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财贵经典学校 16名上海学生休学投奔山村学经典 学校一年学费2 6万元

2017-12-0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东方网2月27日消息:据<新闻晨报>报道,当不少家长挤破头,想把孩子送进一所名校的时候,有16个上海家庭却做了不一样的决定--放弃上海名校,转投浙江遂昌县的王财贵经典学校. 这样的决定,大多是去年9月做的.9月学期伊始,孩子们背起行囊,暂别传统教育,不再去原先的学校上学,而是去一所自己完全陌生的国学学校.16位孩子,有小学生,也有中学生,而且多是名校生. 今天,回沪过寒假的这16位上海学生结束假期,再次出发.他们,以个体的力量,探索生活的另一种可能. 妈妈买了名校学区房 孩子却选择山村国学学校

东方网2月27日消息:据《新闻晨报》报道,当不少家长挤破头,想把孩子送进一所名校的时候,有16个上海家庭却做了不一样的决定——放弃上海名校,转投浙江遂昌县的王财贵经典学校。 这样的决定,大多是去年9月做的。

9月学期伊始,孩子们背起行囊,暂别传统教育,不再去原先的学校上学,而是去一所自己完全陌生的国学学校。16位孩子,有小学生,也有中学生,而且多是名校生。 今天,回沪过寒假的这16位上海学生结束假期,再次出发。

他们,以个体的力量,探索生活的另一种可能。 妈妈买了名校学区房 孩子却选择山村国学学校 朵吉,9岁,如果不是去国学学校,他应该是徐汇区某名校的二年级学生,现在的他在这所山村国学学校读了一学期。

为了朵吉的未来,妈妈明月早早买下名校的学区房,孩子如愿进入徐汇一所知名小学。但最终孩子的决定却是:放弃名校,远离父母。 幼儿园时的朵吉,爱学习,弹钢琴、做实验都喜欢。闵行科技幼儿园的老师一直评价朵吉很有潜力。

妈妈明月没让他提前学习小学知识。小学一年级,朵吉的成绩有些逊色,没能成为老师喜欢的学生,也不再常被老师叫起来发言。 明月自己在交大从事一国学教育项目,她觉得也许国学能拯救孩子。

口口相传中,她了解到浙江遂昌的这所国学学校,决定把孩子送去试试,看看能否唤回孩子学习的兴趣。 这所山村国学学校有规定,家长一个月只能见孩子一次。妈妈问9岁的朵吉:“你要做一个决定,可以选择去外地很远的学校读书,那里不会有老师的训斥。

但是在那里,你见不到爸爸妈妈。你也可以选择继续留在现在的学校里。”当时只有8岁的朵吉想了想,说了两个字:“我去。” 孩子成绩参差不齐 有海归家庭也有工薪阶层 朵吉不是唯一一个以休学的方式投奔这所山村国学学校的上海学生。

像这样的上海孩子有16个。他们的家长自发地组织成立家委会,日前在徐汇区唐韵茶坊召开家长会,讨论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今后如何回归传统教育,二是孩子“读经”能否有科学的发音方法,以保护好嗓子。

这些孩子中不乏名校生,有小学生,也有初、高中生。年龄最小的7、8岁,最大的18岁。有来自海归家庭的,也有来自工薪阶层的。有的孩子成绩不佳,也有的成绩优秀。

有的孩子准备学习一年后回来接受体制内的传统教育,也有的孩子准备学习几年后再做决定。 10岁的柠檬此前是浦东新区某知名小学的学生。在这所名校里,成绩最好的同学当了大队长,成为老师的宠儿,但这个大队长随意嘲笑、欺负同学。

柠檬常常把大队长的行为告诉妈妈,有艳羡,也有困惑,“是不是学习成绩好,就可以获得特别的待遇?”柠檬妈妈由此对名校产生了怀疑,只注重成绩,不注重品格,孩子将来会成为怎样的人?柠檬的妈妈也是国学的爱好者,从朋友处了解到浙江的这所山村国学学校,她认为国学可以奠定孩子做人的底线,决定送孩子去寻找失落的精神家园。

家长看重人格培养 “国学给孩子补上重要一课” 还有几位初中生的家长也决定让孩子休学。

敏敏13岁,去年9月从静安区一所初中休学。天性调皮的敏敏上初中后与老师难以相处。为了让孩子懂得如何与人相处,敏敏妈妈把敏敏送往丽水,“现在的孩子,每天功课做得那么晚,他们连自己的身体都无法爱,又如何能爱别人、爱国家?” 杰杰13岁,成绩很不错,还是奥数重点班的学生,去年9月从虹口区一所知名的民办初中休学去国学学校。

妈妈施女士学国学,她觉得孩子学做人远比奥数重要,补上这一课不能等。

“孩子刚进初中时就考到学校前40名,进了重点班,孩子每天功课都要做到十点多,我担心孩子的身体会受不了。”她说:“到外地这所国学学校,孩子每天9点多就睡觉,6点多起床,在大自然中休整几年,孩子个头也能长得更高。

” 这些家长觉得在人格培养上,国学能为孩子补上最重要的一课,能真正教会孩子做人的学问。暂时的远离,能让孩子卸掉以往学业的疲惫,塑造好自己的人格与底蕴。为了让孩子补好这一课,这些家长决定让孩子休学一年至几年。

“听孩子们说,在下雪天,他们每天都打雪仗,还尝‘冰柱子’”一位家长说:“我们小时候就是这样的。这是找回了原来的自己……” 18岁男生休学三年学国学未来想报考哈佛理科 如果说这些年龄偏小的孩子,转投国学学校很大的原因是在传统体制教育中受挫,那么,18岁的辰宇休学三年,只是因为喜欢国学,他想用另类的三年,来沉淀自己。

辰宇,原浦东某校澳大利亚国际高中部学生。从初中开始,辰宇就跟着母亲接触国学教育,经常跟着母亲去某大学的国学班学习,或是跟着母亲参加成人游学活动。

去年寒假,他跟8岁的弟弟一起去参加国学学校的冬令营活动。冬令营归来,他说,“总觉得生活缺了点什么”。

无意之中,辰宇看到之前读过的一本解析《易经》的书,他发现自己参加冬令营后,对书的理解更深刻。感受到这点后,辰宇决定要去上长期班。他说,那里的环境能够让他专心,而如果在家,外界的各种诱惑让他读书时三心二意。

一学期结束,他做出了令人惊讶的决定,“一学期太短,我想休学三年,好好学习。” 妈妈张洁支持他,“读大学并不急,三年后,我建议他报考复旦大学哲学系的硕士生。大学和文凭并不重要,关键要学会如何做人,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做对父母有孝心的人是关键。

” 而辰宇的志向则是报考哈佛大学的理科。他说,“学国学和接受传统教育并不对立。我想去哈佛读理科,但对国学仍不会放弃。学习传统文化并不是不可与其他学科并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