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冷月书法图片 小记赵冷月先生书法(图)

2017-12-1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2015年是赵冷月先生(1915-2002)一百周年诞辰.赵冷月,本名亮,郑逸梅先生说因为"明月俗称月亮,因此取名冷月".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我们回视赵冷月先生时

2015年是赵冷月先生(1915-2002)一百周年诞辰。赵冷月,本名亮,郑逸梅先生说因为“明月俗称月亮,因此取名冷月”。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我们回视赵冷月先生时,会发现他没有什么长篇大论式的宣言,只是通过自己的作品向世人展现了他在碑学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才能使赵冷月先生在高手林立的当代书坛被大家一致公认为一代碑学大师。

2015年是赵冷月先生一百周年诞辰,笔者曾有幸饱览了几百件赵冷月先生后期创作的不同书体、面目各异的精品力作,由此对赵冷月先生的书法艺术有了相对直观、全面的认识。

赵冷月(1915-2002),本名亮,郑逸梅先生说因为“明月俗称月亮,因此取名冷月,月是有盈亏的,所以又署缺圆斋主”,晚年自号晦翁亦出于此;其为浙江嘉兴人,故又自署“鸳湖赵冷月”。

晚清孝廉赵介甫乃赵冷月先生的祖父,在苏浙一带颇多文名,书法亦精,所以赵冷月先生幼承庭训,很早即握管习字,进私塾后,在父亲赵廷桢的督责下,亦临池不断。书风受到祖父和父亲的影响,从唐楷入手。到了二十五岁那年,赵冷月先生忝列徐墨农先生门墙,徐墨农当时被誉为“沈曾植之后嘉兴书坛第一人”,以一笔定武《兰亭》饮誉书坛,根据赵先生家属所编的《赵冷月艺术年表》中所述,徐墨农对赵冷月先生的影响非常大,徐氏曾教导赵冷月:“学书应先从唐碑入手,颜字只能打基础、练筋骨,决不能纯取其书风。

要深造必须学汉魏六朝。汉碑中《张迁碑》尤为古朴浑厚,线条方正有力。”对于王羲之的书风,徐墨农则认为:“王字必须取其内涵浑厚的线条,而决不能为其形态所困。

”而且还教导说:“看似飘逸、飞龙凤舞,但缺乏传统的字不能称为书法,只是写字,经不起推敲。”“要以学为主,少创作,多读帖,只有真正领悟了,才能不入俗套。”正是有了这样一位因材施教的老师,赵冷月在其门下,扎扎实实地学习了五年,不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更根据老师的教诲,坚持读帖、临帖,广收博览,诸如汉魏六朝碑版、二王、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张旭、怀素、苏东坡,包括清代的金农、何绍基等等,无不心慕而手追,正是这样全面而深入地立足于传统,而后生发变化,由帖入碑,碑帖结合,从心所欲不逾矩,故赵冷月先生方卓然成家,形成有独特风韵的风貌,作品以浑厚潇洒、点画凝练见长,行笔顿挫起伏流畅,线条宛若蛟龙戏水,一任自然,而整体格局则如千里陈云,气势壮阔。

在观赏赵冷月先生书法作品的时候,笔者从中读到了一股儒雅的书卷气,这是因为赵冷月先生在专研书法的同时,亦喜前贤之翰墨文章,就笔者看到赵冷月先生的作品中,除了一些对联作品外,极大部分是录唐宋文豪的诗句名篇,尤其是苏东坡,赵冷月先生幼年即步踵此位前贤,拿现在的话说就是“铁杆粉丝”,在十二三岁时就习其书而诵其文,一生服膺。

在唐代诗人中,赵冷月先生应该最喜爱李白,其他尚有杜甫、白居易等等。正是在对这些唐宋文学大家作品诵读、临写的过程中,不仅反复锤炼了赵冷月先生的书艺,更对其文学修养乃至整体书法气质起到了非常好的熏陶作用,所以不论是什么书体,不论是大幅还是小品,均透露出浓浓的书卷气,想必应当是赵冷月先生能够饮誉书坛的一个原因吧。

大家对赵冷月先生较为熟悉的是行书作品。赵冷月先生早年就曾临习过大量二王作品和颜真卿的《祭侄稿》,可以说是取法乎上,极有心得,不过到了晚年,行书创作相对就不是很多,但偶一写就,不仅风华依旧,更增添了一份长者的睿智,例如此件《行书李白〈自梁园至敬亭山见会公谈陵阳山水兼期同游因有此赠〉》,是为长卷,高31厘米,长达582厘米,款署“壬申春三月,长水赵冷月于沪上”,壬申当为1992年,赵冷月先生时年七十七岁,然综观此作,全局气息贯通,笔笔到位,无一处懈怠,以一种生涩、凝重的笔法,放缓节奏,重新演绎了颜真卿的《祭侄稿》,细细品来,别有一番逸韵,有颜字的风骨,却易《祭侄稿》的悲愤激昂为浑厚凝练,作品明显反映了赵冷月先生已完全将颜真卿书风吃透,然不为前人所桎梏,为传统经典的推陈出新树立了典范。

相对而言,赵冷月先生的楷书非常具有自家面目,这也是赵冷月先生之所以能够被书法界公认为一代碑学大师的一个原因。当然其早年学书从唐楷入手,如其《楷书李白〈谒老君庙〉》,很明显可以看出其早年的楷书底子,那种颜真卿书法的结构端庄整密,筋骨雄伟健劲,同时兼具气象雄浑森严的整体格局无不可以在此件作品中看到影子。

还有《楷书五言联》,曰:“崇兰殊畅茂,峻宇亦清幽。”此对联高达151厘米,宽有40厘米,创作如此巨大尺幅的作品,不仅整体格局宏博,神完气足,而且每个细节都没有松懈之处,真何其难也!

如果说上述两件作品中还带有前人的气息,那么此《楷书李白〈送方士赵叟之东平〉》则更多体现了其个人风格,作品款署“七十七叟缺圆斋主,冷月”,故当作于1992年,当我们单独看字的结体,似乎东倒西歪,然通幅观赏,就会发现攲侧穿插妙到毫端,以奇险示人,正所谓“不齐之齐”;线条则一任自然,点画随心所欲,使转自如,笔力抗鼎。

傅山所说的“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通过上述作品的不同之处,我们也可明显感觉到赵冷月先生这些书法作品中的变化,即不刻意追求所谓的平整,先生正是在唐楷的基础上,吞故纳新,以颜真卿的笔意与六朝碑版相结合,弃唐楷的规范、匀整,“以《龙门二十品》得其劲,《嵩高灵庙碑》博其趣,《张迁碑》取其方正稚拙,《郙阁颂》求其体势开张,不断吐故纳新,托古改制”,取自然凝重、质朴淳古的风貌,从而使得自己作品的气息淳朴烂漫,观者可以感受到一种耐人寻味的阅尽千山,而后“却道天凉好个秋”的返璞归真之情韵。

同样是楷书作品,另外一种大字、少字作品则更具视觉冲击力。比如《楷书“墨”》,作品的主体就是一个大大的“墨”字,占了画面的将近百分之七八十,不仅体现了赵冷月先生过人的笔力,特别是“墨”字中间的四点,散毫点出,虚空而灵动,与写得较实的上下部分的“里”和“土”形成对比,同时亦将两者巧妙地连接成一个整体。

一般书法家创作,多注重用笔,而赵冷月先生则关注到了墨色的变化,通过枯湿、浓淡各方面的对比变化,使得作品更具有视觉效果。这种大字、少字风格,当时国内很少有人涉及,赵冷月先生可谓大胆创新,苦心孤诣地探索,不仅显示了其跋涉书法艺术道路上的艰辛,更彰显了旺盛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在赵冷月先生的各种书体中,笔者最为喜爱的是他的篆隶作品。隶书和楷书本来就息息相关,所以赵冷月先生除了对欧阳询与颜真卿的法帖研习外,大约在上世纪70年代末,把自己的精力集中在对碑学的研习上,大量临写了诸如《张迁碑》、《礼器碑》,而后又摹写《石鼓文》和汉简,故赵冷月先生的隶书注重横势,体势宽博,气象恢宏,同时注重结体点画的安排,亦通过墨色上的各种变化形成对比互补,这样通篇浑然一体,而且局部每个字又是相对独立的,整幅作品耐人寻味,百看不厌,尤其是燕尾的出锋之笔,更显淡宕的风流韵致,作品所透露的简单淳朴之气息与汉画像石、画像砖几无二致。

需要注意的是,许多汉魏六朝碑刻的字体其实是介于隶书和楷书之间的,像赵冷月先生非常喜好的《郙阁颂》、《嵩高灵庙碑》以及《爨龙颜碑》、《爨宝子碑》等,无不兼具楷书和隶书的特点,回过头我们再看赵冷月先生的一些楷书作品,即会发现,其中便带有不少隶书的意蕴在里面,这使得他的作品平添了一股古意,这也是其作品中最难能可贵之处。

而赵冷月先生的篆书则写得更为轻松潇洒,然别具一番风神,其自言“豪华落尽见真淳”,取质朴古拙之意,绝去斧凿之痕,褪去铅华,正所谓“大朴不雕”。

在观赏赵冷月先生作品的时候,最让笔者出乎意料的是其草书作品,赵冷月先生晚年深喜张旭、怀素的草书,常在家中临写不已,只是不愿将这些草书作品轻易示人,所以造成了世人对其草书的陌生,笔者有幸见到了这些佳构,大为惊叹,故在笔者眼里,赵冷月先生的草书完全可以和林散之、于右任等近代草书大家相雁行。

试以《草书七言联》(石涛得意为看山,东坡好贤能醉酒)为例,是作高123厘米,横30厘米,款署“七八叟赵冷月”,当创作于1993年,书风明显与张旭、怀素有很深的渊源,点画流畅,用笔重而不腻,轻而不飘,笔画与笔画之间,字与字之间,笔断而意连,打破单个字结体的平整,使其左右欹侧,不得不依靠上下左右字的组合来重建平衡,这样相互顾盼照应,就会产生通篇的呼应关系。

其实赵冷月先生在其所处的时代是寂寞的,除了与陆俨少、关良、钱君匋等一些能读懂其书法内涵的好友交相往还外,赵冷月先生对身外喧嚣的尘世并不关注,他大部分时间都在自己的书斋里,几十年如一日,沉浸在对传统书法的临写、研究中。

他早年从唐楷入手,后广涉诸家,可以说是真、草、篆、隶各体皆精,接着更是上溯直追汉魏六朝碑版,对传统书法可谓追本溯源,正是对传统书法有了如此深刻的理解,更是有了如此深厚的传统功夫,赵冷月先生才非常清醒地明白自己在书法道路上的追求,从而尝试开拓创新,创造出一种属于自己的新的风格面貌。

正如董其昌所说的“字须熟后生”,这种风貌不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是对传统烂熟于胸后的自然生发,作品既可以看到传统书法中某家、某派的影响,但又与前人拉开了距离,展示了赵冷月先生自己的面目。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我们回视赵冷月先生时,就会发现他没有什么长篇大论式的宣言,只是通过自己的作品向世人展现了他在碑学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才能使赵冷月先生在高手林立的当代书坛被大家一致公认为一代碑学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