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炼成兵 “三年一换”改“长期驻藏” 这个旅官兵如何百炼成钢

2018-03-2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从川南转战西藏,从进藏之初的"三年一换"改为"长期驻藏",西藏军区某旅官兵不畏艰苦,坚决执行命令,成为傲立雪域的高原劲旅.面对新一轮改革,该旅官兵意志坚定--强

从川南转战西藏,从进藏之初的“三年一换”改为“长期驻藏”,西藏军区某旅官兵不畏艰苦,坚决执行命令,成为傲立雪域的高原劲旅。面对新一轮改革,该旅官兵意志坚定——

强军从来艰苦事 苦干铺就打赢路

■来源:解放军报 严贵旺 特约通讯员 刘大辉

单位沿革:西藏军区某山步旅前身系1937年在豫皖苏地区建立的抗日游击武装,79年来历经6次转隶、9次改编,转战10余省市,如今已锤炼成一支傲立雪域的高原劲旅。

3月初,记者到西藏军区某山步旅采访,提及当前面临的改革大考,该旅官兵分享了他们多年来积淀形成的一个共识——“强军从来艰苦事,苦干铺就打赢路!”

走进旅史馆,记者了解到该旅79年间的一桩桩转隶改编故事,为这句话添加了生动的注解。

当年,党中央进军西藏的命令一经下达,该旅官兵立即从川南披甲出征。进军西藏后,摆在该旅官兵面前的首要任务就是解决温饱问题。空气中含氧量稀薄,脚下是千年冻土和砂石地。面对近乎挑战人类生存极限的恶劣条件,该旅官兵没有退缩,而是以开拓者的勇气一寸寸向荒滩要地。

缺氧难耐,他们用红景天熬汤服用,水壶中全是一股草药味;冻土太厚,他们找来牦牛粪和木材烧化冻土层,然后用钢钎砸、用十字镐挖;巨石遍地,他们或用绳拉、或徒手砸,再将碎石一块块清理干净。由于严重的高原反应,有的战士一头栽倒在地就再也没有醒来……

开荒建设当年,该旅官兵不仅在雪山下、峡谷中开出荒地、播下种子,还建起了两个农场,粮食供给大部分实现自给自足。

然而,温饱问题刚刚缓解,更大的考验又接踵而至:进藏之前,该旅得到的指令是“三年一换”,由于建设西藏的需要,命令改成了“长期驻藏”,并转隶西藏军区。一纸命令的背后,是对忠诚和担当的巨大考验,但该旅官兵坚决服从命令。

战士杨海银进藏不久就患上了高原肺水肿,在病床上挣扎了一个多月才从“鬼门关”逃了回来。医生告诫他:从有利于身体恢复的角度来说,尽量争取回内地休养……得知部队要长期驻藏的消息后,杨海银不仅没提休养要求,反而在该旅受领的筑路任务中主动请战。

在最为艰险的然乌沟地段,杨海银腰拴长绳、脚蹬软梯悬在半空作业……几天下来,他双手打满血泡、腰间血肉模糊,创造了1小时打锤 1200下的纪录,被官兵称为“千锤英雄”。

“转隶、改编、调防,意味着打破原来的常态和惯性,必然伴随着艰苦和挑战!”提及旅队历史上的感人故事,该旅政委王守学深感骄傲。1969年,因巩固和守卫边防的需要,该旅官兵打起背包,由拉萨移防守卫1000多公里的边防线。

当时,结婚不久的连长周正武刚把家安在驻地拉萨,接到移防命令,他二话不说就带队奔赴长年高寒缺氧、冰封雪裹的乃堆拉哨卡。在一次巡逻途中,周正武突遇雪崩,经过近1小时的营救,他才脱离危险……尽管如此,周正武依然没有退缩,而是一方面做好官兵思想工作,一方面带领官兵主动作为,在边防一线修筑起交通壕、避弹坑等各类工事……

6次转隶、9次改编的故事诉说着往昔的艰苦,成为该旅官兵迎接改革、投身强军的精神动力。记者来到该旅野外训练场,见到了步兵三营资历最老的干部、火力连连长王辉,此时,他正带领连队骨干研究某新型全地形车的高原作战能力。不久前,年龄偏大的王辉被列入转业名单。

“改革当前,唯有埋头苦干,才能闯出一条新路!”面对个人转业和部队转型建设的选择考验,王辉重温旅队历史,一门心思扑在训练中。此次,他为了掌握新装备的性能参数,已扎营野外数月。再过几天,该旅官兵又将奔赴雪山腹地“加钢淬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