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振堂简历 英雄战死错路上今日独怀董振堂

2018-01-0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董振堂(1895-1937年),宁都起义领导人.字绍仲,新河县人,1917年考入北京清河陆军中学,1923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九期炮科,后与赵博生一起在宁都率部起义,参加工农红军.1934年参加红军长征.1937年在甘肃高军党务宣传和训练工作.    从此董振堂受到共产党的政治影响,在北伐战争中率部作战,会同友军一举击溃了吴佩孚的豫鄂联军,战功显著,深得冯玉祥的赞赏,短短几年便由一个见习排长提升为师长.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破坏了国共合作,将人民推向内战的深渊,中原大战后,冯玉祥下野

董振堂(1895—1937年),宁都起义领导人。字绍仲,新河县人,1917年考入北京清河陆军中学,1923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九期炮科,后与赵博生一起在宁都率部起义,参加工农红军。1934年参加红军长征。1937年在甘肃高军党务宣传和训练工作。

    从此董振堂受到共产党的政治影响,在北伐战争中率部作战,会同友军一举击溃了吴佩孚的豫鄂联军,战功显著,深得冯玉祥的赞赏,短短几年便由一个见习排长提升为师长。

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破坏了国共合作,将人民推向内战的深渊,中原大战后,冯玉祥下野,冯部黄河以南的残余部队被蒋介石收编调往山东济宁地区,董振堂任改编后的国民革1931年任国民党军第26路军73旅旅长时,被调到江西“剿共”。

“九一八”事变后,反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思想日益倾向革命。同年12月14日和赵博生、季振同等率第26路军1.7万余官兵举行宁都起义,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起义部队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团,他任军团副总指挥兼第13军军长,后任军团长。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率部参加赣州、漳州、南雄水口等战役战斗和中央苏区第四、第五次反“围剿”,屡立战功,声名大振。曾获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授予的红旗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