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熙二女儿 孔祥熙的二女儿(一)

2018-04-2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孔祥熙在民国时期曾担任过行政院院长.财政部部长.中国银行总裁等职,但这仅是就孔祥熙的社会权势和地位而言的,再大也大不过蒋介石,可关系的复杂性在于孔祥熙的夫人是宋霭龄.宋霭龄是孙中山的夫人宋庆龄和蒋介石的夫人宋美龄的姐姐,即所谓的宋氏三姐妹中的老大.据史料记载,蒋.宋.孔三大家族内部发生摩擦,闹得不可开交时,只有这位大姐宋霭龄可以出面仲裁.她平时深居简出,不像宋美龄那样爱出风头,可她的势力有时亦可直接影响国家大事,连蒋介石也要礼让几分.她是唯一不用什么"总裁"."委员长&quo

孔祥熙在民国时期曾担任过行政院院长、财政部部长、中国银行总裁等职,但这仅是就孔祥熙的社会权势和地位而言的,再大也大不过蒋介石,可关系的复杂性在于孔祥熙的夫人是宋霭龄。宋霭龄是孙中山的夫人宋庆龄和蒋介石的夫人宋美龄的姐姐,即所谓的宋氏三姐妹中的老大。

据史料记载,蒋、宋、孔三大家族内部发生摩擦,闹得不可开交时,只有这位大姐宋霭龄可以出面仲裁。她平时深居简出,不像宋美龄那样爱出风头,可她的势力有时亦可直接影响国家大事,连蒋介石也要礼让几分。她是唯一不用什么“总裁”、“委员长”等头衔称呼蒋介石的人,喊他“介兄”(《民国春秋》编辑部编,1996:177)。孔二小姐在三四十年代的南京、上海、重庆的上层社会可谓是“声名赫赫”。她六岁就读于培养政要子弟的贵族小学,从小极不安分,不穿女装穿男装,而且一辈子如此。对敢于管教的老师,她动不动就找校长说:“这个人不配做我的老师,叫他滚。”孔氏夫妇对孔令俊很是欣赏,认为她有独立的能力。宋美龄对其尤为钟爱,常常夸奖说:“令俊天生豪放,很像我。”宋美龄欣赏孔二小姐的原因之一是孔二小姐曾救过她的命。卢沟桥事变后,宋美龄担任中国抗战动员委员会秘书长。为鼓舞士气,要去前线慰问伤员。宋美龄提名孔令俊以秘书身份随同前往。

一次去上海宝山路慰问,张治中安排宋美龄坐在第二辆车上,孔令俊却坚持把宋美龄安排在第五辆即最后一辆车上。归途中,敌机突然从高空呼啸而下,扫射火力集中在第二辆车。司机当场身亡。最后一辆车上的宋美龄安然无恙,只是由于车速过快,翻入路旁的沟中。

宋美龄事后逢人便讲:“还是珍妮(孔令俊的英文名字)聪明。”正是在这种身居要职的长辈的溺爱下,孔令俊惊人地狂放不羁。她刚学会开车时,在南京闹市区违反交通规则,被警察训了一顿,她竟开枪打死了警察,引起南京警察罢岗和包围孔宅的风波。

从此,南京流行这么一句话:“你不要神气,小心出门碰上孔二小姐。”抗战期间,孔二小姐住在重庆,她仗着孔祥熙的地位无恶不作,为所欲为。有次空袭报警,她吓得面无人色,驾车向工市(孔的乡间官邸)驶去,时值夜间灯火管制,车辆不能开灯,必须缓慢行驶,而她却开足速度,向前疾驶。

路上交警举手要拦,她竟踏足油门向其撞去,将警察撞成重伤。南温泉是重庆风景区,国民党政府在重庆时划为禁地。

孔令俊却经常带着她的爱犬在这里溜达。一天,交通部湘鄂电政特派员朱一成也到南温泉,与孔二小姐相遇。朱不知孔二小姐的身份,在拍照时随手把她的狗摄入了镜头。这本不值得一提,但孔二小姐不由分辩,就喝令随从的喽罗大打出手。

朱说,我是照犬非照人,底片洗出来可以作证。孔二小姐仍不放过,打得朱瘫倒在地。最后朱带伤去见孔祥熙,孔祥熙只好从中央银行拨出二万美金让朱赴美治疗。在生活中在社会上为所欲为尚不能使孔二小姐满足,她竟也弄权干政。

孔二小姐经常到孔祥熙秘书处干预公事。秘书陈延祚等也百般趋奉,许多送来的公文,先请她过目。甚至孔祥熙在批公文时,她也在旁边指手画脚,参与意见。外边了解孔家情况的人,要求孔祥熙办事就想办法先通过孔二小姐这一关。(未完待续)

本文摘自《中国人的关系原理》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内容简介:

“关系”是自上个世纪70年代末以来在社会科学领域出现的一个中国概念,目前已被社会科学界所接受。关于这个概念,有许多学科的介入和讨论,但其含义、特征及其功能等均显得扑朔迷离,抑或众说纷纭,更多的情况则是停留在描述的层面。

本书将“苯系”作为认识和探讨中国人与中国社会的最核心要素,通过结合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对其学科属性、时空维度、生活內涵及人生意义等分别进行了富有原创性的探究。内容涉及“关系”的文化预设、社会构成,网络运作、行动策略及其自身的动力学等问题;

此外,还对它的延展性逻辑,比如大公平观、权威传递、虚幻欲望表达、文化认同危机等,给予了较深入的研讨,希冀能在学理上为读者展示一个完整、清晰且变动的中国人社会生活之画卷。

作者简介:

翟学伟,男,1960年生于南京,1988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社会学系,1991年获法学硕士学位,2002年获南京大学历史系史学博士学位。现任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兼职教授,北京大学社会理论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并担任《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社会理论学报》(香港)、《本土心理学研究》(台湾)、《中国研究》、《社会理论论丛》等学术刊物的编委会委员。国家教育部2004年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国家2009年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我国社会信用制度研究”首席专家。长期从事中国人与中国社会方面的研究。

代表作有:《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中国人行动的逻辑》(美国八方文化企业公司2000年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中国人的脸面观》(台湾桂冠图书公司1995年版)等。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及其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

部分目录:

第一篇 学科立场与视角确立

社会学的批判——一种基于个体的立场中国人研究与社会心理学:继往与开来关系特征:特殊主义抑或普遍主义

第二篇 关系与权力的概念辨析与个案研究是“关系”,还是社会资本从社会资本向“关系”的转化:中国中小企业成长的个案研究中国社会中的网络与权威:概念、个案及其分析

第三篇 关系的建构及其运作中国人社会行为的基本框架与运行法则“关系”研究的脱殖民地化与理论重构报的运作方位

第四篇 关系动力学“差序格局”:贡献、局限与理论遗产关系与权力:从共同体到国家之路中国人的“大公平观”及其运行模式:兼同日本的“公私观”做比较

第五篇 社会变迁中的关系中国人的关系向度及其在互联网中的可能性转变狐媚与美眉——虚拟世界的现代性转换进步的观念与文化认同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