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跃进扬州 张跃进:扬州市委敢抓善管“问廉”县处级一把手

2017-05-0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原标题:扬州市委敢抓善管"问廉"县处级一把手江苏省扬州市委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中,既"挂帅"又"出征",在强化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领导的同时,创新

原标题:扬州市委敢抓善管“问廉”县处级一把手

江苏省扬州市委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中,既“挂帅”又“出征”,在强化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领导的同时,创新载体,定期开展市委全委会集体“问廉”县处级党政正职工作,加强对县(市、区)和部门一把手的有效监督。

攥紧拳头,监督力度层层升级

早在2000年,集体“问廉”模式就在扬州市发端。几年来,监督主体由市纪委常委会升格为市委全委会,监督对象从最初的市直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发展为现在的所有县处级党政正职。

2010年,扬州市出台了《关于党政主要负责人汇报廉洁从政情况的暂行办法》,明确市委全委会每年专题听取下级单位一把手廉洁从政情况汇报,形成了“市委全委会集体‘问廉’县处级党政正职”的监督模式。市委委员不仅亲自带队赴汇报人所在单位考察调研摸实情,还以全委会形式,全员出席汇报现场,与汇报人面对面地询问和质询,指出问题不留情面,会后跟踪不留盲点,市委书记亲自点评,扯袖子,拉耳朵,早提醒,严要求,既前移监督关口,又营造了有力的监督声势。

与此同时,下辖6个县(市、区)也先后开展了党委会对乡科级党政正职集体“问廉”工作,形成了市、县联动的态势。

规范操作,监督过程步步求实

市委全委会集体“问廉”县处级党政正职工作每年开展一次,每次“问廉”4至6人,分3个阶段进行。

准备、调研摸排阶段。由市纪委选择群众关注、权力集中,以及一定时期腐败问题易发多发、信访和政风行风评议中有反映的地区和部门单位的一把手作为“问廉”的候选对象,然后由市委委员、市纪委委员无记名投票确定正式汇报人,并以文件形式通知单位和本人。

汇报内容既有个人廉洁从政、执行党的纪律要求、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一岗双责”等情况的“必答题”,又有针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个性题”。汇报人在认真对照党纪条规、自我排查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召开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并在单位内部及基层单位、服务对象中征求意见,找准、找全问题后,撰写汇报材料。

与此同时,市纪委协调成立由市委委员任组长、市纪委常委和委员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专题调研组,进驻汇报人所在单位,通过公示、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接待约谈、查阅资料、设置征求意见箱以及函询人大、政协等方式,广泛收集意见,经分析筛选,确定询问和质询话题。

汇报、询问质询阶段。召开专题市委全委会,即一把手廉洁从政情况汇报会。汇报会由市委书记主持,市委、市纪委全体委员参加,汇报人所在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和下属单位主要负责人,以及部分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邀党风廉政监督员列席。

首先由汇报人进行汇报,然后各调研组组长反馈调研情况,并对汇报人的汇报进行点评,之后由调研组组长就事先筛选的问题向汇报人进行询问、质询,汇报人现场回答(不能现场回答的,必须于会后15日内书面报市纪委),然后再组织出(列)席人员对汇报人勤廉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并当场公布,评判汇报人的“自我画像”准不准、像不像、实不实。

最后由市委书记讲话,对汇报会作总结,对党政正职廉洁从政和汇报人提出要求。

反馈、整改落实阶段。汇报会结束后,市纪委将前期调研、会上点评、询问质询和民主测评等情况向汇报人书面反馈,督促其制定整改方案并在一定范围内公示。涉及地区或部门的全局性问题,要求召开领导班子成员会议集体制定整改措施,健全相关制度。

对措施不具体、责任不明确的整改方案,责令重新制定。根据问题大小,组织调研组成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风廉政监督员乃至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到汇报人所在单位进行跟踪回访,对整改落实情况组织满意度测评,确保会后20日内问题整改到位。

涉及轻微违纪的,通过提醒、诫勉谈话以及责任追究形式进行纠正处理。“问廉”工作中的相关资料录入领导干部廉政档案,测评中反映的问题和意见整理后报送市委、市政府,并抄告组织人事部门。

强化责任落实,监督举措招招显力

市委全委会集体“问廉”县处级党政正职,实现了市委抓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进一步到位,对县处级主要领导的约束力明显增强,县处级党政正职廉洁从政意识、接受监督意识以及加强对下级一把手监督的意识进一步强化。

“既抓工作,更抓队伍”——党委的主体责任得以体现。“问廉”工作为市委全委会直接行使监督职能搭建了平台,强化了市委特别是市委领导对分管部门党政正职的监督意识,使他们在抓业务的同时,更加重视加强对干部队伍的管理监督。“问廉”现场的“红脸”,不仅被“问廉”者出了“一身汗”,而且分管他们的市委常委、副市长们也捏着“一把汗”。

“一次汇报,终生难忘”——被监督者廉洁从政、接受监督的意识得到强化。市委全委会的“坐镇监考”、点评质询时的“针锋相对”、测评结果的“通报入档”、督促整改时的“穷追不舍”以及新闻媒体的深度报道,让汇报人如履薄冰。近4年来,共有4批次20余名县处级党政正职作了汇报。汇报人普遍反映,这种全方位、大力度的监督,有如无数双眼睛在盯着,深触内心。

“先说后改,说了不白说”——实实在在地解决了一些问题。由于被抓到了要害,点到了痛处,汇报人及其所在单位能及时“对症下药”、自我“修复”。如扬州市体育局原主要负责人兼任相关协会职务及所在单位资金管理不规范问题,在“问廉”前期调研时就有人反映,而汇报人在“问廉”现场却避重就轻,市委书记当场质询,责令其迅速整改,市纪委负责跟踪整改,该负责人被诫勉谈话。(作者系江苏省扬州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