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亮程村庄墙 刘亮程的两个村庄

2017-10-0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以<在新疆>荣获本届鲁迅文学奖的作家刘亮程自称是一个"老新疆".他的生命里有两个村庄,一个是用文字书写的村庄,一个是他用文化来保护的古老而真实的村庄.记者 程青以<在新疆>荣获本届鲁迅文学奖的作家刘亮程自称是一个"老新疆".他出生在新疆,生活在新疆,也是在新疆走上文学道路的.他在<在新疆>一书的题记中说:"我在缓慢的新疆时间里写成这部书,前后写了十年.这些文字是我和新疆的一场相遇.这里的干燥.辽阔及多民族生活环境,使我的

以《在新疆》荣获本届鲁迅文学奖的作家刘亮程自称是一个“老新疆”。他的生命里有两个村庄,一个是用文字书写的村庄,一个是他用文化来保护的古老而真实的村庄。

记者 程青

以《在新疆》荣获本届鲁迅文学奖的作家刘亮程自称是一个“老新疆”。他出生在新疆,生活在新疆,也是在新疆走上文学道路的。他在《在新疆》一书的题记中说:“我在缓慢的新疆时间里写成这部书,前后写了十年。这些文字是我和新疆的一场相遇。这里的干燥、辽阔及多民族生活环境,使我的相貌和文字都充满了新疆气息。”

一个人的村庄

刘亮程1962年出生在新疆沙湾县,他种过地,放过羊,当过十多年农机管理员,他自称是“老农民”。而他以《》一书成名时,却被誉为“乡村哲学家”和“当代最经典的乡土文学作家”。他的文字朴实、沉静、大气,描摹生活直抵核心。

《》是刘亮程30岁时离开家乡沙湾县去乌鲁木齐打工期间写成的一部散文集,他这样说:“假如我不离开这个村庄也许不会有这样一部书,这算是对一个村庄的回望。文学的意义就在于它获得了一次又一次对生活的回望,我们重新回顾生活的时候它才有了不一样的意义。”

这本书深受好评正是它通过回望获得的那种仿佛再来人间的感觉。刘亮程在回顾写作过程时说:“我们一次性经历的生活是不会有太多感觉的,容易被日复一日的匆忙消磨掉。而当你回望的时候你会发现世界不一样了,村庄也不一样了。有些事你仿佛未曾经历,你回过头来又看见了它,生活在那里死灰复燃。”

《》带着怀旧的情调和再度经历人生的情感,把一个熟悉又陌生的村庄呈现给了读者,所以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乡村散文。

《》之后刘亮程又写了几本书,他由写散文转向了写小说。2009年他出版了长篇小说《虚土》,2011年出版长篇小说《凿空》。《虚土》是《》的延续,《凿空》则完全离开村庄,笔触伸到了更为辽阔的新疆大地,它反映了一个被现代工业开发所包围的古老的阿布丹村的命运。

这部小说被《亚洲周刊》评为年度亚洲十大小说,其评语是“这部小说罕见地呈现了中国式孤独”。在写作两部小说的间隙,他创作了《在新疆》这部散文集,也是因这部散文集他获得了本届鲁迅文学奖。

在新疆

《在新疆》这本书是刘亮程对新疆多民族生活的一次覆盖式书写,呈现了他与这片大地血肉相连的情感。刘亮程一直怀念写作这本书的过程,他说:“那时候我一个人背着一个包和一个相机去南疆,在老城和村落里行走,刚开始带着翻译,后来就不需要翻译了,并不是我学会了维吾尔语,而是我觉得那里的生活靠眼睛也是可以看懂的。”

他对在南疆行走的日子记忆犹新。他经常带着一包烟,走累了就坐在墙根底下,跟靠在墙根下晒太阳的老大爷坐在一起,给他们一人递一支烟,他朝他们笑笑,点点头,他们也朝他笑笑,点点头,他就觉得自己什么都知道了。他说和这些素不相识的维族老大爷坐在一起就仿佛坐在自己年迈的老父亲身边。刘亮程这样说:“我想我就是一个瞎子,我靠触觉也能感知这个世界。”本文来源:瞭望观察网

作为作家的刘亮程对生活有自己独特的感知和感悟,他认为有时候生活整块整块与你擦肩而过,有时候生活会向你敞开一条门缝,你进去了,这片土地就与你有关系了,甚至是一种相当深刻的关系。《在新疆》这本书就是一个老新疆人在讲述他的家乡,所以他不猎奇,不陌生,不隔阂,他的语言中有强烈的新疆的阳光和尘土的味道。

菜籽沟—一个真实存在的村庄

《》是上世纪末出版的,出版后即风靡全国,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书中塑造的那个黄沙梁村成为了文化意义上的村落,被读者解读为人类灵魂的家园。许多读者拿着这本书到新疆去寻找那个叫黄沙梁的地方,但是他们找到的只是一个确有其名的普普通通的村庄。

正如刘亮程自己所说:“乡村只是中国人的一种文化情怀,它是由我们的《诗经》、唐宋诗词以及山水国画塑造的世外桃源。现在的中国大地上只有农村,没有乡村。乡村是诗意的文化的,农村是现实的粗粝的,许多人怀揣乡村梦想,但他们到达的只是一个生产粮食和蔬菜的乡下。”

刘亮程在《》这本书里顽固地展现了一个曾经的乡村世界,在那里保留着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天地万物的种种和谐。刘亮程相信万物有灵,所以在他的村庄里人是最普通的生命形式,所有草木、牲畜、尘土皆有生命和灵性,他笔下的乡村世界灵光闪闪。刘亮程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已经远去的文字中的永恒乡村世界,他挽留住了大块大块的乡村时间,让读者能看见他为我们保存的那个孤本乡村的遗像。

而如今,这个纸上的乡村世界终于有机会在新疆这片土地上真实地复原—2013年冬天,刘亮程在一次采风中意外地发现了木垒县菜籽沟村。他第一次来时发现这里如同世外桃源一般—给他印象最深的风景是漫山遍野的麦田,麦子从山脚长到山顶,直长到天边。那种接天连地的美景令他震撼。

另一种景象同样令他震撼—村里有许多老房子空着,打听才知道这个村庄原来有400多户人家,其中100多户搬进了城里,剩下许多老院子有些被廉价卖掉,仅仅是让人家拆些木头,他觉得十分可惜。在新疆,旧村庄几乎消失殆尽,但在菜籽沟还完好地保留着一个没有被改造的旧村庄。

这是一个纯汉族的村落,这个村庄的建筑从清代、民国延续到上个世纪末,其建筑形式多为廊房建筑,从最早的干打垒土墙,到土块墙,再到砖基土坯房,相当于一个活态的西域汉民族生活居住文化博物馆。

而且这个村子保留了汉民族在新疆生活居住的传统,因为村庄多为山坡地,机耕不便,到现在还保留着马牛拉犁的传统耕作方式,在刘亮程看来这非常难得,他立刻看出了这个村子非同凡响的文化价值。

刘亮程说:“我看到这个村庄的时候非常惊奇,这里保留了那么多那么完整的记忆中的旧生活,仿佛就是在大地上再现。所以我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抢救性地收购那些即将被拆掉的空院子和老房子。我们与木垒县沟通,把菜籽沟作为旧村落进行保护。”

作家的倡议得到了县政府和村委会的大力支持。按照村里人的说法,刘亮程要是不来,两年后这里就该拆完了。因为许多家庭孩子外出打工,剩下的老人种不动地,也跟着儿女进城了,这些老院子就被廉价卖掉。刘亮程无意而及时的进入,挽救了这个村庄。

保护、归还与重建

在离乌鲁木齐市大约300公里的木垒县菜籽沟村,我见到了刘亮程。他正忙着指挥工人改建木垒书院,他认真的劲头似乎在进行另一件创作。

刘亮程对菜籽沟这个村子有自己的思路。他通过自己的工作室收购了几十个空置的农家院出售给艺术家,给他们做工作室,既保存了这个村庄的原有风貌,又给古老的村庄注入了新的文化内涵和新的活力。他和艺术家们与村委会签署了七十年的经营权,一些搬到城里的村民又回到村里,开农家乐,为艺术家服务。本文来源:瞭望观察网

刘亮程对这个村庄的经营思路是先保护,让这些历经百年好容易保留下来的老院子老宅子能够更好地延续下去。他经常和当地领导说:“这个村庄交到我的手上就安全了,我可能没有能力使这个村庄有多大变化,但我有能力让这个村庄不变化。”

刘亮程说他和艺术家们到这个村庄来想做三件事:第一件事是认领乡土。他这样说,我们一般认为中国乡土文化随着改革开放和城市化建设其链条已经断了,来到村子里,发现中国的乡村文化体系依然在管理着村庄,依然完好地保留在村庄里,真让我们充满了惊奇与惊喜。

中国的乡村文化确实处在一个衰败的边缘,作为我个人,我从内心里说需要一个乡村,需要那些我的祖先们建立的乡村文化精神,因为那是我们自己的乡村,曾经安顿过我们的祖先的精神和身体,它依然能安顿我的心灵,所以我觉得认领乡土是我们的一种内心需求。

回到村庄的刘亮程想做的第二件事是归还。他说,解放以来我们通过一场一场的运动以及改革开放这几十年的建设把乡村许多文化和传统毁坏了,我们有义务把那些被我们取缔和毁坏的乡村文化归还给乡村。我们到村里时了解到这个村庄以前有许多庙宇,有土地庙,有佛寺,有道观,土地庙的旧址还在,当时我们就和村民们商量恢复村子里在文革期间被毁掉的土地庙,问村民们支持不支持,他们说非常支持。

刘亮程说:“这些可以安顿村民的文化宗教场所,我们需要归还给村民。

现在村民和乡政府之间经常矛盾不断,以前村民有事情不会直接去乡政府找领导,而且一般的事情就在庙宇、宗祠这些场所解决了。”他认为文化是一种屏障,中国的乡土文化体系中就有解决这些日常琐事和摩擦的能力。

刘亮程和艺术家们来到这个村庄要做的第三件事就是重建。刘亮程说艺术家们是带着乡村情怀进入村庄的,他们将以自己的作品和人格去影响这个村庄,他们带来了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比如发展生态农业,垃圾分类,种植果树和花木美化环境……几十位各门类的艺术家在菜籽沟落户,将会给这里带来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全新的变化。

刘亮程到达菜籽沟后给这里起了一个新的名字,叫“菜籽沟艺术家村落”。他自己任命为艺术家村落村长,菜籽沟村支书任艺术家村落的副村长,归他管。按照刘亮程的提议,艺术家也要参与到村庄事务当中,去任村委会的副主任。他们以交叉管理的方式来进行乡村的建设。今年年初以来,村民因为艺术家进来而回流就业获得的收入就有上百万元。艺术家们还从外面引进各种新式的农业种植,帮助村民增收致富。

值得一提的是刘亮程工作室收购了村中一个占地70亩的大果园里的一所旧学校,建立了木垒书院,在此已经做了一些作家培养和学术交流。刘亮程绽露出笑容说:“这是新疆第一个建在村里的国学书院。”他又说,“到菜籽沟落户还有一重意义,就是把作家还给了村庄,还给了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