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子瑜事件看法 太阳花、周子瑜事件……学者看陆生 反中情绪最大受害者

2018-01-2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台湾联合报报道,不少陆生来台前会想像可扮演"两岸的桥梁",来台后却难免时感幻灭.台湾政治大学教育系教授周祝瑛观察从2014年太阳花学运起,两岸每有重大社会事件发

台湾联合报报道,不少陆生来台前会想像可扮演"两岸的桥梁",来台后却难免时感幻灭。台湾政治大学教育系教授周祝瑛观察从2014年太阳花学运起,两岸每有重大社会事件发生时,陆生都是台湾"反中情绪"爆发下最直接的"受害者",开始忧心:陆生因此产生的身分认同与台湾印象变化,究竟对两岸关系会有何种影响?

周祝瑛长年关心陆生问题,近来锁定从太阳花学运以降的两岸重大事件,包括周子瑜事件、蔡英文当选总统、肯亚遣送台湾嫌犯事件等,研究陆生态度的变化,以及这些事件对两岸大学生交流的潜在冲击。她发现,两岸大学生面对面的交流接触,虽揭开彼此神秘面纱,却也凸显双方重大的认知差异。

去中国化vs.中国崛起 自然擦枪走火

周祝瑛指出,如此认知差异,源于双方成长背景的巨大不同:在"去中国化"下氛围成长的台湾年轻人,"中国认同"降到历史最低点,面对中共强大政治体系时,往往本能抵制,同时又因大陆在经济和国际地位上打压台湾,深感愤怒与无奈。另一方面,在"中国崛起"氛围中成长的大陆年轻人,则因经济快速崛起,间接提升了强烈的民族认同感。

周祝瑛指出,如此大陆年轻人,可说怀抱现实主义;台湾年轻人,则怀抱理想主义。迥异的两群人,在气质上即大不同,再加上彼此历史教育与社会发展差距,特别是在网路沟通时,往往是在"对彼此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进行,自然容易擦枪走火。

两岸媒体更为这番擦枪走火点燃柴薪。周祝瑛观察,不管是周子瑜事件、蔡英文当选总统等案例,媒体在两岸青年互动过程扮演的角色都越来越关键,例如台湾的绿媒、中国的官媒,就都在这些重大社会事件中推波助澜。

媒体不当用词 不断刺痛大陆民众

周祝瑛感叹,对大陆年轻人来说,绿媒的不当用词,刺痛了大陆民众的感情;大陆官媒对台湾形象的"唱衰",也加速"宝岛"美好形象崩解。另一方面,对台湾年轻人来说,台媒对中国大陆一直停留在"政治"和"传统文化"的形象构建,较少对大陆当今社会发展和经济文化的真实报导,也导致台湾年轻人对大陆从"冷感"到"无感"。

"这都造成大陆的‘鹰派思潮’和台湾的‘反中情绪’兴起。"周祝瑛说,大陆年轻人会讽刺"国台办"是"跪台办",台湾年轻人则指马英九在两岸交流中"总统"变"省长",双方都觉得自己备受委屈。影响所及,大陆开始越来越多人主张用"实力"说话,不须一味讨好台湾;台湾则觉得国际空间被不断打压,"反中情绪"一点即燃。

周祝瑛指出,夹在两岸间的陆生,在此情况下处境特别微妙,一方面虽属"中国年轻一代",但在台经验又让人觉得该更了解台湾和台湾新生代的想法。然而因为陆生往往深受反中情绪所害,是否能基于对台湾的了解在交流中力持理性,其实未知,"答案只有长期追踪才会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