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和小沈阳 郭德纲和曹云金的矛盾说明了啥?(

2018-03-1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北京卫视导演赵雷在博客中爆料,赵本山和小沈阳在春晚后台发生矛盾,师傅掌掴徒弟,继而引出赵本山克扣小沈阳演出费,师徒不睦等话题.董路在博客中爆出,德云社曹云金即将

北京卫视导演赵雷在博客中爆料,赵本山和小沈阳在春晚后台发生矛盾,师傅掌掴徒弟,继而引出赵本山克扣小沈阳演出费,师徒不睦等话题。董路在博客中爆出,德云社曹云金即将离开郭德纲,师徒反目。

纵观本山传媒和德云社近期爆出的这几件事,其实反映出的是现代社会中,民间艺术团体的企业机制问题。自清乾隆五十五年“三庆”徽班进京,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京剧戏班的学习方式,基本是家长把孩子送入戏班,签一个学戏文书,允诺学戏三年,出科后免费为师父唱戏四五年,这样算来,一个学戏的孩子基本上把十年的光阴都交给了戏班和师傅,这其中要先为师傅全家服务,伺候吃喝拉撒,其实就是一个不花钱的保姆。

挨打挨骂是家常便饭,学戏不过是师傅茶余饭后高兴了,给你说几句,学习中的艰辛非常人所可想像。

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等传统礼教统治着人们的思想,当时的社会环境也不可能制造一个给个人释放天性的氛围。于是师父怎么说,徒弟怎么做,在一个封建科班里,只能是一言堂,高度集权的管理方式。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尤其是近年文化体制改革,放开了文化体制上的不少限制,象本山传媒,德云社等民营文化团体发展壮大起来。这些文化传媒公司,穿的是文化外衣,行的是企业实质。但管理上多有旧戏班的习气。班主或者是师傅一人说了算,给演员多少包银,完全是一人决定。

现代企业的发展,到一定程度上,企业其实已不属于创办这个人,它已经属于整个社会,参与其中的人,到一定程度是要把其对企业多年的贡献形式上转化成对企业的股权,以此来肯定和承认员工在公司中的价值,这也是激励和稳定员工很重要的措施之一。

事物是发展的。当初懵懂出世的不入流的小演员,经师傅多年的教导和提携,现在出名了,翅膀硬了,有市场号召力了,心态自然发生变化,提出一些要求,想多获得一些收益,完全是可以理解的,也是人之常情。关键是师傅的心里能不能够转过这个弯子来。如果永远抱着你是我的徒弟,你永远得听我的,你永远不能迈过我去,你永远不能超过我等思想,那师徒反目是早晚的事。

从企业运营机制上讲,本山传媒和德云社恐怕所有的股份都属于赵本山和郭德纲,想当初和赵本山郭德纲一起创业的人物,没有任何人明确得到过企业的股份。这些股份不一定是出资的概念,当年出的力也完全可以转化成出资的形式,不过这需要相关机构的界定,恐怕很难。

如果这些关系不处理好,那么企业不可避免的会面临人才流失,随之给企业带来动荡和不稳定,连续不断的发生这种事,也许预示着企业败象的开始。经营企业一个重要的理念,企业的财产是全社会的,名义上是企业家个人的,其实是社会在委托企业家来管理。企业做得越大越是这个道理。

赵本山和郭德纲面临着一个两难的选择:一方面,希望每个徒弟都是人尖,在演艺圈出类拔萃;另一方面,每个徒弟一旦火起来,绝不是师傅想让他火到什么程度就能控制住的。到那时,徒弟提出一些要求又不是师傅所愿意接受的。

解决这个难题,一是师傅有更广阔的胸心,俗话说有多大的心胸干多大的事,能否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欣然接受徒弟超过自己的现实蔚为重要。二是建立健康合理的企业分配机制,引进现代企业管理的理念,用现代企业文化来代替旧戏班的管理文化,根据贡献大小,企业制度来订立现代企业的分配制度,使企业员工的薪酬公平合理,改变企业分派一言堂的局面,也许是延长企业寿命,健康有序发展的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