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想起了邓亚萍和小山智丽

2018-02-1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转至第33楼第 33 楼 Peepoo444 2014/12/10 8:34:39的原帖:在这群蚁族出身的运动员中,我最欣赏的除了李娜就是这位小山智丽,无他,人的意识的苏醒,活得像个人,像个人一样的为自己奋斗,像个人一样地为自己曾经遭受过的屈辱复仇,并且赢得漂亮.为此遭受蚁族们的围攻太正常了,因为它们视正常人类为异端,被他们欣赏几乎可以宣布人品破产或者沦为骗子,比如邓,比如刘转至第62楼第 62 楼 sydfceo 2014/12/10 11:00:04的原帖:中国体育界固然是藏污纳垢之所在,但

转至第33楼第 33 楼 Peepoo444 2014/12/10 8:34:39的原帖:在这群蚁族出身的运动员中,我最欣赏的除了李娜就是这位小山智丽,无他,人的意识的苏醒,活得像个人,像个人一样的为自己奋斗,像个人一样地为自己曾经遭受过的屈辱复仇,并且赢得漂亮。为此遭受蚁族们的围攻太正常了,因为它们视正常人类为异端,被他们欣赏几乎可以宣布人品破产或者沦为骗子,比如邓,比如刘转至第62楼第 62 楼 sydfceo 2014/12/10 11:00:04的原帖:中国体育界固然是藏污纳垢之所在,但何智丽却也绝非是什么出淤泥的荷花。来梳理一些细节,就可以证实她之所以一怒上梁山,反出国乒,甚至反出国门,不过是不择手段搏出位的套路而已,上海人天生的贪小便宜吃大亏的典型案例。87年39届世乒赛半决赛,何拒绝让球给队友管建华,爆出轩然大波,导致其虽然获得世锦赛冠军却被剥夺次年的汉城奥运会参赛资格,从而致其提前退役,远走异国他乡打拼。

有两个细节可供参考,一,何在四分之一决赛时,接受了队友陈静的让球。何既然不肯让别人,那你也不能接受别人的让球。而如果真打,她未必一定能赢陈静。因为虽然何当时排名世界第一,但这个陈静虽年轻却也绝非弱者,她在次年的汉城奥运会上,顶住了整个中国代表团的大溃败,在异常艰难的情况下获得了奥运冠军。二,她拒绝让球给管,并没有在教练布置会上明说,而是在比赛中突然翻脸,这个行为很阴险,论真打,管也未必一定会输给她,因为管是削球手,教练组之所以叫排名第一的何让球给削球手管去狙击梁英子(当时梁虽然年纪稍大,但风头正劲,且已女双冠军在手)而不是反之,恰恰证实了当时何的真正实力其实是很不令人放心的,否则以张燮林之稳重性格,是绝不敢冒如此大的风险叫削球手去保中国队志在必得的女单冠军的。

从上述两个细节可以看出,何当时的实力,其实并不像很多同情她的人想象的那么强,她拒绝让球最后夺冠的行为,更像是在没有绝对实力夺冠的情况下,抓住了一个绝好的捷径,绝非什么反体制、追求竞技体育真谛的英雄行为。

而她所谓的复仇,也是如此。她要在日本讨生活,光靠打遍日本无敌手是不够的,必须要在国际比赛上有建树,在日本举行的广岛亚运会是最好的舞台,于是就有了那一声声刺耳无比的“哟西”,有了“我为日本夺亚洲冠军比为中国夺世界冠军还要高兴...”的言论.....可以说这些东西绝不可能是真心的流露,只能是精心策划的结果。平心而论,一个年轻女孩在陌生的异国他乡谋生艰辛,用点手段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并不为过。但要说是“意识的苏醒”,为“遭遇过的屈辱复仇”云云,就近乎可笑了。转至第66楼第 66 楼 Peepoo444 2014/12/10 12:54:26的原帖:拒绝龌鹾的潜规则任何时候都不为过,突然翻脸没有什么不对,至于为日本队效力喊“呦细”也合情合理,一个人真正认同一个国家,一个团队必须真正全身心的融入,成为他们的一员,不然不可能成功。至于“博出位”之类的说法只是你的个人理解,任何人做与大多数人不同的选择你都可以斥之为“博出位”。当自己能享受“潜规则”好处的时候,就坦然接受,甘之若饴——比如接受陈静让球的时候——;当“潜规则”要你作出牺牲的时候,则断然拒绝——比如被要求让球给管建华的时候——仅仅这样做倒也罢了。如果还要美其名曰“拒绝龌蹉的潜规则任何时候不为过...”的话,那就只能称之为无耻了!

我不想说何“无耻”,她更多的是“可怜”,因为20多年过去了,就算在最辉煌94年,何自己也没敢以“拒绝潜规则、回归真体育”的英雄自居。她最多只是这个积重难返的罪恶体制的牺牲品而已。何从头到尾,所哭诉的就是体制对她不公,而没敢说这个体制不合理,她向日本媒体说世乒赛后国乒如何“迫害她”,剥夺了技术、战绩如日中天的她的奥运参赛资格,但她忘了她自己一步步走到全国冠军,乃至世界冠军享受了多少潜规则的好处,剥夺了多少和她技术潜力差不多的好苗子的发展空间,她的恩师孙梅英,在中国乒坛是元老级的人物,本来,何凭借这种背景、凭借自己的天赋和努力,在这个体制内混的风生水起的概率不低,但种种不为外人道的原因吧,让她急功近利想抄捷径走向成功,但却违背了潜规则,最终被体制所不容而成为体制的牺牲品。

你要欣赏她,是你的权力,但我想说的是无论是她还是李娜,都还配不上称什么“反体制”“拒绝潜规则”的英雄,她们的运动生涯前期也都是体制和潜规则的得益者,和其他人的区别是当利益受到潜规则损害时,她们选择了反抗,不过李娜比何智丽幸运的多(也许也要比何努力的多?),她的时代,死沉的体制撕开了个小口子,在夹缝中,她绝处重生了,所以,虽然孙晋芳是她所厌恶无比的体制的代表,但她在退役公开信中,还是要感谢“孙晋芳女士和中国网球协会所做的开拓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