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家鸣的身世 名医人文观·钱家鸣|患者应该懂的Waiting(等待)和Thinking(考虑)

2018-02-2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我们都知道,在美国,没有两三个月是见不到专家的.前段时间开会时,我也问一位香港的同行:"在香港要见到像您这么顶级的医生要约多长时间?"他说"

我们都知道,在美国,没有两三个月是见不到专家的。

前段时间开会时,我也问一位香港的同行:“在香港要见到像您这么顶级的医生要约多长时间?”他说“两年。”

我说:“这么长时间,病人不就都死了吗?”

他说:“不对啊,其实疾病大部分都是能慢慢自愈的,少部分是慢慢发展的。过度跑医院,医院总是要做各种检查的,这样就很容易出现过度诊断、过度治疗的问题,我们的治疗和处理是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来的。”

什么是过度医疗?

我在门诊中对炎症异常病患者的治疗,用药规范是先用美沙拉嗪,效果不好的话,再用激素,这两轮用药完成基本就需要一年以上。患者如果还是不好,第三步就是使用生物制剂、免疫制剂了,但这种治疗的副作用是很容易造成骨髓抑制,在使用之前,医生就需要明白,患者真的需要用这种治疗吗?

医生的治疗完全取决于患者的需求,当患者自己有需求时,就能接受药物的负作用了;相反,如果患者没有需求,医生却使劲治,就很容易出问题。

比如炎症异常病的患者,前面两轮的药都已经用过了,但他还腹泻,但症状较轻,比如一天三五次,偶尔带血。患者接受目前的状态,觉得自己的身体挺好、没问题,但在医生眼里,患者的病并没有好。这种情况,如果医生还要使劲治“治好”它,就只能用副作用较大的免疫制剂了。

这种药一用上,有些人可是头发脱光了、骨髓抑制了、白细胞都没有了,有些人还可能合并肺炎,甚至因此去世……这个时候,就是医患容易发生矛盾的时候。患者会想:“我挺好的,就你非得要我治。”

所以患者通过长时间的waiting(等待)和thinking(思考)之后,再去找医生时,他一定是想治疗的,这样的患者才能与医生配合得更好。

国外为什么就要等这么长时间?其实就是根据病情本身的需要,病情严重的可以马上住院,自动就见到了大专家;而如果病情没严重到这个程度,自然也就不需要大专家。所以,国外等这么长,就是避免了过度医疗,因为有些疾病发展本身就特别慢。

上次有一个患者从北京友谊医院刚出院,怀疑是克罗恩病(一种慢性且终身复发性的炎症性肠病),又来挂我的号。我说要确诊克罗恩病必须要做手术切一段小肠去做病理,而他刚出院,没必要马上做手术,各种检查没必要重复,只要按出院时的医嘱先吃2个月后看效果。

我告诉他,慢性病不会这么快好,这样反复跑医院看医生也不会让病快点好起来;而如果慢性病这么快好了,就说明不是克罗恩病,而只是一般炎症,那就更不需要治疗了,他只需要遵医嘱复诊就够了。

像这样的患者根本不需要找我看,但他就是来了,这就是中国目前的现状。

国外为什么能等,患者也接受这样的等,因为他受到这样的教育,很多病慢慢就能好了,不用做这么多检查。

我常对我的患者说,我不能说你没有病,但至少检查你没有严重的病,你就等等吧,你做那么多CT,没病都会做出病来,种麦子都还需要压在地里一个冬天才能返青呢,慢性病,就是要慢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