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春徽州行记 徽州行记二——向古人致敬

2018-03-1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安徽一行,印象最深刻的也就是建筑艺术了,一律的白墙青瓦,层楼叠院,高脊飞檐.曲径回廊,砖雕,石雕,木雕完美结合,形成了典型的徽派建筑,极致精美之能事,有的房子的

安徽一行,印象最深刻的也就是建筑艺术了,一律的白墙青瓦,层楼叠院,高脊飞檐、曲径回廊,砖雕,石雕,木雕完美结合,形成了典型的徽派建筑,极致精美之能事,有的房子的修建能达几十年,慨叹古人的这份从容虔诚之心,更佩服这些古代工匠们如此精心的设计和灵性。

相比较而言,自然风景自然是最容易欣赏的,游走于山水之间,赏心悦目,浸润一下心灵,陶冶一下情操,舒缓一下麻木的神经,就是目的所在,而人文景观,却更多的是对古时文人墨客的足迹,拟或是历史文化艺术的追寻,体味和研究,修养有多深,收获就会有多大,心有多细腻,感受就有多深刻。

说来惭愧,上了这么多年学,对古典文化却一知半解,虽说是学美术的,对建筑艺术等学科知之甚少,平日里空得近水楼台,离得晋中地区的大院那么近,也从未去好好的研习观摩,这次来了徽州,同样茫然,只能从直观上欣赏那民居文化,叹得古人如此懂生活,懂居住的哲学,从村落的选址,到水道布置,建筑规划,室内格局,门窗装饰,无一不透露着古人的智慧,和对居住的人性化设计,这些建筑,它已经超越了简单的实用功能,而成为真正的建筑艺术,其科学性,文化性,艺术性,令人叹服!

处处折射出古人高深的文化修养和淡泊从容的生活态度。

人是要多出去走走看看,看看历史的馈赠,才会返照出自身的渺小和浅薄,反观到当今社会的问题和缺失。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这是古人的励志名言,对于我们照样适用,旅行的意义就在于浸润心灵,宽阔胸怀,增长见识,完善自我。

再纵观我们当代的城乡建筑,确是仅仅满足了居住功能,人们住在一篇一律的方格子笼里,一是因为我们过于稠密的城市人口,二是中国人已经渐渐习惯了这种封闭的生活空间,害怕和排斥人和人之间的交往,所以同在一个单元楼里却老死不相往来的现象很普遍,人们乐于独居一隅,紧张而忙碌着,早都忽略了生活的意义,疯狂原始人里小伊一句话说的很好,她说:我们哪里是活着,我们仅仅是没有死而已。

这种封闭的压抑的空间是农村人初来城市所不习惯的,还是农村的巷子好啊,每家每户一出门,彼此招呼,串门,亲亲热热,还有老北京的四合院,那才实现了家家户户既独立又紧密相连的温暖的生活空间。

除开城市里的格子建筑不说,那钢筋水泥,千篇一律的街头建筑很难让人有美好的想象,随着农村城市化的进程,农村人有了钱之后,房子仍然是第一追求,像城里人买房子是最大的奋斗目标一样,在农村,盖一院房子,也是村人一辈子最重要的事,也是娶媳妇的标准之一,可见对中国人来说房子的重要性,但这种重要的要求却很简单,仅仅是满足居住而已,其实,悲剧并不是因为盖房子,而是文化的缺失,这是最可怕的,因为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城里的生活模式被广泛模仿,同样是钢筋水泥混凝土的建筑,外贴瓷砖,好好的院子里灌上水泥,铺上水磨石砖,农村人一辈子和土打交道,现在也极讨厌院里房里的土,但处理的办法却简单粗劣,院子里挤兑的没有花草生长的空间,和古代的曲径通幽,花草鱼石,精心构筑的能修养身心的园林景象相去甚远。

真正的建筑是会呼吸的,是有生命的,从这点上,材料并不是关键,我们现在的屋子里要不就是一个空壳子,要不就是铺排着简单流行的装修,崭新宽敞的房子说明我们确实富裕了,但那俗气的内饰却说明我们的精神还是很贫穷,这就是文化的缺失造成的,这几十年走来,我们丢了太多,丢的太快太彻底。

我更喜欢大伯家的院子,满院的绿色让人心旷神怡,我更怀念小时候那灰了石灰的土墙,砖头铺砌的地面,绘了图画的墙围子,不是说让生活水平返回原点,而是…需要有智慧的会呼吸的有生命的有传统的建筑,我也时常在想,怎么就成了这样,怎么就这样轻易的没了传统,我们现在真的是一点都没有负担,又或者是我们根本就不了解传统是什么,有什么好的传统让我们留恋,继承,继而创新。

建筑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象征,观看欧洲的建筑我们感受到什么,欣赏我们中国的古典建筑又触发我们什么,日本的土地和房屋是拥有永久产权的,很多民宅具有近百年的历史,经过改造,还能适应新的居住要求和新的文化感,这中间还是有传统的。

而我们近些年所做的就是拆了建,建了拆,直到全国整齐划一,失去城市特色,我们的建筑便仅剩一幅躯壳,这样的建筑有多大的价值,它的命运最后免不了还是拆。

今天,我们要做的不要仅仅是保护现有的文物古迹,或者简单的追随模仿,是缺少好的建筑设计?缺少实现创新所需要的资金?缺少有文化的政府?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集体的文盲现象,以前的扫盲仅仅是指认识字,而比识字更深刻的更需要传承的就是文化精神。

最大的问题在于文化的匮乏,民众审美精神的缺失,这几十年,变化太大了,不仅仅是住房建筑,还有人们的生活模式,习惯全都变了,农村人口陆续涌入城市,打工奋斗,有的已买房扎根,取得居留的身份,有的仅仅是谋生活,还打算在老家盖房养老,这种状况导致中国人口严重的失衡,城市拥挤不堪,不胜负荷,农村人烟稀少,只留得老弱病残以及留守儿童,成年人丧失了正常的生活,儿童得不到父母的养育关爱,得不到优质的教育,老人得不到应有的尊重照顾,这种状况也引发各种社会问题……。

曾经的农耕模式被打破了,却没有更合理的生产结构来代替,农村的劳动力不能得到合理的配置而导致失衡……。这一切的问题都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庭院一角,村里的水路连通,家家户户可引入院内,活水养鱼。 精美的石雕艺术,主要用于寺宅的廊柱、门墙、牌坊、墓葬等处装饰,属浮雕与圆雕艺术。   一户人家的庭院,里面是做染布卖衣服的生意的。 写生的人群壮观吧!  

 正堂挂中堂画,两侧中柱上贴挂楹联。人们坐在室内,可以晨沐朝霞、夜观星斗。 徽州宅居最基本的格式是三间式,三开间,内天井。天井能充分发挥通风、透光、排水作用。雨水通过天井四周的水枧流入阴沟,俗称"四水归堂",意为"肥水不外流",体现了徽商聚财、敛财的思想。  

波光粼粼的南湖畔,宏村依山傍水,为最佳居住之境。 屯溪老街,位于黄山市内,如今,已成商业街。 徽州古文风昌盛、教育发达,"以才入仕、以文垂世"者代不乏人,灿若繁星。为宣扬封建的伦理道 德,表彰宦绩政声、孝子义士、节妇烈女等,徽州人多采用"立牌坊"的办法以传显荣光,流芳百世。

街巷中到处走几步就有卖小吃的徽州妇女,多是各种小饼,只是不太吃的惯。 一间老屋的房屋内部,这些宅子如今都还有人居住,生活气息极浓。

宏村风光,游客如织,写生的学生更是遍地都是,真是人满为患啊。 到处都晾晒的干肉和酸菜以及梅干菜,可以售卖。  以前,这水早上八点之前是可以喝的,八点之后用来洗涮,如今,家家户户都通了自来水用来饮用,但大多数当地妇女还保持着在水道里洗衣涮锅的习惯。 徽州土菜,毛豆腐,黄山一蕨,臭桂鱼,炒苋菜,味道美啊。 西递村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