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再勇的背景 李再勇在“可持续的城镇化—中德城市面对面”专题座谈会上的发言

2018-03-1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在"可持续的城镇化—中德城市面对面"专题座谈会上的发言(2013年7月19日)李 再 勇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大家上午好!在中国市长协会的精心组织下,经各方共同努力,"可持续的城镇化—中德城市面对面"专题座谈会作为2013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的重要内容于今天顺利召开.在此,我谨代表中共贵阳市委.贵阳市人民政府和445万贵阳人民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远道而来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城镇化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今

——在"可持续的城镇化—中德城市面对面"专题座谈会上的发言

(2013年7月19日)

李 再 勇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在中国市长协会的精心组织下,经各方共同努力,"可持续的城镇化—中德城市面对面"专题座谈会作为2013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的重要内容于今天顺利召开。在此,我谨代表中共贵阳市委、贵阳市人民政府和445万贵阳人民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远道而来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城镇化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今天,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全球城市体系把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结为一体,城镇化正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但是,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人口膨胀、交通拥堵、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等问题给城市的健康运行和发展带来巨大压力。为此,寻求可持续的城镇化发展之路,让市民享受更加美好的生活,是我们每一位城市管理者面临的重大课题和肩负的重大责任。

今天我们所在的城市­——贵阳,地处中国西南腹地、北纬26度附近,平均海拔1100米,森林覆盖率43.2%,中心城区水域面积达14%,夏季平均气温23.2℃,空气清新、气候凉爽,享有"爽爽的贵阳·中国避暑之都"的美誉。

"生态"是这里最靓丽的名片,也是最大的优势,如何让这座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持续优化、人民幸福生活?我们选择了"走科学发展路,建生态文明市"的战略路径,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布局,坚持转型发展、统筹发展、包容发展、持续发展、共享发展和改革发展,着力构建绿色经济、宜居城镇、自强文化、友好自然、和谐社会、清明政治等六大生态体系,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效法自然的基础上,把握和运用自然规律全面系统地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致力实现"经济实力强、生态环境好、幸福指数高"三者相统一的目标。

下面,我从六个方面就贵阳推进城市绿色转型——可持续发展的一些探索和实践,向会议作简要介绍。

第一,突出城市生态特色

特色是城市的魅力所在、竞争力所在,一座彰显自身个性特色的城市,才能拥有长久的生命力。

我们推进环境生态化——贵阳是典型的山地城市,我们在城市空间布局中充分发挥山脉、河湖、湿地、森林等生态走廊的串联作用,努力使城市"显山、露水、见林、透气",呈现出"十里山水半入城"的山地生态特色。

我们推进建筑绿色化——强化节能减排综合管理,广泛利用节能环保材料,促进建筑绿色化、低碳化,使新建建筑节能要求达到50%。其中,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于去年荣获美国绿色建筑协会创立的绿色能源与环境设计先锋奖,这是中国西南地区首个获此殊荣的绿色建筑。

我们推进交通清洁化——实施低碳交通工程,坚持"公交优先",对全市运营的2227辆公交车全部进行"油改气",每年减排有害物质1.38万吨,成为中国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试点城市。

我们推进生活低碳化——通过编制《低碳生活市民手册》、确定步行日、建立低碳试点社区等,向市民普及低碳知识、强化低碳意识。

我们推进管理人文化——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服务意识,做到文明执法、柔性执法、亲情执法,使城市管理充满人性化,并更多引导市民的自觉参与。

第二,守护城市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是城市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一旦遭到破坏就很难修复。

我们大力实施"治水"工程——建立饮用水源地管理保护专门机构,组织实施"工业污染治理、生活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水体生物净化、生态修复"五大工程,对遭受污染的饮用水源地进行综合治理,保证市民饮水安全。同时,从去年开始,投入资金42.8亿元系统治理贵阳"母亲河"——南明河,目前水质已基本达到国家规定水功能区要求,"母亲河"不断显现绿色生机!

我们大力实施"护林"工程——贵阳是首个国家森林城市,拥有总长374公里的环城林带。近五年,我们新建营造林102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以每年近2个百分点的比例递增。同时,打响"森林保卫战",对非法侵占林地的犯罪行为坚决予以打击。

特别是2007年对一家企业以开发生态园项目为名,在环城林带内违规修建别墅、采伐森林43.86亩的案件进行严厉查处,企业负责人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半,起到有力的震慑作用。

我们大力实施"净气"工程——从源头控制入手,将城区的水泥厂、火电厂、钢铁厂等重污染企业全部关停搬离市区,每年减少二氧化硫排放5.3万吨。同时将城市开发重要用地用于生态湿地和山体公园建设,建成总面积16平方公里的3个城市湿地公园和7.2平方公里的16个山体公园,为城市打造空气"净化器",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保持在96%以上。

第三,发展城市生态经济

经济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是生态环境得以有效保护的重要物质基础。

我们积极发展绿色工业——坚决杜绝高污染、高能耗企业入驻贵阳,近三年拒签不符合环保要求的投资项目金额达1200亿元以上。同时,规划建设12个工业园区,工业的园区集中度达73%,实现了集中发展、集中治理和区域循环。贵阳运用循环经济模式改造提升资源型产业的做法,被评为"中国循环经济典型模式案例"。

我们积极发展绿色农业——树立"把生态做成产业、把产业做成生态"的理念,广泛种植茶叶、花卉、中药材、果木等高效作物,既优化生态环境,又提升经济效益,实现农业的经济价值、观赏价值和生态价值最大化。

我们发展绿色服务业——充分发挥自身交通优势和要素聚集优势,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打造区域金融中心、物流中心、商贸中心、会展中心和全省旅游集散服务母港。贵阳三次产业结构已稳定形成"三二一"结构,其中第三产业占比达53.6%。

第四,弘扬城市生态文化

文化是人类的灵魂,心灵不回归自然,行为就难以改变。

我们培育弘扬生态文化——从小孩抓起,通过创立市民学校、社区讲堂,开设生态文明课程,广泛宣传绿色、循环、低碳的生态文化,引导市民热爱自然、亲近自然、崇尚自然、敬畏自然、效法自然。同时,通过举办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致力在全球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广泛形成生态文明共识。

我们培育践行城市精神——以"知行合一、协力争先"的贵阳城市精神,激发广大市民对贵阳的认同感,形成参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文化自觉。在贵阳有一支由46万人组成的"绿丝带"志愿者队伍,长期活跃在城市管理和服务中,成为展示贵阳精神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第五,规范生态文明制度

中国有句古话,"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我们注重用制度来规范行为。

我们创新制度法规——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立法范畴,制定出台全国第一部生态文明建设地方性法规—《贵阳市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条例》,配套出台《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指标体系及监测方法》、《贵阳市生态补偿机制》等政策,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我们创新体制机制——成立生态文明建设专门机构——生态文明委员会,组建全国首个环保法庭、环保审判庭以及生态保护检察局、生态保护公安局、生态保护审判庭,构建较为完整、顺畅的行政体制,在严厉打击环保违法、生态违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第六,提升市民幸福指数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涵,核心是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全体市民公平享受同城化待遇,提升市民幸福指数。

我们着力构建民生保障体系——大力实施民生工程,近五年累计投入财政资金709亿元,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住房、就业、上学、就医、养老等困难,实现幸福指数与发展指数同步提升。

我们积极创新社会管理——将原来"市—区—街道—居委会"四级管理体制调整为"市—区—社区"三级管理,实行城市基层扁平化管理和网格化服务。同时,为缩小城乡差距,我们积极推进"幸福社区"和"美丽乡村"建设,优化城乡环境,让公共服务向乡村覆盖,提升同城化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女士们,先生们!

德国是世界上城镇化发展较快较好的国家之一,在城镇化方面拥有许多先进理念与管理经验。贵阳作为中国西部省会城市,正依托自身独特的生态优势,全力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积极推进城镇可持续发展,希望我们广泛开展合作,共同分享发展成效。为此,我愿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深化沟通交流,共促绿色发展。希望与德方深化沟通交流,学习借鉴德国柏林市、赫尔腾市、莱比锡市的"城乡统筹、分布合理、均衡发展"模式,与国内其他兄弟城市一起,推进城镇化可持续发展,为促进人类社会的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第二,加强经贸合作,实现共赢发展。德国拥有众多先进技术,贵阳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广阔的市场,双方在城市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方面有很大的合作空间。欢迎德国企业家到贵阳投资兴业,我们将竭诚做好服务,实现双方共赢。

第三,建立合作机制,增进双方友谊。去年,德国前总理格哈德·施罗德来到贵阳参加"2012生态文明贵阳会议";今天,德国莱比锡市、赫尔腾市、柏林市的三位嘉宾及有关企业代表、专家前来参会,这是一个好的开端和基础。我们愿与德国城市建立友好城市联盟,促进共同发展。

最后,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嘉宾身体健康、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