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潘宁 科龙盛极之时 潘宁被容桂镇政府扫地出门

2017-05-1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2000年,以何享健为首的管理层和工会成立的美托投资接手顺德区政府在美的控股中的国有股份,购买价格差不多是美的当年每股净资产4.07元打七折.美托投资收购所用的现金,全都是通过股票质押获得的银行贷款,管理层个人通过美托间接持有公司股份,则应先支付10%的现金,其余部分用红利分期付清.这是一个十分优厚的付款条件.曾经在中国家电业显赫十余年的科龙,1984年由潘宁创办,顺德区容桂镇政府出了9万元的试制费,所以,科龙成了集体企业.潘宁最终成为这一产权归属的牺牲品,1998年科龙极盛之时,潘宁被容桂镇政

2000年,以何享健为首的管理层和工会成立的美托投资接手顺德区政府在美的控股中的国有股份,购买价格差不多是美的当年每股净资产4.07元打七折。美托投资收购所用的现金,全都是通过股票质押获得的银行贷款,管理层个人通过美托间接持有公司股份,则应先支付10%的现金,其余部分用红利分期付清。这是一个十分优厚的付款条件。

曾经在中国家电业显赫十余年的科龙,1984年由潘宁创办,顺德区容桂镇政府出了9万元的试制费,所以,科龙成了集体企业。潘宁最终成为这一产权归属的牺牲品,1998年科龙极盛之时,潘宁被容桂镇政府扫地出门。2002年,科龙经营每况愈下,容桂镇政府把控股权让度给顾雏军的格林柯尔。这次私有化改革,最终把科龙送上了不归路。

产业大佬的产权之痛

在中国企业史上,张瑞敏被公认为是与柳传志齐名的领袖级别的中国企业家。但直到现在,海尔还停留在国有和集体所有的产权归属争论中,整体改制还没有真正开始。管理层收购之路走不通,张瑞敏在海尔之外成立了海尔投资,控制长江证券等金融资产。也许,只有张瑞敏自己才明了海尔内部关联公司之间的复杂关系。

像张瑞敏一样为产权归属挖苦心思的还有宗庆后。娃哈哈与法国达能同床异梦的口水官司贯穿了2007年全年,源头在于娃哈哈改制。二十年前,宗庆后承包杭州上城区校办企业营销部之后,就与国有经济扯上了关系。1996年,娃哈哈已经如日中天,在不缺钱、品牌和技术的情况下,与达能和百富勤合资建设5个工厂,新建的工厂以宗庆后的个人名义与外方合资。

2001年,杭州上城区将娃哈哈控股权转让给宗庆后及企业员工,娃哈哈摘掉了“红帽子”,实现了从国有到民营的质变。也许连宗庆后都没有想到,为改制引入的达能,却在日后与自己争夺起了资产归属。

传统行业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为陷入资产归属而争吵不休,IT和互联网行业的产权却清晰得像一面镜子。新兴行业市场化程度高,规则透明,丁磊、张朝阳、马化腾、李彦宏、陈天桥和马云等互联网新贵,除去风险投资的少数股权以外,剩余大部分股份都归自己和创业团队。他们的创富故事激励着一批又一批年轻的知识阶层。

在中国民企、乃至整个中国经济产权改革史上,2005年开始的股权分置改革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全流通实现同股同权,以往按所有制为标准的产权归属将从此淡出既往的思维框架,民企也将以混合所有制上市公司的面目示人。优势资源将进一步向优质民企集中,它们面前的障碍越来越少,只要支付得起价格,就可以获得资产权利。

在股权分置改革中首吃螃蟹的梁稳根,已经连续举牌沈阳机床和常林股份,虽没有获得控制权,但已经证明了在二级市场买进国有企业股份、并最终得到资产控制权的路径是可行的。

资本市场除了充当股份集中交易平台外,还有资产定价功能。通过公开、公正、透明的竞价,市场将为优质资产支付足够高的溢价,公有资产再次变现的时候,以往的暗箱操作和贱卖现象将大为减少。

《经济观察报》总编辑刘坚表示,回顾过去三十年来,中国企业的几乎所有重大机遇都只是政治变革的伴生品。未来三十年,我们理应期待由更多与政治无涉的商业智慧构成中国企业的历史。

毋庸置疑,新经济和成熟的资本市场,将构筑未来三十年中国商业史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