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张然 张然:排球联赛替补队员的话题

2017-10-0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每年长达三.四个月的联赛如火如荼地进行,各队主力队员们,为了排球事业的发展和全队的荣誉与利益,纵横驰骋在赛场第一线,殚精竭力于汗水和悲欢之中.在同一个赛季里,各

每年长达三、四个月的联赛如火如荼地进行,各队主力队员们,为了排球事业的发展和全队的荣誉与利益,纵横驰骋在赛场第一线,殚精竭力于汗水和悲欢之中。

在同一个赛季里,各队还有百分之五十的替补队员,积极配合与支持主力队员的训练与比赛,也为荣誉与利益作出自己的贡献。有的上场排忧解难,有的出阵改变战法,有的出其不意,扭转战局,有的甚至于“喧宾夺主”,替换主力队员大显身手 。但就多数队而言,这些人恐怕只是少数 。

而在近半数的替补队员中,可能有相当一部分人,少有机会上场比赛,只在赛前跑跑龙套,赛中活动活动,赛后回去休息。一周有两场比赛,如遇客场旅途劳顿,加上场地安排时间有限,而且一切训练都不可避免地围着比赛转,替补队员实际训练的机会就更少。

每年有三、四个月的联赛,加上大奖赛、锦标赛、邀请赛等,近半年的比赛过程,替补队员实践的机会太少,训练的时间也不会多,对他们的技术、体能等各方面的提高与进步,不能不受影响。尽管各队都会采取措施来弥补,但效果如何,只有老天爷知道。

实践出真知,实践育人才。缺乏系统训练的运动员,要想尽快提高技术、造就成才,是不可思议的,不论你有多高的智商、多好的天赋。

前国家体委经过论证曾提出,专业队运动员的训练(含比赛)要每年280天,每天5小时(以下简称“2805”),而且写进了《运动队工作条例》之中。姑不谈这个规定现在还管不管用,但是,无论社会如何进步,科技如何先进,电脑如何使用,技术如何创新,大脑如何发达,技术的提高、体能的发展、人才的培养,都要靠训练实践和比赛实践去实现。坐而论道,喊喊口号,是无济于事的。

不知道有没有哪位精明的教练或科研人员做过研究,贵队每年训练多少天,每天平均几小时,主力队员、特别是替补队员又各练多少小时?每天、每年要练多少小时,才能加快出成绩、出人才?认真研讨并解决这些实际问题,或许比天天喊人才匮乏、基本功太差,有益得多。这里当然还有练得上路不上路、得法不得法的问题,姑且勿论。

也许有人会说,现在是新世纪、新时代,那个“2805”模式已经过时啦!

天下高见,多有相合。日本排球在最牛的时候曾指出,培养一个世界冠军要练一万小时;中国排球在鼎盛时期,总结自己的经验也提出:“三年成形,五年成材,八年成器”,或称“三年打基础,五年出成绩,八年攀高峰”;国际排联专家们经过调研认为,世界冠军队的运动员大都在26岁(男排)和23岁(女排)之间(引自FIVB《 COACHES DIGEST》)。

如果以“2805“模式的训练时间来计算,八年就是训练一万小时左右,也是男排26岁、女排23岁成为世界冠军的成熟期。再看中国女排”五连冠“和新生代冠军的队员们,她们达到辉煌的顶峰,大概也大都在训练8至10年之间。这是铁一般的事实。

这里有一点应该可以肯定,训练总量不足,无疑会延长运动员的成才过程。没有量的积累,就不会有质的飞跃。

我多年未涉足运动队,孤陋寡闻,闭目塞听。不知道在新世纪、新时代的今天,有哪一个队能用什么高招新法,超越上述的运动员培养过程?如有,人们会乐观其成,拍手称快的。无疑,随着历史的发展,科技的昌盛,训练的革新,经验的积累,运动员的成才过程,将来可能会缩短,但中国目前好像尚未出现。

当然,不可能每个运动员都能培养成为世界冠军,也不可能每个人都是主力。但是,提高成材率,减少淘汰率,加速运动员成长,包括加快替补队员摆脱长期坐冷板凳的命运,应是运动队训练目标的最低底线。

我们不要一方面赞赏有多少条件优越的运动员,另一方面又哀叹青黄不接,后继无人;一方面叫喊选材困难,另一方面又未下工夫把在手上的人、包括替补队员培养成才;一方面埋怨下一级的教练员没有练好运动员基本功,另一方面又缺乏自我反思的姿态;一方面知道运动员技术粗糙,另一方面又未多花时间去精雕细刻。这好像有点“叶公好龙”的味道,不值得提倡。

我当教练时,只有赛会制,对长赛季主客场比赛的训练规律,知之甚少,甚至于一无所知。这里只是提出问题,给当事者去思考、研究、解决。此外,赛多练少,以赛代练的现状,有没有可以改进、完善的空间?也值得认真思考。(文/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