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书法特点 黄庭坚书法欣赏

2017-11-0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黄庭坚是北宋大名鼎鼎的书法家,"宋四家"之一,以行书.草书见长,楷书也具有自己的风格.黄庭坚的行书受先贤王羲之以及同朝苏轼的影响很大,草书则是向周越学习的,并着

黄庭坚是北宋大名鼎鼎的书法家,“宋四家”之一,以行书、草书见长,楷书也具有自己的风格。黄庭坚的行书受先贤王羲之以及同朝苏轼的影响很大,草书则是向周越学习的,并着力研究晋唐至宋的名家作品,并总结出了自己的心得。

黄庭坚书法特点

黄庭坚书法具有很强的个人意识,行笔自由,创造性强,毫不刻板。其作品线条锋利、干净,笔法彰显了灵动之感,多有变化,不可推测;结体更是史无前例的顿挫波折,中宫收敛并向周围扩散,字与字之间透落出精气神。

黄庭坚楷书《伏承帖》

黄庭坚的行书用笔挥洒自如,奇特刚健,中宫紧缩,横笔倾斜成长条状,逆锋婉转、藏锋含蓄,竖笔并不周正,跌宕起伏十分浮夸,点画往前倾斜,长笔的撇捺几经波折,张弛有度,起笔饱满有力,笔势老练刚劲,意太挥洒无阻,放射的间架达到了风神的境界。

黄庭坚的草书是最有成就的,行笔雄健有力,又比较柔美,线条流畅自如,笔势奔放潇洒,笔圆有灵气,拥有紧凑简练、雄壮浑厚的韵味。黄庭坚并不是狂妄的人,但他却对自己的草书作了评价:近几百年,只有他自己、怀素、张长史参悟了草书的古法,称自己早年写的草书比较俗气,年纪大了在慢慢发现并加以改善,对晚年的作品比较钟爱。

除了行书、草书,黄庭坚的楷书也有一定的特色,充溢着生机,绝不生硬死板,行笔顺畅稳定,雄健俊逸,间架严格谨慎。

黄庭坚书法欣赏

黄庭坚书法作品颇丰,包括《惟清道人帖》、《糟姜银杏帖》等小行书,《浣花溪图引》、《香严十九颂卷》等草书以及《水头镬铭》、《阴长生诗并跋》等大字行楷。

黄庭坚行书《读书绿荫帖》

黄庭坚的行书《读书绿荫帖》,共有九行,大概在1088年创作,被台北故宫收藏。作品的笔法灵动豪放,结体尽显放射开阖的气质。作品的大意是:我向来都会抄一些妙曲供娱乐,现在还没抄完,就在会见宾客的时候,好友寄来的纸张送到了,我需要立刻写一封回信,好让送信人带回去,于是就写上了感谢和祝福的话。在绿荫轩学习的时间,我过得还算愉悦,想把近来的所见所闻写成诗,还没写完。你给的纸比较大,可以写大字,写小行书就显得过大了,现在有客人在,我就简单回复了。

黄庭坚的草书《花气熏人诗帖》,高30.7厘米,宽43.2厘米,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五行,28个字,上面有“安岐”、“贞元”等收藏的印章,“缉熙殿宝”的印记表示该作品进过南宋内府,清朝的安仪周也收藏过这幅作品。黄庭坚在1087年左右书写了此作,本来是放在寄给王巩的两首诗后面的。作品的头两行笔法介于行书和草书间,后面就挥洒自如了,流畅自然,就连点画也没有严谨的痕迹,浑然天成。笔法奔放矫健,苍劲柔美,韵味十足;笔势刚健有力,肥瘦恰当,具有动感,韵气不在行楷之下。

黄庭坚书法在先人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又被苏轼所影响,具有特殊的意境。黄庭坚书法前期的作品略显俗气,晚期的作品真正的悟到了古法,以行书和草书最为著名,行笔洒脱,线条利落畅达,结体变化莫测,刚柔并济,富有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