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经济学奖哈特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哈特个人简介和访谈笔记

2017-11-3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当地时间10月10日上午11时45分,201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经济学家奥利弗·哈特(OliverHart).本特·霍姆斯特罗姆(BengtHolmstro

当地时间10月10日上午11时45分,201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经济学家奥利弗·哈特(OliverHart)、本特·霍姆斯特罗姆(BengtHolmstrom)荣获该奖项,以表彰他们对契约理论做出的贡献。

对此搜狐财经做了独家专访: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对此分析:客观来说,当今全球有很多超一流经济学家,他们任何一个获得诺奖都完全够格,但具体在某一年花落谁家,则与当时所面临的全球问题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诺奖委员会一直明确否认这一点。2008年金融危机所折射出的企业治理(在金融企业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失效和凸现的道德风险,需要有力的理论工具加一分析。

同时,在当前全球复苏乏力的背景下,寻找经济复苏的力量,特别是激发微观细胞企业的创新发展动力,委托-代理、契约等有关公司治理的问题,就再度成为了被关注的领域。这两位诺奖得主的相关成果,早已受到国内研究者的关注,此次获奖,预计将会再度被"发现",并向当前正在切实推进的国有企业改革提供启示。

北京大学市场与网络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主任助理陈永伟对哈特和产权理论做了详细解读:

奥列佛·哈特是产权学派企业理论的主要开创者。他和格罗斯曼、摩尔等学者一起提出的产权理论已经成为了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并在公司金融、政治理论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奥列佛VS奥列佛:产权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

提到奥列佛·哈特教授的思想,不得不一起提起我们已经熟悉的另一位奥列佛—新科诺贝尔奖得主奥列佛·威廉姆森教授的理论。总体来说,哈特教授所提倡的产权理论同威廉姆森教授的交易成本理论是一种"既团结,又斗争"的关系。从渊源上看,这两种理论都是对传统制度经济学中契约理论的阐发,属于所谓的不完全契约派学说。

什么是不完全契约呢?哈特教授是这样阐释的:第一,由于世界总是充满了不确定,因此人们总不可能预料到未来的所有情况;第二,即使人们可以预料到未来的所有情况,签约双方也难以用共同的语言将这些写入合约;第三,即使签约双方可以达成一致,他们也很难将契约的内容交与第三方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