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王为教授来我校作学术报告

2017-12-1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5月24日上午,应科技处.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邀请,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

  5月24日上午,应科技处、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邀请,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为,在我校千佛山校区作了题为“从无机分子筛材料到有机多孔催化剂”的学术报告。报告由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的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董育斌主持,化学院部分师生聆听了报告。  

  报告中,王为教授分别从有机多孔催化剂的研究背景,有机框架的构成到功能应用的探索,有机多孔材料的结构表征到反应机理这三个方面做了深入细致的讲解。首先,以无机分子筛为基础,以共价键为连接,形成了共价有机分子筛(COFs),进而得出,以无机载体为基础,实现多相手性催化,用手性介孔有机硅(PMO)为实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介绍。

之后,王为教授的科研团队用“Bottom-Up”策略构筑有机多孔催化剂,此催化剂从三个方面进行研究:设计合成、原位表征和催化应用进行阐述。

为了便于同学们更多的了解有机多孔催化剂,王为教授介绍了有机多孔催化剂的基础科学问题,以JH-CPP的催化剂的直接构筑为例,讲了一系列合成反应和相关机理,为我们了解有机多孔不对称催化的实现提供了信息来源。

最后,王为教授讲了一系列此研究所用到的仪器,用图表的形式展示了自己的科研团队近几年所做的丰硕成果。在问答环节,王为教授认真回答了老师和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通过此次报告会,同学们对有机多孔材料有了全面细致的认识,开拓了视野,增进了对科研的热情和兴趣。  

  王为,男,汉族,1972年9月出生,陕西咸阳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兰州大学博士生导师、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92年本科毕业于兰州大学化学系,1995年和1998年在兰州大学化学系分别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

2000至2001年在德国斯图加特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1至2002年在美国南加州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2年3月起受聘于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化工研究所(研究人员Wissenschaftlicher Mitarbeiter)。

2006年5月起受聘兰州大学“萃英学者”特聘教授,同年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入选教育部2006年“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7年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2009年“甘肃省领军人才”(首批)第一层次人选,2010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012年获得王天眷波谱学奖。现任《应用化学》副主编、《波谱学杂志》编委、中国物理学会波谱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兰州大学自然科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兰州大学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王为教授在功能化多孔催化剂的设计合成、表征、催化及催化反应机理方面开展研究工作。主要研究兴趣包括:1) 功能化多孔有机材料的构筑、表征及应用;2)多相及均相不对称催化反应;3)原位固体核磁共振技术研究多相催化反应机理。

首次实现了结构有序的共价有机框架多孔材料和结构无序的共轭有机多孔材料的催化应用;在前人经验基础上,建立了原位停止-流动魔角旋转固体核磁共振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多相催化反应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