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李晓辉 记“科学中国人年度精彩校园xystu人物”、第三军医大学李晓辉教授

2018-02-1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尊重自然规律,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往前走.全球平均计算,从化合物的筛选开始到新药创制成功的概率大约十万分之一.要有这样的好运气,必须坚持高标准.同时够努力."李晓辉说.这位行事低调的科学家,因为基础研究与应用转化的突出成就,在圈子里名声响亮.两个月前,在北京召开的.由中国科协旗下<科学中国人>杂志主办的"开放共享论坛暨科学中国人(2015)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上,李晓辉教授荣膺基础医学与药学领域年度人物.据悉,"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评选是

“尊重自然规律,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往前走。全球平均计算,从化合物的筛选开始到新药创制成功的概率大约十万分之一。要有这样的好运气,必须坚持高标准、同时够努力。”李晓辉说。这位行事低调的科学家,因为基础研究与应用转化的突出成就,在圈子里名声响亮。

两个月前,在北京召开的、由中国科协旗下《科学中国人》杂志主办的“开放共享论坛暨科学中国人(2015)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上,李晓辉教授荣膺基础医学与药学领域年度人物。

据悉,“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评选是科技界有重要影响力的活动之一。此前,袁隆平院士荣膺首届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科学中国人(2011)年度人物”屠呦呦于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成为我国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第一人。

李晓辉在实验室

见到李晓辉时,正值山城酷暑,他行色匆匆地从医院赶回,“不好意思,正与他们谈一个实验合作。”第三军医大学药学楼六楼,没有中央空调,楼道却格外凉爽,两侧实验室通宵工作的冷气已经浸染楼层,那种力争“好运气”的努力显而易见。

“坚持一个重要而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再不断融入前沿元素,把基础研究与应用转化紧密联系在一起。”李晓辉这样概括自己的科学之路。

“基础研究是根子”

李晓辉1962年出生于河南郑州,1979年考入第三军医大学,毕业时直接被留在了学校药理学教研室。

“那时分到基础是很令人自豪的,做基础能更直接地与科学打交道。”李晓辉中学时就是学生会主席,大学时连续几年担任区队长,xystu大学生,品学兼优,因此才有“留基础”的幸运。

第三军医大学药理学教研室的创始人是大名鼎鼎的一级教授林兆英,李晓辉到教研室时,这位教授早已退休,后因整理林教授的名人档案录,亦多次当面聆听林教授的教诲,受到诸多启发。机缘巧合,硕士阶段李晓辉先后师从黄钺华、李英衢、唐汝愚等三位资深教授,还得到程天民院士的夫人胡友梅教授的指点。从那时起,他的主攻方向就是抗炎免疫与心血管疾病交叉领域的前沿研究。

一次,唐汝愚教授在《中国医学论坛报》上看到一篇转载于美国的短篇报道,报道指出,经过近10000人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循环白细胞水平高低与心脑血管发病率有密切联系,白细胞数值从4000开始,每上升1000,便增加13%的发病几率。

唐教授叫来正在做实验的李晓辉,把这条报道给他看:“你仔细看看,能悟出点什么。”李晓辉敏锐地感觉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临床现象,若能深入研究,它将会成为国际前沿。英文很好的他便“顺藤摸瓜”,查找国外相关资料来深入分析这一临床现象的内在原因,“炎症与免疫二者密不可分,炎症一定伴有免疫变化,而免疫失常一定会产生炎症表现”。

李晓辉自己动手设计实验,探究其可能的发生机制,结果令人兴奋,成果被快速发表在1991年的Acta Pharmacol Sin。也就在这一年,他师从黎鳌院士、杨宗城教授攻读外科博士学位,多学科融合使李晓辉视野更为广阔。

“基础研究是根子。”李晓辉说。近二十年来,他带领研究团队率先将炎症、免疫因素、分子设计理论和技术引入心血管疾病及药物研究领域,取得系列重大研究成果。

在炎症免疫与重大慢病心脑疾病发病机制研究方面,率先在国际上发现抑制白细胞功能活化或降低其数量可降低炎症时的血管通透性;率先实验证实炎症或免疫偏差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形成;首次提出并证实子代高血压发生可能要追溯来自于孕期炎症免疫刺激的科学新假说;首次发现负性调控自然杀伤细胞的内源性转录因子Foxo1及调控机制,藉此登上Immunity等国际顶尖专业学术期刊。

“应用转化体现科研价值”

“基础研究为应用服务,而应用依托基础,是基础研究本身的价值所在。”李晓辉这样阐释基础与应用之间的关系。

也是从硕士阶段开始,李晓辉便坚持“产学研结合”的药学学科发展路径。在导师唐汝愚教授带领下,李晓辉与四川省中药研究所(现重庆市中药研究院)开展了一系列合作。所谓合作,其实个人拿不到一分钱,但他却在研究中接触到了大量平时很少见的一些中药提取物和单体,为后续的创新药物研制奠定了基础。

2001年,李晓辉团队提出基于药效关键基因群发现的新药识别新观点,建立基于信号转导分子靶标的新药筛选技术体系;2010年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牵头成功研发出治疗缺血性心脑损伤和脑中风的新药“芪芎通络胶囊”,一举拿到新药证书和生产批文。

他领衔主研的治疗心肌重构的国家1.1类多肽新药“HLXK”及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国家1.1类新药“HLTM”,已获美国、欧洲7国、俄罗斯及我国发明专利授权。

获奖照片

“在新药研发创制方面,我们还掌握了将中药组分,不通过肠道吸收直接转换为有效单体,可直接发挥药物作用的技术。”李晓辉说。

从药物分子设计与发现开始,新药创制的每一步,李晓辉都格外谨慎。药物研发的一次次的成功,让他的团队获得了丰富的国际国内合作资源,在研的两种新药均获得了企业上千万元的支持。

“我对人类健康很关注”

2012年,李晓辉加入国家卫计委等多部门共同推动的“中国重大慢病防治计划”。作为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牵头的国家“慢病防治健康行”主要参与者之一,他一直关注如何“扩大慢病防治的时间窗”。

2006年,围绕“母亲怀孕期间有炎症刺激,对胎儿有何影响”,李晓辉团队首次在国际上成功构建了动物模型,经过大量实验证明,母亲怀孕期间的炎症或免疫刺激,能够诱发胎儿出生后高血压、肥胖、认知障碍等疾病。“现在人们生育前都要戒烟戒酒、补充叶酸等,却忽略了母亲所患炎症的治疗,殊不知十月怀胎定终生。”李晓辉说,“我对人类健康一直很关注。”

围绕着“心血管疾病与炎症免疫交叉前沿领域与新药创制”这个大方向,李晓辉团队已有60多人,包括张建祥、贾乙、刘雅、唐渊、邓有才等PI。“勤奋向上是这个团队的基本风格。”李晓辉作为重庆市首批百名学术学科带头人(药学唯一)带领并与全校同仁一起使学校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进入国际ESI排名前1%,3次荣立个人三等功;团队的研究成果曾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新药证书、生产批文各1项、重庆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全军(省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等十余项科技奖励,荣立集体三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