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福仁的女儿 名人创业:周福仁白手起家的故事

2018-01-0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周福仁身处的辽宁海城,具有独一无二的资源优势--当地的菱镁矿不但储量大(根据统计,海城菱镁矿储量占全世界总储量的近70%),而且也是全球最优质的,国际市场对产自那里的镁砂需求与日俱增.据说,当时在海城开镁矿.烧镁砂的有上百家,很多人都因此发了家.跟别人相比,周福仁不过是后来者,没有人认为周福仁能干出什么名堂来.在起步阶段,周福仁和别人一样,做不能出口的低档镁砂,也赚了些钱.但是,心比天大的周福仁怎能满足于此,后来他选定做出口的中档镁砂.就这样,没过多久,全村家家户户都用自己家门口的菱镁矿烧成的镁

周福仁身处的辽宁海城,具有独一无二的资源优势——当地的菱镁矿不但储量大(根据统计,海城菱镁矿储量占全世界总储量的近70%),而且也是全球最优质的,国际市场对产自那里的镁砂需求与日俱增。据说,当时在海城开镁矿、烧镁砂的有上百家,很多人都因此发了家。

跟别人相比,周福仁不过是后来者,没有人认为周福仁能干出什么名堂来。在起步阶段,周福仁和别人一样,做不能出口的低档镁砂,也赚了些钱。但是,心比天大的周福仁怎能满足于此,后来他选定做出口的中档镁砂。就这样,没过多久,全村家家户户都用自己家门口的菱镁矿烧成的镁砂,建起了石棉瓦的新房。

基于市场广阔,周福仁出面承包了大队的两座窑,开始自己烧镁砂卖,从此也开始了周福仁人生中第一次简单却又完整的产业链运作。为了能够吸引到更多的客户,周福仁做事果断的个性再次显露出来,竟然一口气建了七座窑。也正因为他的大胆,使得他自己厂子烧的镁砂远近闻名,不仅在东北地区,甚至浙江、四川、福建等地的石棉瓦厂用的全是他的镁砂。

1982年,他在广州租了个仓库,成立了销售分部,同年又将生意做到了贵阳,成立了生产分厂。

不到两年的时间,周福仁就做到了全国最大的镁砂供应商。周福仁不无炫耀地告诉记者:“那架势,收都收不住。”

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周福仁积累的资本已超过100万元。周福仁的大胆和气魄,很快就让他成为当地的明星,年仅30岁的周福仁首次当选为辽宁省人大代表。

从这一刻开始,他的创业之路就一路绿灯,顺风顺水了。

也是从那时候开始,“市场不相信眼泪,只钟情进取”成为周福仁每次给员工讲话时必说的。

相马“伯乐”

也许是自己有着独特的创业经历,使得周福仁的身上具有着诸多民营企业家身上都有的一种特质——那就是虽然出身贫寒,但是却渴望成功,喜欢大权独揽,甚至有些独断专行,基本不在乎外人对自己的评价。用周福仁自己的话说,他跟公司高层之间,不是少数服从多数,而是下级必须服从上级。

周福仁承认,在西洋集团内部,多数时候都不很民主,因为大家基本都在以他一个人的意志为转移,他拍板的事情基本没人能改变。他说,“这样没什么不好,如果是对的就要服从”。

原本以为员工对于他这种坚决不在公司内部搞民主的执拗会有所抱怨,但是,几位跟随周福仁多年的部下在私底下面对询问时告诉记者,“生活中的周福仁是个毫无性格可言的人,从不斤斤计较。但在工作过程中,如果员工没有理解他的意图,他凶起来也蛮吓人的。不过,周总是伯乐,我们都是千里马”。他们说,周福仁总是能把每个员工的潜力发挥到最佳。

周福仁就是这样一个时而专横甚至还有些跋扈,时而又不拘小节,笑容可掬,不时还来点小幽默的性情中人。已经五十几岁了的人了,说起当年全村三四十个适龄光棍因为穷而找不到对象,不得不愁眉苦脸地满街晃荡,而他自己却因为具有聪明才智交上了女朋友,整天意气风发的往事,还是会有点小得意。

自己的企业发展得顺风顺水了,农民出身的周福仁并没有忘本。多年以来,他始终坚持做慈善。在2006年胡润发布的中国慈善家排行榜中,周福仁排名第49位,向社会捐赠的资金总额已经达到151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