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晓声谈文化 (文化访谈录)梁晓声谈电视连续剧

2017-10-2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新华社北京6月14日专电      新华社记者廖翊      "我们曾经用身躯亲吻精神的花瓣,我们曾经用心灵编织理想的花环,我们曾经用微笑面对命运的挑战

    新华社北京6月14日专电      新华社记者廖翊      “我们曾经用身躯亲吻精神的花瓣,我们曾经用心灵编织理想的花环,我们曾经用微笑面对命运的挑战,我们曾经用歌声唱响美好的期盼……”近日,电视连续剧《知青》在央视热播,引发强烈社会反响。

      “这是一曲挣脱暗影的青春之歌!

”《知青》编剧、著名作家梁晓声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         文化责任:决不可走回头路      为什么重新表现那个远去的年代?为什么在写完《今夜有暴风雪》之后近30年,又写起了“知识青年”?      “文革刚刚结束的时候,中国的文艺作品,包括我本人的创作,对文革十年有较多的反映,并且很想进行反思。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那段历史在中国的文艺创作中,越来越淡、越来越模糊了,常常几句话就概括了。

反思中断了,没有续上。”      梁晓声认为,这种中断,很大程度在于人们对那段历史达成的一致共识:文革是一场对我国造成巨大灾难和危害的运动,毋须再讨论,“但是,多年过后,人们似乎对这段历史的认识开始模糊了,甚至有些糊涂了。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觉得有文化责任呈现那段历史,告诉人们,绝不可走回头路。

那个十年,绝不是理想的年代,绝不是阳光的年代,更不是公正自由的年代。”      2008年,梁晓声承接电视剧《知青》编剧之责,与团队达成共识:绝不能过滤文革极左特征,现实题材一定要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定要追求史性和诗性,绝不搞虚假的现实主义。

      “每个情节、戏剧冲突的设置,我都是反复考虑,绝不轻易下笔。

”梁晓声说。      文学义务:表现人性善与美      在对《知青》的一片好评中,网上也有人认为,该剧某种程度上将残酷的岁月浪漫化。

梁晓声对此表示不可苟同。      “《知青》表现的不只是上山下乡身体上的苦,还有极左路线和对人性的危害。

比如周萍的命运,赵曙光说‘中国病了’的那封信,还有在火车上看本书都被检举……等等,在那个年代,爱情不能顺利进行,友谊难以维系,动辄被调查,哪有半点浪漫与好玩?!剧中无非是写了在这样的情况下,青年们还是希望有人性的温暖,还是渴望纯真的爱情和友谊。

”      梁晓声有着在北大荒知青生活的切身体验,他认为,人性与温暖,美与丑的较量,即便在文革岁月中也从未泯灭,“如果不是这样,就不会有天安门四五运动,就不会有打倒‘四人帮’。

”      梁晓声指出,需要改进我们的文艺创作存在的欠缺:人性善的教诲不够;感恩的教诲不够;自我救赎的教诲不够。

      “雨果《悲惨世界》为何要写米里哀这样一个高尚的主教?难道每个逃亡者都像冉阿让这样幸运?这就是为了告诉人们,人性善的重要意义。

表现人性的善与美,本身就是文学的义务。”梁晓声说,“我希望大家在看完这部电视剧后对此再作出评论。”      无怨无悔:缘因青春的力量      作为曾经的知青,如何看待那段岁月?记者问。

      “不可因为有些知青通过劳动变强健了,而罔顾更多的年轻人不堪回首的命运。

我不认为磨炼培养青年人非得用这样不科学的方法,并且由此造成我们国家的科学和文化断代。这场上山下乡运动没有什么积极意义。这是我从未改变的观点!”梁晓声回答。

      他表示,写这部电视剧,也想让今天的年轻人了解那段历史,“这不是一个平等的年代,不是一个有吸引力的年代,更不是一个可爱的年代!”      “剧中每个人物都是有姓名的,但是,有一个大大的‘人物’是没有姓名的,那就是那个时代,它的姓名只有两个字——‘文革’。

我们团队达成了共识,要把‘文革’这个笼罩在我们所有人头上的暗影写出来,这些年轻人的抗争,是一种本能;他们的故事,是一首挣脱暗影的青春之歌。

”      谈及片尾歌词唱到的“无怨无悔”,梁晓声强调,指的绝不是那场运动。

      “在那场运动中,在那样的年代里,我们还那样相爱过,还有过如此感人的兄弟情谊,还可以与一方农民结下深厚感情,我们对此无怨无悔。归根到底,是我们青春中的美好与力量,像石缝里的小草一样往上蹿。我们要表达的,就是周萍最后说的那句话——青春万岁,爱情万岁,友情万岁,快乐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