书里详述一眼望去的中国文化,包括福字.双喜.如意和龙凤等等.但走进"上下"空间,却发现这个号称是"中国爱马仕"的品牌,是一副简单素净的样子,完全没有一眼便知的中国符号.但仔细看整个空间里,家具是紫檀的.衣服是羊毛毡的,皮包使用了缂丝工艺,而茶具是竹丝扣瓷的,每一样都是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现代嫁接.冬日寒凉,蒋琼耳身上也穿了一件红色羊毛毡的大衣,透着幽幽古意.在她看来,中国美并不止是所谓的"中国元素"

冯骥才先生曾经写过一套书叫《符号中国》,书里详述一眼望去的中国文化,包括福字、双喜、如意和龙凤等等。但走进“上下”空间,却发现这个号称是“中国爱马仕”的品牌,是一副简单素净的样子,完全没有一眼便知的中国符号。但仔细看整个空间里,家具是紫檀的、衣服是羊毛毡的,皮包使用了缂丝工艺,而茶具是竹丝扣瓷的,每一样都是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现代嫁接。

冬日寒凉,蒋琼耳身上也穿了一件红色羊毛毡的大衣,透着幽幽古意。在她看来,中国美并不止是所谓的“中国元素”,“上下”要做的就是“取其神而弃其形”。“那些符号在今天已经没什么意义了,而且就那些元素的开发和应用而言,我们永远不可能比前辈们做的更好。”

中国美不止是符号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一个品牌怎么做到取其神韵弃其形制呢?蒋琼耳出生在上海的艺术世家,外祖父蒋玄佁是最早将西方油画引入中国的画家,父亲邢同和是设计了上海博物馆的著名建筑师。她三岁开始,和哥哥邢恩戈一起学画习字,国画师从程十发,书法师从韩天衡,两位老师皆是大家。

在还不理解什么是文化的时候,蒋琼耳就已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慢慢长大了。走上艺术之路对她而言不是一种选择,而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在她的记忆里,小时候的愿望很简单,用手中小小的画笔,把五彩缤纷的世界表现在纸上。“那时候特别单纯,看到一条小鱼都要把它画下来,好像画下来那就是我的一样。”这些儿时岁月,在蒋琼耳看来不仅仅是记忆,即便在今天也时常返现出来,记忆用自己的方式在影响着现在。

当年从同济大学毕业之后,蒋琼耳申请到了美国最好的艺术学院,在那边有父母的亲戚朋友,还有哥哥可以照顾她。但是蒋琼耳却放弃了这条安稳的路,她选择去了未知的法国。在她哥哥看来,自己选择了中规中矩的现代美国,而妹妹选择了创意无限的浪漫法国。“选择没有对错,但她的选择是她想要的、适合她的。”

凭着一种激情,蒋琼耳单枪匹马闯荡法兰西。“到了法国我发现,设计技巧已经没有什么新意了,我在国内念了五年大学已经学完了。但是在那里,我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创作。”画油画、玩摄影、搞首饰创作、做家具设计,蒋琼耳开始了自己的艺术设计与创作之路。这个行走在西方世界的女孩,散发出充满现代感的东方韵味。2006年,爱马仕开始邀请蒋琼耳为他们设计橱窗。在“与爱马仕共舞”中,她用水墨画出抽象的舞者线条,再用玻璃纤维设计出三维水墨的效果,从橱窗前走过,会发现水墨舞者随着行人的移动翩翩起舞。在“印度印象派”中,她采用了铝质马赛克,点彩出自己拍下的印度照片,让这个东方佛国呈现出西方印象派的旖旎。

对蒋琼耳来说,好像不需要解释她身上的古典与现代源自何处,那都是跟她一起慢慢成长起来的。而待到长大之后,落笔即是穿越时空的中国美。对她而言,形制是现代的,而神韵是古典的。“其实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所谓的中国美随处可见。作为现代设计师,我们需要做的是,放下所有的历史条框,尝试着达到古今合一、工艺和科技合一,做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

让手工艺重返生活

2008年,蒋琼耳和爱马仕合作创立了“上下”品牌。爱马仕这个具有近180年历史的法国奢侈品牌,最初是一个强调手工艺的马具品牌,即使经历了二十世纪工业化的批量生产浪潮之后,爱马仕依旧坚持着手工艺的骄傲。而中国的传统手工艺,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被战争和运动的狂潮淹没,出现了断层的现象,蒋琼耳希望自己可以去重新寻回这些失落的骄傲。

回到国内,蒋琼耳开始寻访传统手工艺。寻找手工艺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很多人藏于民间不愿出山,因为曾经的苦难而甘于平淡。“这些手艺人大多没有电子邮箱,也不会发短信,我们只能用写信这种古老的方式不断跟他们沟通,这个过程漫长而艰难。”

“上下”的“大天地”紫檀系列,出自紫檀大师顾永琦之手。蒋琼耳很早就给顾师傅写信,希望他可以将传统繁复的雕花家具,改造成符合现代审美的极简风格。但是,做了一辈子雕花紫檀的顾师傅,不仅不愿意接受邀请,更是非常反对蒋琼耳的设计。此后两年间,蒋琼耳不断和顾师傅通信,总算用真诚打动了他。

顾师傅保持了传统的榫卯结构,不用金属钉子依然咬合牢固。在他成百上千次的打磨下,尊贵的紫檀呈现出丝绸一般的质感。但这个紫檀系列,已经和传统的雕花家具完全不同了。他们将原本外圆内方的设计改为外方内圆,使紫檀的线条更具有现代感。同时,座椅也一改传统中式座椅“正襟危坐”的硬朗气质,线条更符合人体工学,更具舒适感。

和顾师傅一样,很多传统手工艺师,虽然有高超的技巧,可以把仿明代的家具做得和真的一模一样,但是他们还停留在传统的审美观来制作作品。但在蒋琼耳看来:“传统手工艺只有通过现代设计,使其投入日常使用,才能重返现代生活,才能复兴。”蒋琼耳和传统手工艺师的对话,就像是一次次“脑”与“手”的结合。

紫檀的时间,消耗在了手工艺的挖掘上;缂丝的时间,则耗费在了再生设计上。五年前,蒋琼耳在苏州看到了最好的刺绣和缂丝工艺,“中国刺绣针法有三十多种,动物的羽毛、眼睛和树叶的茎脉都要用不同的针法,但现在最杰出的绣娘也只继承了十多种针法而已。”更令她惊诧的是,这些神奇的针线手艺,如今只是被用在现代生活并不常见的屏风上。从那时候起,蒋琼耳就一直在研发,如何把这种流光溢彩的手工艺带入现代生活。

但真正将缂丝工艺运用到设计上,已经是五年后的今天了。缂丝工艺在古代常用于帝后的服饰和御容像上,但是今天的人们早已不再用这种工艺制造衣物了,一般人大概连这种工艺都没听说过,可以说几近失传。“从我遇见它就一直在想怎么把它运用到现代人的生活里,这五年里经过不断的试验、失败、再试验。最后我们决定更换原材料,将这种工艺和技法运用在皮包的制作上。”

无论是运用紫檀工艺的家具,还是运用缂丝工艺的皮包,包括羊毛毡的衣服、竹胎扣瓷的茶具,蒋琼耳总是以家为原点开始自己的研发和设计。“我相信时间和情感之于物的意义,传统手工艺在这里演绎着绚烂而平淡的生活方式,我们呈现的是一种雅致的生活艺术,很中国,也很现代。”

文化传承是第一位

作为爱马仕的中国品牌,“上下”也因此被人定义为“奢侈品”。但是蒋琼耳却说:“其实奢侈品在中国的文化中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但是我们的目的并不在于创造一个中国的奢侈品牌,而在于传承中国传统精湛的工艺。”

蒋琼耳得到了爱马仕的支持。从品牌创立开始,爱马仕对于“上下”的投入并未设限,也没有作出盈利预期。在蒋琼耳看来,“上下”如果成功,一定是将“商业”排在第四位,排在前三位的则是文化传承、社会影响以及历史流传。对于蒋琼耳来说,通过自己这代人的努力,将中国传统手工艺保持并发扬下去,这才是她真正的事业。

当然,这项事业,若没有后来人,大概也是很难传承下去的。民间手工艺人,不仅自己的生存困难,收徒弟更是难上加难的事情。在如今这个高速的社会里,人们都认为时间就是金钱。但是在“上下”,制作一把紫檀的椅子需要六个月,编制一套竹丝扣瓷的茶具也要三个月,而剪裁一件羊毛毡的衣服少说也要两个月。如果依照手工艺人的传统作业,投入产出比实在太低,手工艺人收不到徒弟,大概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蒋琼耳想通过“上下”的事业,告诉年轻人,中国的传统手工艺也有市场。“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学手工艺,因为学习的时间太长,去咖啡厅培训一个礼拜就可以上岗挣钱了,而手工艺一学需要好多年。我们如果能开拓一个高端市场,自然也就创造了手工艺复兴的可能。”

如今,“上下”的好成绩的确让人看到了传统手工艺的希望。蒋琼耳发现,“上下”的顾客大多都是中国人,年龄跨度从20岁到80岁都有。而蒋琼耳接待的客人,是来自世界各大奢侈品牌的总裁们,他们希望见识一下这个源自中国传统手工艺的新对手。来自市场和同行的积极反馈,都给了蒋琼耳坚持做下去的信心。

从手工艺人那里,蒋琼耳也听到了好消息。竹丝扣瓷是一种拥有百年历史的传统工艺,脱胎于清朝贡品中的竹编。20世纪80年代计划经济,几乎每家都有一套竹编瓷器,但后来却被时代遗忘了。经过蒋琼耳的再生设计,诞生了简洁的竹丝编织与薄胎瓷结合的新式编法。而制作竹丝扣瓷茶具的四川竹编师傅张德明,也因为和“上下”合作,招收了15名徒弟。原本担心老手艺后继无人的张师傅,这下总算可以安心了。

尽管15个人并不多,但蒋琼耳依旧觉得这是个好的开始。“上下”激活传统手工艺,一方面是通过再生设计,是传统手工艺与现代人生活产生关联,让人们感受到手工艺的精致;另一方面是培养消费市场,让传统手工艺得到应有的重视,也让人们认识到手工艺的价值。生活艺术与经济利益,两者共同激励着手工艺人坚持自己的事业,也吸引着年轻人加入手工艺之家。

中国传统手工艺,古时以家族代代相传,这与欧洲老牌奢侈品牌一样。然而时代不同了,欧洲奢侈品牌如今也不执着于家族的传承,他们把希望寄托于更多的人,希望传承下去的是工艺和品质。在“上下”之家,蒋琼耳正在做着这样的事情,她希望传统手工艺能以更广博的方式传承下去。

在蒋琼耳看来,家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而传承是人类生命的根源。冬日午后,蒋琼耳坐在紫檀椅子上看书,她抬头看见外婆披着羊毛毡大衣安坐,母亲拿着竹丝扣瓷的白壶沏茶,小女儿坐在紫檀桌边开始学习包馄饨。“家,是中国人借由亲情的温度,融合与传承生命和文化的地方。一个人的生命里,如果没有什么可以传承的东西,比如物品、声音、情感之类,那么他的生命就显得太轻,轻得会飘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