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岚能不能 温岚《Landing》:你是温岚 不是娃娃

2017-06-0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在2009年<Dancing Queen>专辑之后,温岚在乐坛消失了好长一段时间.前段时间得知温岚又要发片的消息还忍不住窃喜了一下,尽管是有近三年的时间没有发片,在音乐的发展上是止步不前,但好歹她也没有就此淡出,好歹还有了下一张,毕竟在当今华语乐坛中像温岚这般有个人风格.魅力的歌手真的是买少见少了.只是再见到温岚的时候又不禁地打了一下寒颤,<Landing>封面上的温岚是她自己吗?可以理解如此的包装设计是为了突出这张专辑注入的原住民特色,是为了彰显出野性的美,只是这是不是又有点过头

在2009年《Dancing Queen》专辑之后,温岚在乐坛消失了好长一段时间。前段时间得知温岚又要发片的消息还忍不住窃喜了一下,尽管是有近三年的时间没有发片,在音乐的发展上是止步不前,但好歹她也没有就此淡出,好歹还有了下一张,毕竟在当今华语乐坛中像温岚这般有个人风格、魅力的歌手真的是买少见少了。

只是再见到温岚的时候又不禁地打了一下寒颤,《Landing》封面上的温岚是她自己吗?可以理解如此的包装设计是为了突出这张专辑注入的原住民特色,是为了彰显出野性的美,只是这是不是又有点过头了呢?封面上的温岚很美,很野也很性感,只是美得很不真实,性感得很不实际,她俨然就如同一个童话世界里的娃娃,脸是假的,胸是假的……况且这与本来以体现出原住民风采的自然美却又不得不说不是一种背道而驰。

纵然《Landing》专辑的封面让人存有各种的微词或不适,但也只是一张封面,对音乐内容不存在任何的影响,延伸来说,也正是因为这次的封面被设计成如此,才让《Landing》专辑在音乐之外有了别的话题。而回到音乐实体本身,需要承认的是唱片公司对这张专辑的打造在融入原住民音乐元素的这一作法上还是存在一定的新鲜感。

说实在话,在电子舞曲满天下的今天,若是再继续以传统、标准型的电子舞曲作为专辑的标榜之作实在显得欠缺新意,想要有话题,有关注,还是得在细节上下工夫,所以起初在《Landing》专辑文案中看到“会融入非常多属于原住民音乐元素”这些字句的时候,还是颇为期待,一方面原住民的特色也算是回归温岚的“根性”,另一方面,原住民音乐元素与流行的结合的确是如今华语乐坛少有的尝试,唱片公司若是真能把原住民这一音乐元素很好地运用或是贯穿到温岚流行专辑之中,倒也不失为一种具有引领性的作法。

暂且不管这张专辑对原住民音乐元素在流行之中的融入这一做法是否是噱头大于实际,但是比较值得推崇的是唱片公司这一次是真正意义上注重到了细节的特色,这在本质上与温岚前两张作品还是有着一定的不同。关于温岚加入种子音乐之前所推出的那两张专辑,其实论以音乐的细节特色,并不是没有,只是侧重点不同,或者说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把这些细节当作一回事,尽管会有《OS一样》、《喇叭嘴》、《广角美女》这些特色性较强的快歌作品的呈现,但是整体上依旧还是以主流的《热浪》、《D.

I.S.C.O.》等这些当时大热的风潮风格作品为主,这些作品或是在某一段时间成为流行代表作,却在某个程度上来说是降低了温岚舞曲作品的棱角性,根本就没有很好地彰显出属于温岚舞曲的特色,只能说要把温岚打造成舞曲天后这一愿望是美好的,只是效果却不如预想,那么问题所在还是随波逐流的倾向性太大,在天下大同的环境之中又如何脱颖而出?那么最后留下最深刻印象也不过都是《傻瓜》、《我全都相信》这些传统型的慢板抒情。

回头来说,《Landing》专辑在最初打造上的理念、构思绝对存在新鲜感,但是就实际来看,打造始终未能摆脱文案说得比唱得好这一客观事实。并不是说原住民音乐元素并没有出现在《Landing》专辑中,其实《AYO》、《NAKUWAN》、《手印》等这些作品也都能在音律、编曲、乐器等这些方面有所体现,但是相对而言,整体的比重还是偏少且打造力度不足,除了主打的《AYO》在旋律编曲特色的表现上比较鲜明之外,《NAKUWAN》、《手印》这两首作品或许还是吃了旋律鲜明性不足的亏,本来是应该成为这张主打原住民音乐元素专辑的亮点作品,但是最后很有可能成为专辑中最不起眼的作品。

而纵观《Landing》专辑的风格比例,很明显的是这张专辑是加重了慢板作品的比重,十一首歌曲中除去有Intro性质的《Landing》不谈,慢板抒情多达六首,六首之中唯有《手印》带有些许原住民音乐的质感,而剩余的五首作品皆是市场流行情歌,问题之关键在于六首慢版作品之中,《手印》的流行性相对偏弱,一不小心就会被《忍不住原谅》、《泪不停》这些作品的强力流行给抢去风头。

而是出于前两张专辑中《傻瓜》、《我全都相信》等这些慢板抒情要比主打的舞曲快歌更有市场的价值,更具影响力,所以《Landing》专辑要加重市场情歌的比重?这一点不得而知,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因为大篇幅慢板作品在这张专辑中的加入在某个角度上就削弱了专辑本应该突出的原住名音乐元素的融入的这一特色,这样的喧宾夺主让专辑显得尴尬不已——在文案上是大篇幅地想要突出原住民音乐元素的融入这一特色,却又在实际上缩减这类作品的比重。

而细听这些市场情歌,却又不见的独具特色,品质性是不弱,只是独缺亮点,不过是对《傻瓜》、《我全都相信》这类曲式的复制,胜就胜在流行性很强能够讨好市场,胜在温岚能注入很鲜明的个人特色,成为独有的温式情歌。

《Landing》本是一张有想法的专辑,只可惜想法也只是想法,并没有真正在音乐之中体现出来,最终还是逃不过噱头大于实际的尴尬。只能说种子音乐对温岚的三张专辑的打造缺少了一个重心,前两张是随波逐流,第三张有了重点却重不起来。当然其实也并不是没有重心,从温岚在种子音乐推出的三张专辑来看,重心不就是在市场?而温岚不过就如同这张专辑的封面这般,像一个不是活在现实的娃娃那般,一举一动其实早就已经被设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