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集团常振明背景 中信集团借壳上市背后:荣氏家族淡出中信泰富

2017-06-0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如今,中信集团覆盖金融与实业领域.其中,金融涉及银行.证券.信托.保险.基金.资产管理等行业和领域;实业涉及房地产.工程承包.资源能源.基础设施.机械制造.信息

如今,中信集团覆盖金融与实业领域。其中,金融涉及银行、证券、信托、保险、基金、资产管理等行业和领域;实业涉及房地产、工程承包、资源能源、基础设施、机械制造、信息产业等行业和领域。截至2012年末,中信集团总资产达35657亿元,净资产2355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498亿元,净利润301.6亿元。

集团上市路漫漫

但中信集团高速的成长和多元化的发展,使得中信集团的资金流捉襟见肘,融资需求日益迫切。

中信集团在最新披露的年报中,难掩对财务前景的担忧。“在全球通货膨胀预期持续加强的背景下,劳动力、土地、资源能源等要素价格可能呈长期上涨趋势,将加大企业在建项目成本。若市场资金趋紧,集团投融资业务可能受到限制,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可能面临融资和流动性风险。

受各种不确定性的影响,投资项目的实际回报有偏离预期的可能性。”中信集团指出,在经营环境较为严峻的情况下,集团各项业务交易对手违约风险可能加大。集团的资产组合中,债权资产存在因债务人不能到期偿还而产生坏账的可能。

显然上市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融资难题,而这一动议最早出现在2008年。当时,中信泰富因涉足外汇期权合约导致巨亏,面临破产危机,中信集团火线救援,这一事件后来被认为是中信集团决定整体上市的导火索。此事之后,荣智健引咎辞职,中信集团在中信泰富的持股比例一跃升至57.

6%。中信泰富此时显现出的“壳”属性,让中信集团萌发了整体上市的想法。耿直的中信集团也没有掩饰自己的企图,时任中信集团董事长的孔丹公开表达了整体上市的想法。

2010年,孔丹提出了境外上市的设想:“2011年实现中信集团改制并H股整体上市”。2011年中信集团的确完成了改制,并成立了中信股份作为上市平台。但是“由于市场原因”,上市计划未能成行。

但孔丹没有改变集团整体上市的想法:“改制上市从长期来说,不仅可以解决一个融资平台问题,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上市公司,整体管理、经营都要上一个新的台阶。”

为尽快上市,在等待“市场原因”得以解决的同时,中信集团从自身条件着眼,做了多项准备,其中包括建立适应境外上市要求、覆盖全集团的信息披露体系。

在等待多年之后,中信集团终于等到了“天时地利”。

整体上市后的新挑战

在中信集团董事长常振明做出“预计年内可整体上市”的表态后,此事就一直备受关注。在公告发布前,一直存在多个版本的猜想,但最终出现的方案,仍显得别具一格。

3月26日公告显示,中信泰富董事会宣布,正在与中信集团和中信企管协商有关自中信集团处收购中信股份100%(中信集团持股99.9%,中信企管持股0.1%,而中信集团100%持股中信企管)已发行股份,中信股份是中信泰富的控股股东,持股占中信泰富已发行股份数目的57.15%。买卖双方在当天签订框架协议。

根据框架协议,转让对价预计将包含现金和中信泰富发行的新股。受限签署最终转让协议,代价股份拟按每股13.48港元发行并分配。发行价是经中信泰富与卖方参考 近60个交易日的市价后,公平磋商确定。截至3月26日,过去60个交易日,中信泰富的收盘价在10.71港元到12.66港元之间,溢价从6.48%到25.86%不等。

中信泰富董事会认为,潜在收购完成后,中信泰富扩大后的股本,扩宽的经营范围和更强的管理能力将增强中信泰富的实力,提高其竞争能力并充分把握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带来的机遇。中信泰富优化后的信用记录将会提高其融资灵活性,使其得以为各项业务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