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子珍照片 贺子珍为什么离开毛泽东 贺子珍个人简历及最漂亮的照片

2017-08-0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毛泽东的第三位妻子是贺子珍,她原名贺桂圆,江西永新人,1909年9月生,曾任共青团永新县委书记,中共永新县委.吉安县委副书记,1927年在参加组织永新农民武装暴动后,随袁文才部上井冈山,1928年在湘赣边特委和红四军前委机关做机要和宣传工作.贺子珍当时青春貌美,激情活力四射,毛泽东对她十分欣赏和爱慕,彼此认识后不久即结婚.贺子珍离开毛泽东 从大革命年代的"井冈之恋",到成为红色根据地的"模范夫妇",贺子珍和毛泽东二人在政治风雨中荣辱与共,在长征路上艰苦相依,却没想到

毛泽东的第三位妻子是贺子珍,她原名贺桂圆,江西永新人,1909年9月生,曾任共青团永新县委书记,中共永新县委、吉安县委副书记,1927年在参加组织永新农民武装暴动后,随袁文才部上井冈山,1928年在湘赣边特委和红四军前委机关做机要和宣传工作。贺子珍当时青春貌美,激情活力四射,毛泽东对她十分欣赏和爱慕,彼此认识后不久即结婚。

贺子珍离开毛泽东 从大革命年代的"井冈之恋",到成为红色根据地的"模范夫妇",贺子珍和毛泽东二人在政治风雨中荣辱与共,在长征路上艰苦相依,却没想到会突然发生婚变,贺子珍在延安窑洞"神秘失踪"。从此,一对患难中的革命夫妻由于性格上的原因彼此分离。

毛泽东撤离了瓦窑堡来到保安后没几天,贺子珍就分娩了,她生了个女孩。在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队伍里,有贺子珍、邓颖超、康克清、蔡畅等等32位女性。她们从江西瑞金出发,一路摸爬滚打、风餐露宿。她们有男儿一样钢铁般的意志,也有共产党人大无畏的牺牲精神。

从长征时期,贺子珍就担任毛泽东的机要秘书,并照顾主席的起居生活。1937年在延安,她和毛主席住着一幢一溜三孔相通的砖窑,这种一明两暗的住室布局,有卧室和会客室,毛主席也有办公的地方。贺子珍这人性子很急,她说话快,走路也快,那个刚直、爽快劲,在女同志中是很少有的。

她常跟毛主席吵架,有时吵得很凶,她生气时也常把负责警卫的同志找去诉说不平,为她评理。 有一天,贺子珍和毛主席又吵起来了,主席很生气地指着她说:"我们不能再吵了……这三间窑洞,咱个人住个人的,你走你那边,我走我这边,谁也不见谁,这样总可以不吵了吧!

"又说,你嫌这里不好,你想学习,可以到红大(即抗大前身),也可到公大(即陕北公学),也可到苏联去……

陶铸夫人曾志的回忆录,内中有一段曾志与毛泽东的对话,可印证史沫特莱和斯诺所叙述的故事。当曾志在延安问毛泽东为什么贺子珍要离开他时,毛说:"不是我要离开她,而是她要离开我。她脾气不好,疑心大,常为一些小事吵架。

有次一位外国女记者采访我,美国女人开放、无拘无束,我也爱开玩笑,我们又说又笑,这就激怒了贺子珍,她不仅骂了人家,两人还动手打了起来。我批评她不懂事,不顾影响,她不服,为此我们两人吵得很厉害……" 1937年,贺子珍同毛泽东怄气,伤病体弱的她到西安养病,又辗转随共产国际的代表从新疆去了苏联,没有理会毛泽东的召唤和中央的指示……母女俩和杨开慧所生的两个儿子——毛岸英和毛岸青真情相处,享受着异国的一份亲情欢乐。

然而,不幸的遭遇却一桩接一桩地降临到她的头上。1938年,贺子珍在莫斯科生的第六个也是最后一个孩子,——那个男孩,只有俄文名字廖瓦,在十个月时染上肺炎夭折。 当贺子珍悲痛欲绝地告诉岸英岸青哥俩时,他们也禁不住泪如泉涌,同时抱着贺子珍劝道:贺妈妈,您别难过了,您要保重身体!

小弟弟不在了,还有我们呐!我们也是您的儿子呀!贺妈妈,贺妈妈…… 这时,本来还是痛哭失声的贺子珍突然一把搂住岸英、岸青。

"妈妈、妈妈","儿呀,儿呀",三人哭作一团。几年来,这还是哥俩第一次向贺子珍喊出"妈妈",这样的亲情悲情,怎不让人潸然泪下! 贺子珍正沉浸在相继失去了五个儿女的哀痛中,一个更让她痛苦的消息传来,毛泽东同江青结婚了。这个消息无异于一个晴天霹雳,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失去了儿子,失去了丈夫,还有比这更大的打击吗?她为自己的行动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为此饮恨终生

贺子珍的晚年生活 1979年秋天,贺子珍一生中第一次来到了北京。这位井冈山的女英雄,全家都参加了革命,贺氏"三兄妹"在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斗争史中赫赫有名,她的父母也是为革命牺牲的。 历史就是这样捉弄人,本来她早就可以到自己为之奋斗的新中国首都居住。

1949年毛主席有过把贺子珍接到北京的想法,也与岸英商量过接贺子珍妈妈到北京。此事是主席派贺子珍的妹妹贺怡去办的,不料贺怡刚将贺子珍接到天津,康生就派人告诉贺怡,如果要接贺子珍到北京,就要开除她的党籍。贺怡是一个武将,是毛泽覃的夫人,曾被敌人抓住后关进监狱,受了很多磨难,才回到了部队,她自然把党籍视作自己的第一生命,此事只能留下历史的遗憾。

由于江青对贺子珍的长期迫害,致使贺子珍只有在粉碎"四人帮"之后才第一次来到了北京。贺子珍来北京最大的愿望是要瞻仰与她在革命最艰苦的岁月中生死与共、相守10年的毛泽东的遗容。毛泽东是她一生的精神支柱。 哥哥和李敏陪同她到毛主席纪念堂,把事先准备好的一个花圈敬献在毛泽东的坐像前,花圈的缎带上写着:"永远继承您的遗志,战友贺子珍率女儿李敏、女婿孔令华敬献。

"当贺子珍见到主席遗容时,满面泪水横流,久久不肯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