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昊然王俊凯综艺 粉丝经济失灵 王俊凯也救不了这档综艺节目

2017-11-1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4月1日,由王俊凯.刘昊然.董子健.张一山.王大陆五位"小鲜肉"担纲的综艺节目<高能少年团>正式上线.先前,节目预告片一经推出就吸引了大量的关注,满屏渲染的"高

4月1日,由王俊凯、刘昊然、董子健、张一山、王大陆五位“小鲜肉”担纲的综艺节目《高能少年团》正式上线。先前,节目预告片一经推出就吸引了大量的关注,满屏渲染的“高能”、“热血”,再凭借着五位“小鲜肉”的人气和颜值可谓颇为年轻一代观众所期待。这档被冠以“史上最年轻阵容”的新生节目,自带青春属性和励志标签。

《高能少年团》以“成长十二课”为主题,劳动课、自然课、体育课……通过一次次贴近生活的课程,让少年团得到全方位的锻炼。然而,首期节目播出后,口碑和收视都差强人意。可以说,除了“小鲜肉”的虚招一晃,节目的“空洞”、“陈旧套路”、“低能”等或许更能说明症结所在。

第二期的“自然课”播毕,结合第一期的“劳动课”来看,总体进步明显,少年的情感互动和进程的递进关系更为显著。只是,与以往的《跑男》等真人秀节目相比,并无更亮眼的创意。而一直贯穿节目的口号“无热血、不少年”以及“高能”等立意也并未得到深刻的凸显。

明星 户外游戏=成功的综艺模式,为何在《高能少年团》身上失灵?开播前引发观众无数赞扬与期待的综艺为何在播出后却反响平平?

勇气:90后挑大梁,少年天性得以释放

熟悉的模式、熟悉的游戏、熟悉的梗……不得不说,这是近几年综艺节目越发“套路化”而产生的尴尬现象。若再进一步细分到青春题材,便更不难发现,表现梦想、奋斗等青春关键词的方式,至今还是绕不出素人选秀、偶像养成的惯用模式。

而随着90后、00后日渐成为娱乐产品的主力消费群体,他们对新面孔、新模式的需求日趋强烈,原有的套路显然已经满足不了他们。因此,在综艺节目同质化严重,观众审美疲劳,年轻一代求新求变的今天,《高能少年团》果断创新突破,打造全新的偶像对抗挑战类真人秀,启用包括王俊凯、刘昊然、董子健、张一山、王大陆在内的五位新生代偶像作为常驻MC,开启90后挑大梁的先河。

而节目“人生十二课”的全新模式,让节目多了一分生动的教育意义和主题内涵。

作为挑战类真人秀“史上最年轻阵容”,初出茅庐的少年们,也许会稚嫩,也许会青涩,但可贵的是,少年是没有套路,也不屑套路的,所以,观众们将看到的是区别于“综艺老司机”的他们,这一新鲜感和真实感就足够抓人——真拼命、真竞争、真友情和真人设,这四个真,让《高能少年团》区别于其他任何套路综艺,因为“真”是少年的唯一人设,也是少年们在这个浮华社会上最可贵的品质。

忧虑:颜值也扛不起节目口碑

就目前的口碑,《高能少年团》可谓高开低走。节目以“成长12课”为主题,在贴近生活的课程中,得到德智体美劳全方位的锻炼。五位自带流量的颜值担当无疑是让浙江卫视手握一副好牌,只是,在节目模式上的老套、无新意,在内容上的空洞、不饱满,或难免使这手好牌没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高能少年团》豆瓣的评分仅5.4,与宣传期的“势不可挡”及精致的预告相比实在是尴尬。可见,内容的缺失并不是“小鲜肉”的颜值能够填补的。

对于一档户外真人秀来说,MC们在规则之下的综艺感直接决定了节目最终的效果,但是要想保证这个效果,MC之间是需要有角色功能作为区分的。比如《极限挑战》里的“三傻三精”,这一个六人组合里,有聪明的,有傻傻的,也有倒霉的,然后再时不时让这些角色发生反转,效果更甚。

但是反观《高能少年团》的五位少年,张一山、王俊凯、刘昊然、董子健和王大陆,这五个人有些过于平均,都是“流量担当”,但是并不等于彼此相加就能有成倍的节目效果产生。所以前两期看下来,观众很难在这五个人中找到各自明显的性格标签,也难让观众从中找到嘉宾身上的看点和笑点。

节目的定位也不清晰。在已播出的节目中并没有能突显其宣传时的“中国少年”、“传统少年”的主题。那些基本的体力劳动环节、无聊的游戏环节都无法淋漓尽致表现出五位少年的高能、热血,更不能让观众产生共鸣。虽然嘉宾的选择符合受众的喜好,但是,就节目本身而言,嘉宾的人设和节目的立意,都未能很好地契合。在嘉宾年龄层面上以及节目活动也不能彼此体现、成就。

当下,正热播的真人秀节目大多是模仿或版权引进,像《奔跑吧》、《极限挑战》等,即使有新的创意出现,也马上面临大范围“互抄”,一如《爸爸去哪儿》、《爸爸回来了》《放开我北鼻》等。目前,国内的真人秀节目从捧星到虐星;从全明星到明星 素人组合;从老一代的匠人到牙牙学语的萌娃都成为被挖掘的对象,而如《高能少年团》这样换汤不换药的制作模式只会加快导致真人秀节目的衰落。

套路:跳不出户外真人秀惯用模式

不少网友在看完《高能少年团》之后调侃,说这档节目就像是低龄版的《极限挑战》和《了不起的挑战》。

《高能少年团》以“成长十二课”为线索,第一期是“劳动课”,第二期是“自然课”。如果换一个说法,第一期就是打工特辑,第二期就是户外生存挑战。尤其是打工特辑,相信大家在《了不起的挑战》里多次看到了,还有《极限挑战》、《真心英雄》和《挑战者联盟》也都有不少职业体验。

节目第一期称之为少年的“劳动课”,让五位少年通过劳动赚取劳务费。于是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面,我们就只看到了五位少年通过拼图寻找任务地点,然后送货、捕鱼、找布,这确确实实是一节“劳动课”,但是从中观众很难get到节目的笑点在哪里,每一关的环节设置都是找拼图,重复相似且不存在趣味的设置消耗了观看的热情。

至于节目中所体现的劳务费,除了可以付账和分给小伙伴之外,最终它的作用是什么,能体现出什么,并没有告诉观众,节目就在五位少年一条心的大团圆中结束了。

所以看起来,《高能少年团》只是换了明星去做之前很多节目都做过的任务。相比宣传片里的古风绚烂,前两期的内容确实缺少质感,而且还一直跳不出“套路”,也就难怪网友会觉得节目不好看了。

这样类似的户外游戏节目已经是数不胜数,每一档都是明星 户外游戏,每一次无非都是做任务定输赢,所以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发挥本就困难,创新就已经不易还何谈做得有趣味可言。而且这些老套的节目游戏设定几乎是浙江综艺的一贯套路,《奔跑吧兄弟》等综艺节目的内容也都存在这种问题。

其实最早在看到彭侑纶制作的这版宣传片时,还是很惊讶的,因为片子将“少年”和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一次巧妙的结合,引用了《墨子》、《老子》、《荀子》、《史记》等诸多历史文献里的经典语句,以史为鉴,诠释华夏少年傲骨。“何为少年”,也成了非常有力量的宣传词。可是节目真正播出后,结果还是玩起了“套路”,后续的节目中,节目是会有所创新,还是一贯的“套路”,静待观察。

结语

很多人之所以失望,那是因为前期的胃口吊得太高了。

节目才播出三期,现在下结论有点早。养人的节目,越到后面越有凝聚力。

当90后们挑起了这档综艺的大梁,我们大概真的要抛开以往的经验主义,别急着给他们下定义,还是以最纯粹的心态来迎接最纯粹的他们吧。这个节目看似折腾,其实它有一点值得敬佩:目前的试错,是为了赌更厉害的明天。谁知道明天是不是属于这批“90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