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黎明重庆 陈黎明: 分享经验教训中重塑信任

2017-12-0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日前,由北京青年报社.英才杂志社.新浪网联合举办的 "2012(第十二届)中国年度管理大会"评选出"2012年度具价值管理榜样".包括中国交通银行.中国移动通信

日前,由北京青年报社、英才杂志社、新浪网联合举办的 “2012(第十二届)中国年度管理大会”评选出“2012年度具价值管理榜样”。包括中国交通银行、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等在内的14家企业入选。2012年,在欧美经济危机的影响下,中国经济增长放缓,而相对复杂的经济形势,使中国企业家也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他们的企业如何面临挑战、抓住机遇、激发自身的创新动力?本报将陆续推出年度榜样系列报道,呈现“榜样”企业家们在重塑发展、重振增长过程中的改变之道、应对之道。

“不管高调还是低调,可能各人做事的方式不太一样,但作为一个企业千万不要不着调。”

榜样·故事

BP中国位于北京环球金融中心20层的办公区非常有特点。走进以白色为主基调的宽敞大厅,右手墙上依次并列的三个大屏幕上不停地播放着BP在世界各地的业务情况和各种新技术。

前台工作人员会告诉你,该层办公区的安全出口和一旦发生火灾后应该注意的事项。末了还会特意交给你一张画有BP办公区逃生示意图和联系信息的“访客安全指南”小卡片,方便你阅读。

这一注意安全的细节似乎在很多能源巨头的工作程序上都有体现。在BP办公室里,你到处可以感受到这种对健康、安全和环保的终极追求。BP对每个员工的要求是——不发生意外,不造成人身伤害人类,不破坏损害环境。

-漏油事件后的安全反思

BP在墨西哥湾发生漏油事件后,不仅令BP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BP在全球的业务布局也发生重大调整。彼时,已任职BP中国总裁两年的陈黎明对此同样感触颇深。坐在古色古香的办公室里,陈黎明首次向本报记者讲述了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后,BP上下对该事件的反思。

“在中国印一份事故调查报告要花5000多块,我们印了很多份送给环保部门的环境司、安监局等部门,以及我们的合作伙伴一起来分享这次惨痛事件的经验教训。我们请专家来讨论,也将我们自己从中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分享给大家。”陈黎明告诉本报记者,从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发生后至今,他参加了很多次研讨会,每次会议都会有人和他提起漏油事件,每次无论是会议主题涉及,还是有人私下询问,他都会很认真很仔细地向对方讲述BP在此次事件中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也向对方询问合理化的建议。

这种犯错之后不捂着不藏着,也不怕揭伤疤的求实态度获得广泛好评,曾有政府人士对此评价:BP把坏事变成了好事!“人类是在失败、灾难中不断吸取经验教训,不断前进的。我们都不希望犯错、酿成惨剧。可是出了错,怎么去补救?怎么能够不再犯错?就需要我们不断去总结经验和教训。”陈黎明说。

-重塑信任后的中国业务

陈黎明记得,就在墨西哥湾事件发生期间,BP在中国拿到了两个深水区块。2010年9月,BP获准收购南海42/05深水区块权益。次年1月,BP与中海油签订协议,参与南海43/11深水区块的勘探。这一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斩获令在深水油气田勘探领域具有很强竞争力,同时又备受漏油惨痛经历挫折的BP大受鼓舞。2012年2月15日,BP获商务部批准在南海43/11深水区块权益的收购。

据陈黎明介绍,在漏油事件期间,BP在全球竟陆续拿到了50多个区块的权益。这意味着很多国家已经意识到,在深水领域富有经验的BP,尽管出现了漏油事件,但BP同样从中学到了很多经验与教训;这反而促成了各地与BP之间的合作。

谈及与中国公司的合作,陈黎明表示,“无论从道义上,还是商业上,我们都非常感谢中国政府、有关机构以及我们的合作伙伴对我们的支持。中国人很讲究情分,我们也非常珍惜与合作伙伴的这些合作机会。”

陈黎明一度曾担心中国业务会受漏油事件影响,在推进重塑信任工作新重点的过程中,他深深领悟到,经过长期积累的企业要建立信任和品牌如同登山,需要艰苦卓绝的努力;而失去信任和品牌则如落崖,信任和品牌可能只需半步就跌入深渊。

陈黎明坦承,从BP未来的发展看,希望能随着中国市场的发展而发展。不仅为投资者创造更大价值,也通过与中国合作伙伴在海内外的合作创造更大价值。

榜样·对话

中国页岩气开发

面临多重挑战

记者:中国的页岩气开发是否会出现和美国类似的景象呢?

陈黎明:目前局势尚不明朗。中国与美国的地质条件不同,尽管中国页岩气的资源很丰富,勘探开采页岩气的技术有了重大突破,但在一些页岩气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中国依然面临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技术有待全面突破等多重挑战。

另外,中国没有美国发达的页岩气管网和管网的接入体系,页岩气勘探开发对水资源又有一定的要求。而在新疆、内蒙古鄂尔多斯和四川盆地等富含页岩气资源的地方,恰恰是水资源比较匮乏的地方。这些都是页岩气勘探开采过程中必须正视的问题。

记者:你们是否已开始与中方接触,有这方面合作的打算?

陈黎明:我们也在看,在寻求和中方合作的机会。中国才刚刚开始,在技术方面可以通过国际合作,也可以通过国际收购来实现。作为跨国公司也可以起到这个作用!

榜样·侧记

格外低调的跨国公司领导人

如果将经理人分类,陈黎明属于标准的学者型。曾长期做研究工作的他谈起新能源技术,会讲得很专业很深入。之后又进入商业领域,令他兼具低调务实的态度和对市场需求敏感捕捉的商业触觉。

只不过曾从事研究工作的习惯让他在一众跨国公司的领导人中显得格外低调。对此他笑言,“不管高调还是低调,可能各人做事的方式不太一样,但作为一个企业千万不要不着调。”

曾有人问陈黎明,现在很多公司对清洁能源方面都有很大投入,为何BP没有及早介入,“抢占制高点?”对此,陈黎明认为,过去的7、8年里,世界能源格局发生了非常重大的变化,BP也因此在战略上进行了调整。

比如在太阳能领域,陈黎明坦承, BP作为一个公司很难与中国企业竞争。在他看来,任何产业的发展都不能一蹴而就。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不具有竞争优势的就不去做。当国外使用清洁的太阳能时,当很多人认为中国企业对其他国家的太阳能产业造成冲击时,人们往往忽略了一个基本要素。“中国企业的成本结构不一样,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这使得很多国家的装机容量大幅提高,但中国把太阳能板出口了,却把污染留给了我们自己。BP这样的企业和中国的企业相比不太具有成本竞争优势。”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不具有竞争优势的就不去做。

榜样·简历

现年52岁的陈黎明出生于新疆石河子,1982年获新疆石河子大学学士学位。1986年赴美读书,后获美国康奈尔大学硕士学位。2003年,顺利完成美国哈佛商学院高级管理课程。

1994年,陈黎明在新加坡开始其石油化工职业生涯,曾先后在外方独资和中外合资企业任职,历任销售代表、业务发展经理、副总经理、总经理及董事总经理等职务。2008年11月,陈黎明加入BP,任BP中国总裁、BP中国控股公司董事长。加入BP前,曾任沙索公司中国区执行副总裁。此外,自2009年起,陈黎明出任中航油(新加坡)公司非执行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