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大著名指挥家简介

2018-01-1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九岁入帕尔马音乐院学大提琴和作曲,1886年成为里约热内卢歌剧院的大提琴演奏者,代理指挥演出了<阿伊达>博得好评,从此就任正式指挥.同年返回意大利,在特里诺和米

九岁入帕尔马音乐院学大提琴和作曲,1886年成为里约热内卢歌剧院的大提琴演奏者,代理指挥演出了《阿伊达》博得好评,从此就任正式指挥。同年返回意大利,在特里诺和米兰以指挥歌剧新作和瓦格纳的歌剧而著名。1903-1906年任布宜诺斯艾利斯歌剧院指挥,1908-1915年任纽约大都会歌剧院主任指挥。

1915年回国,重任斯卡拉歌剧院音乐指导。1928-1936年任纽约交响乐团常任指挥。1937年任纽约交响乐团常任指挥。

1937年美国音乐界为他挑选优秀演奏员组成NBC(国家广播公司)交响乐团,由他任指挥达十七年,直到1954年退休。在将近70年的指挥生涯中,托斯卡尼尼指挥演出过100多部歌剧和无以数计的管弦乐曲,演出曲目极为广泛。

他的指挥艺术在世界乐坛上影响极大,到本世纪60年代为止,一直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他是从瓦格纳浪漫主义指挥学派向强调客观性的现实主义指挥学派过渡的奠基人。他竭力主张总谱是指挥家唯一的遵循原则,应最大限度地忠实于原谱,最大限度地表现原谱。

他的指挥特点以感情浩瀚、壮阔及风格多样而著称。他善于把作者的意图丝丝入扣地传达给听众,他的座右铭是:“我不要听那些音符,问题在于音乐的意义,在于音响的灵魂。”另外,作为一名大提琴演奏家,他对自己的演奏要求严格,力求表现得尽善尽美,其风格简洁明快,富于歌唱性,有鲜明的个性与活力。他擅长记忆乐谱,有“过目不忘”的本领。

2.布鲁诺·瓦尔特(BrunoWalter)(1876.9.15-1962.2.17)

德国美籍指挥家、钢琴家、作曲家。 他生于柏林一个犹太中产阶级家庭,原名布鲁诺·施莱辛格(BrunoSchlesinger),有一兄一妹。8岁入柏林斯特恩音乐学校学习,以“小莫扎特”见称。12岁在一次学生演出中与柏林爱乐乐团合作演出贝多芬《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

后受汉斯·冯·彪罗(Hansvon Blow1830-1894)影响,立志做指挥家。16岁作为学生指挥柏林爱乐乐团演出自己的《平静的海与顺利的航行》(Meeresstilleund glcklicheFahrt 合唱团与乐队,歌德词)。

1894年3月21日他以歌剧指挥身份在科隆歌剧院首次登台(先为人声教练),指挥罗尔津(GustavAlbert Lortzing 1801-1851)《军械士》(DerWaffenschmied)。

同年秋季他在汉堡歌剧院结识马勒(Gustav Mahler1860-1911)(第一歌剧指挥),先为合唱指挥,后为歌剧指挥。这一时期,马勒纠正了他为保证音乐生动性(情感、戏剧性、诗意)牺牲精确性的错误,指点他保持节奏的高度精确是最充分体现瓦格纳戏剧表现力的最好办法,以及在严格的音乐范围内,努力表达情感有益无害。

1896年2月,更名为布鲁诺·瓦尔特。1896-1898年任布雷斯劳城市剧院和普雷斯堡歌剧院第一指挥。1898年秋季任里加歌剧院第一指挥,在那里遇见了后来的妻子。同年10月马勒(时任维也纳宫廷歌剧院院长)发来邀请,他以在马勒巨大魅力下个人风格无法自然发展为由拒绝,二人友谊出现裂痕。

1900年秋季任柏林皇家歌剧院(后柏林国家歌剧院)皇家普鲁士指挥。同年致信马勒重申此前拒绝缘由,二人重修旧好。1901年秋季应马勒再次邀请任维也纳宫廷歌剧院第一指挥,9月27日首次登台,指挥威尔第《阿依达》。

1901-1907年他与马勒一同工作,为他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马勒诠释者之一奠定了基础。1907年马勒辞去维也纳宫廷歌剧院院长一职(宫廷要求马勒保守主动辞职这一秘密)赴美,瓦尔特留在这里工作到1912年。1910年2月21日在英国考文特花园首次登台,指挥瓦格纳《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1913年1月1日任慕尼黑歌剧院首席皇家巴伐利亚音乐总指导。

1月25日在莫斯科首次登台,此后多次前往莫斯科、列宁格勒等地指挥,作为马勒在苏联传播的重要纽带(特别是20年代的艺术活动)影响了包括肖斯塔科维奇在内的苏联艺术家。他在慕尼黑歌剧院一直工作到1922年10月3日,以贝多芬《费德里奥》作为告别剧目。

1923-1925年往返于新旧世界。1923年2月15日在纽约首次登台。1925年8月26日在萨尔茨堡音乐节首次登台,指挥多尼采蒂《唐·帕斯夸莱》(DonPasquale)。同年9月18日作为新组建的柏林市立歌剧院音乐总指导首次登台,指挥瓦格纳《纽伦堡的名歌手》。1926年6月23日在斯卡拉歌剧院首次登台。在米兰他与托斯卡尼尼首次碰面。

1928年2月6日,他与柏林爱乐乐团合作演出肖斯塔科维奇《第一交响曲》(俄罗斯境外首演),向西方有效引介了这位作曲家。1929-1933年任莱比锡布业会堂管弦乐团首席指挥。1933年3月纳粹先后阻止他继续指挥布业会堂管弦乐团和柏林爱乐乐团,瓦尔特离德去奥。

1933-1936年再度居无定所。1934年8月4日在萨尔茨堡指挥莫扎特《唐璜》。1936-1938年任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原维也纳宫廷歌剧院)艺术指导与维也纳爱乐乐团指挥。

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瓦尔特离奥。1938年3月17日在阿姆斯特丹指挥克热内克(ErnstKrenek1900-1991)《第二钢琴协奏曲》首演(虽然瓦尔特毕生排斥无调性音乐,但并不表示他完全排斥在音乐会中指挥它们,特别是他与马勒一家渊源颇深,而克热内克正是马勒小女儿安娜的第二任丈夫)。

9月入法国籍。1939年11月1日举家赴美,1940年定居比弗利山(BeverlyHills),1946年入美国籍。1941年2月14日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首次登台,指挥贝多芬《费德里奥》。1946年返欧巡回指挥。

1947年2月接受纽约爱乐乐团音乐顾问(实即音乐总监)一职。9月9日自1938年离奥后再次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1950年9月24日自1933年离德后再次指挥柏林爱乐乐团。1949年后醉心人智学。

1957年3月7日心脏病发作后逐渐退出舞台。1959年3月以威尔第《安魂曲》告别大都会歌剧院,次年以舒伯特《未完成交响曲》和马勒《第四交响曲》告别维也纳,12月4日以与凡·克莱本(VanCliburn 1934-)合作的音乐会告别公开演出生涯。布鲁诺·瓦尔特于1962年2月17日5时45分逝世于家中,葬于瑞士。

瓦尔特的艺术有三点似乎尤为突出,即稳重的仪态、自由速度与和声效果。他称自己是个维也纳人,他将维也纳人的稳重带进了艺术。人们对他早年频繁使用自由速度颇有微辞,但很少有人指出这些地方使曲子听起来更糟,围绕自由速度,他和马勒进行过长期的讨论。

长期以来人们以为他早期和晚期(录音中的时间)风格一样倾于温和,但事实是他并非总是如此,特别是在他早期录音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不一样的他,即便是到了中晚期,在特定的场合、针对特定体裁,如在歌剧院中和对歌剧序曲,他仍能制造出令人兴奋的效果,只是自始至终他的风格都不会让他的乐队和听众感到焦虑和压迫。

他将管弦乐各声部处理得层次分明且富于歌唱性。通过他与哥伦比亚交响乐团合作录制的立体声唱片我们了解到50年代中期后他开拓出一种新的表现手法,这就是在内敛、典雅、流畅、松弛、舒缓、细腻和富有亲和力的整体外观下使音流在运动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表情、色调、气质和质感,在保持整体性前提下使不同乐句(段)自然形成各自的音响内核与和声效果。

他坦言,50年代后自己艺术才变得深刻起来。瓦尔特自始至终坚持将纯音乐作纯音乐处理。他对音乐的诠释具有持久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他擅长指挥莫扎特、贝多芬、勃拉姆斯、瓦格纳、布鲁克纳和马勒的作品。 他是马勒音乐的痴迷者和推广者。除了是马勒《第九交响曲》和《大地之歌》的首演者,并参与马勒《第八交响曲》首演排练(受马勒委托挑选、训练独唱演员和合唱队)外,马勒其他交响曲的首演他几乎都在场。

马勒交响曲总谱付印前,都交与他修改定稿(因为某种原因,马勒没有给瓦尔特看《第九交响曲》的手稿,而瓦尔特也因为某种原因宣称记不清在维也纳是否见过总谱)。他是马勒《第三交响曲》最终完成前的第一个听众(1896年夏末马勒在钢琴上为他完整弹奏过),也是马勒《第五交响曲》的备选首演者(此前马勒担心自己不能亲自执棒,于是选定三个人以备不时之需,第一是瓦尔特,如瓦尔特不便,则由莫托或魏因加特纳指挥,马勒说这三人能保证他的作品被准确地演奏)。

对瓦尔特的工作,阿尔玛·马勒给予了很高评价——“瓦尔特在马勒生前完全理解他作为一个音乐家和作曲家;在他死后,瓦尔特伟大和振奋人心的艺术在全世界为他服务。他掌握了其中每一个微妙之处,作为独创性的演绎,作为一个阐述的音乐家,他把马勒作品的精神作为自己作品的基调”。

他反对指挥夸张的体态活动和指挥动作。他指挥时好像不是依靠双手的动作,而是通过眼神和面部表情来协调整个乐队。他很重视乐队队员的情绪,并善于发现他们每个人的表演才能,从而充分调动每个演奏员的积极性。瓦尔特不仅坚持不懈地追求理想的音响,而且他有办法使乐队奏出他所追求的理想音响。

他不是一位独裁者,而是一位教师,他强调完美的表演是乐队和指挥共同的成果。在指挥要求的所有要点得以保证的基础上,他留给乐队成员以自由发挥的空间,他不是通过强加的方式实现自己的理想,而是采用启发、引导、培育的方式使完美的声音从乐队成员内心自然流淌出来。他反对不加排练就匆匆上场。他坚持即兴发挥必须建立在扎实的排练基础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