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乔治桑阅读答案 《悼念乔治桑》阅读练习及答案

2018-04-0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我为一位死者哭泣,我向这位不朽者致敬.         昔日我曾爱慕过她,钦佩过她,崇敬过她,而今,在死神带来的庄严肃穆之中,我出神地凝视着她.        我祝贺她,因为她所做的是伟大的;我感激她,因为她所做的是美好的.我记得曾经有一天,我给她写过这样的话:"感谢您,您的灵魂是如此伟大."         难道说我们真的失去她了吗?         不.        那些高大的身影虽然与世长辞,然而他们并未真正消失.远非如此,人们甚至可以说他们已经自我完成.他们在

        我为一位死者哭泣,我向这位不朽者致敬。         昔日我曾爱慕过她,钦佩过她,崇敬过她,而今,在死神带来的庄严肃穆之中,我出神地凝视着她。

        我祝贺她,因为她所做的是伟大的;我感激她,因为她所做的是美好的。

我记得曾经有一天,我给她写过这样的话:“感谢您,您的灵魂是如此伟大。”         难道说我们真的失去她了吗?         不。

        那些高大的身影虽然与世长辞,然而他们并未真正消失。

远非如此,人们甚至可以说他们已经自我完成。他们在某种形式下消失了,但是在另一种形式中犹可见。这真是崇高的变容。         人类的躯体乃是一种遮掩。

它能将神化的真正面貌——思想——遮掩起来。         乔治·桑就是一种思想,她从肉体中超脱出来,自由自在,虽死犹生,永垂不朽。

啊,自由的女神! 乔治·桑在我们这个时代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其他的伟人都是男子,惟独她是伟大的女性。         在本世纪,法国革命的结束与人类革命的开始都是顺乎天理的,男女平等作为人与人之间平等的一部分,一个伟大的女性是必不可少的。

妇女应该显示出,她们不仅保持天使般的禀性,而且还具有我们男子的才华。她们不仅应有强韧的力量,也要不失其温柔的禀性。乔治·桑就是这类女性的典范。         当法兰西遭到人们的凌辱时,完全需要有人挺身而出,为她争光载誉。

乔治·桑永远是本世纪的光荣,永远是我们法兰西的骄傲。这位荣誉等身的女性是完美无缺的。他像巴贝斯①一样有着一颗伟大的心;她像巴尔扎克一样有着伟大的精神;她像拉马丁一样有着伟大的灵魂。

在她身上不乏诗才。在加里波第②曾创造过奇迹的时代里,乔治·桑留下了无数杰作佳品。         列举她的杰作显然是毫无必要的,重复大众的记忆又有何益?她的那些杰作的伟力概括起来就是“善良”二字。

乔治·桑确实是善良的,当然她也招来某些人的仇视。崇敬总是有它的对立面的,这就是仇恨。

有人狂热崇拜,也有人恶意辱骂。仇恨与辱骂正好表现人们的反对,或者不妨说它表明了人们的赞同——反对者的叫骂往往会被后人视为一种赞美之辞。谁戴桂冠谁就招打,这是一条规律,咒骂的低劣正衬出欢呼的高尚。

        像乔治·桑这样的人物,可谓公开的行善者,他们离别了我们,而几乎是在离逝的同时,人们在他们留下的似乎空荡荡的位子上发现新的进步已经出现。

        每当人间的伟人逝世之时,我们都听到强大的振翅搏击的响声。一种事物消失了,另一种事物降临了。

        大地与苍穹都有阴晴圆缺。但是,这人间与那天上一样,消失之后就是再现。一个像火炬那样的男人或女子,在这种形式下熄灭了,在思想的形式下又复燃了。

于是人们发现,曾经被认为是熄灭了的,其实是永远不会熄灭。这火炬燃得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光彩夺目,从此它组成文明的一部分,从而屹立在人类无限的光明之列,并将增添文明的光芒。

健康的革命之风吹动着这支火炬,并使它成为燎原之势,越烧越旺,那神秘的吹拂熄灭了虚假的光亮,却增添了真正的光明。         劳动者离去了,但他的劳动成果留了下来。

        埃德加·基内③逝世了,但是他的高深的哲学却越出了他的坟墓,居高临下劝告着人们。

米谢莱④去世了,可在他的身后,记载着未来的史册却在高高耸起。乔治·桑虽然与我们永别了,但她留给我们以女权,充分显示出妇女有着不可抹煞的天才。正由于这样,革命才得以完成。让我们为死者哭泣吧,但是我们要看到他们的业绩。

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伟业,得益于颇可引以为豪的先驱者的荚灵精神,必定会随之而来。一切真理、一切正义正在向我们走来。这就是我们听到的振翅搏击的响声。         让我们接受这些卓绝的死者在离别我们时所遗赠的一切!

让我们去迎接未来!让我们在静静的沉思中,向那些伟大的离别者为我们预言将要到来的伟大女性致敬!

        (姚远  译)(选自漓江出版社《洋文观止》)         【注】①巴贝斯(1809~1870),法国著名政治家。

        ②加里波第(1807~1882),意大利民族解放运动的领袖。

        ③埃德加?基内(1803~1875),法国哲学家。         ④米谢莱(1798~1874),法国著名历史学家。

1.理解划线句子的深刻含义。 ⑴他们在某种形式下消失了,但是在另一种形式中犹可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乔治·桑就是一种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文章第十自然段,作者将乔治?桑和其他伟大作家放在—起比较,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如何理解“当然她也招来某些人的仇视”一句话的内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下列对这篇悼文的赏析,不够正确的两项是(     ) A.这是一篇悼文,更是对“伟大”和“善良”的颂歌;这是一篇文艺性很强的散文体演说辞,也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

说理的辩证性和语言的哲理性是这篇演说稿的两大特色。 B.面对乔治·桑的逝世,作者用低沉的语调,哀伤的言辞,去述说死者的生平和病逝;用高亢的语调,诗化的语言,讲述了乔治?桑的伟大贡献,表达了对死者的无尽悼念之情,言之切切,令人感动。

C.作者在文中指出,伟人虽然离我们而去,但在离逝的同时“新的进步已经出现”。启示人们,对伟人的逝世不应持悲观态度,在看到伟人逝去的同时,还须看到他的贡献和力量。

D.“劳动者离去了,但他的劳动成果留了下来。”这是包含辩证思想的一句话。意思是乔治·桑的形体己逝去,但她留下了无数杰作佳品。 E.这篇演说辞不同于一般悼念文章,它不仅评说死者,而且阐述自己的观点,那就是作者的生死观。

整篇演说稿,给读者留下的不是压抑,不是眼泪,不是哀伤,而是悲壮、沉痛化成的巨大力量。这正是作者人生观、世界观的一种体现。 F.这篇文章文采华丽,饱含哲理,语言高度浓缩,既诗化又哲理化,充分显示了文学大师雨果的文学语言才华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