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美女主持王小丫首次曝光香闺豪宅

2017-09-2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无论是离婚.结婚的流言,还是生病.复出的报道,王小丫本人从不对媒体作任何回应和解释,她的私人生活更因此蒙上了神秘面纱.近日,王小丫终于打破沉默接受央视<人物>栏

无论是离婚、结婚的流言,还是生病、复出的报道,王小丫本人从不对媒体作任何回应和解释,她的私人生活更因此蒙上了神秘面纱。近日,王小丫终于打破沉默接受央视《人物》栏目的采访,首次曝光了自己的香闺豪宅和私人轿车,更破天荒地展示了自己的私人衣橱。王小丫还回首了自闭的童年、在情感经历中受到的伤害,并坦言在自信外表下有颗始终不自信的心。

王小丫位于北京郊区的豪宅

《人物》栏目的采访是在王小丫家里进行的,这也是王小丫的香闺豪宅首次曝光。王小丫的家位于北京郊区的一个高档住宅小区内,分楼上楼下两层。虽然整个房子以欧陆风情为主,但是在小丫的卧室里却放着一些中式雕花的木制家具,还有一个独立的衣帽间。

让大家意外的是,王小丫的衣橱里竟然全是清一色的黑色衣服。王小丫有些无奈地表示,自己经常会不自信,体现在穿衣打扮上,就只能尽量多地选择黑色衣服,因为她认为黑色是很保险的颜色,怎么穿都不会出错。

王小丫的旧居

王小丫的感情生活一直备受关注———从已经离婚的前夫到与导演米家山的感情旧事,还有一度传出的她与中国农业大学校长陈章良结婚的假消息。王小丫首度面对镜头表白:“有些时候,你跟一个人很相爱,但是不见得有能力跟他很好地相处,可能因为一些枝枝蔓蔓的事情就分开了。回过头来想,这是一件很伤痛的事情,自己也是很愚蠢的。”说这段话的时候,王小丫的神情很伤感。

央视短信竞猜被批有陷阱 像电视版"老虎机" 

各地电视台都开设竞猜节目

    通过丰厚奖品吸引观众打电话、发短信,电视有奖竞猜节目让人司空见惯。但在热火朝天的游戏背后,这类互动节目究竟存在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秘密?昨日有观众报料称,最近在央视播出球赛时参与短信竞猜,被短信牵着鼻子走,不断花钱不见尽头。如此互动节目几乎成了电视版“老虎机”。

    7月15日,央视五套播出了亚洲杯小组赛C组第二轮的一场比赛,中国队先入两球,将伊朗队2比2逼平。几天后的7月18日凌晨,网友“绿色地带”却在博客批评CCTV5的短信竞猜有陷阱。

该人士详细描述了15日当天参与央视短信竞猜的过程:中国对伊朗2比0领先,他欣喜之余,见央视屏幕下方打出字幕,发送1到某号码赢起足球大礼及现金大礼,俺便立马参与并收到回复短信,称“您认为本届杯赛中国队能否闯进8强?回数字选择4、能;5、不能。参加调查有机会获现金和足球大礼包。本条1元。”

    “原来直接发送1还不能参与抽奖,还要再加1块钱回复调查才能赢得大奖,于是俺回复了调查,立马又收到短信"只要您再参与一题,就有机会获千元现金!您认为中国足球和世界足球的差距在哪里:44教练,55球员,66体制。

回数字选择,本条1元"。既然已经花了两元了,俺就再花了1元回复,后又收到短信:"我们给您准备两种礼物。回数字选择您想要的:77、千元现金,99、签名球衣。

本条一元。"俺再回复了一次,心想应该可以参与抽奖了吧。得了再次收到短信:"奖品藏在球门里只要点球射中就归您。回数字选射门方向:11左边,22右边。每射一次奖品位置随机更换。本条1元。"花了几元钱,我终于明白被当猴耍了。”

    该网友总结称,央视体育频道在赛事中间插播短信抽奖,“让球迷以为只要花1元发送短信就能参与抽奖。但其实你花1元发送短信,然后你就会不停地被回复的号码牵着鼻子走,不停地发送短信、不停地送钱。” 

    央视:竞猜完全符合国家规范

    对于观众投诉央视五套的短信竞猜含陷阱一事,昨晚记者连线了央视体育节目中心的金先生。他表示该观众可能是因为没有得奖,“产生了一种过激的情绪。”金先生透露,凡是在央视五套里面出现的有奖竞猜,“都是我们中心旗下的公司设计的内容,完全符合国家对于短信竞猜的规范,观众完全可以放心参与。

而且只要观众发了竞猜短信,就有机会得奖。”他表示那位观众感觉被短信牵着鼻子走,“其实是误解,他即使不发短信参与后面的调查选项,也一样有机会得奖。”

    广电总局:即将整顿“有奖竞猜”

    在海外,电视有奖竞猜的互动节目被誉为“朝阳产业”。不过就在今年4月,英国同样出现了这类节目骗取巨额话费的丑闻,电视栏目《早安电视》就打着“答题获大奖”招牌,掏走4000万英镑的话费。

    而在国内,7月初,信息产业部清算司、电信管理局、监察局在京突然召集4大运营商秘密开会,重点研究和讨论“如何加强对通过电视等媒体开展的互动有奖答题类SP业务的管理和规范”,会议已决定对国内电视互动游戏节目进行全面规范。

    之后,7月12日,广电总局也开始调查电视有奖竞猜节目,整顿乱象。广电总局社会管理司司长才华也表示,一些电视台播出的以手机短信、热线电话等方式参与的有奖竞猜节目,具有一定的博彩性质,其抽奖的真实性值得怀疑。

    记者同时了解到,中国消费者协会也曾发布警告:目前许多竞猜节目已演变为具有博彩性质的“押宝”活动,是组织方按照自定程序、规则抽取中奖者,且每次竞猜固定获奖人数,即发短信的人越多,中奖的概率越低。 

    业内人士:中奖可能性为“零”

    各地电视台风起云涌的有奖竞猜节目里,究竟参与的观众有多少中奖的可能性?最近,业内人士披露,实际上观众得奖的可能性为零。更有人报料称许多节目竟是游戏公司制作,奖品全发放给那些虚拟的电话号码。

    《电脑报》近日发表了《电视互动游戏沦为中国最大套钱陷阱》一文,一位高级软件工程师在文中披露消费者得奖的可能性为零,“像你参加的互动问答节目,事先根本就是录播的,这在业内早就不是秘密。所谓的中奖观众是他们请的托儿,普通消费者拨打这个电话相当于拨打声讯电话。”

    在Chinaren校友录网站“上海海事校友论坛”上,匿名“程序员”的发帖者曾报料称,公司工作是制作电视互动游戏的画面,刚开始没有奖品。业务一般,后来老板要求在游戏程序中增设奖品,“不管实际有没有人参与,程序自动虚拟电话号码参加游戏,一来烘托气氛,二来正好将奖品发放给这些虚拟的号码,观众自然容易被吸引参与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