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福尔摩斯吴国庆 中国的福尔摩斯乌国庆[a]

2017-06-0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7月6日报道:提到夏洛克福尔摩斯,人们或许会想到一位西装笔挺的英国绅士,他有着嘲讽的笑容和犀利的眼神.如果这位出现在小说里的侦探

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7月6日报道:提到夏洛克福尔摩斯,人们或许会想到一位西装笔挺的英国绅士,他有着嘲讽的笑容和犀利的眼神。如果这位出现在小说里的侦探的死忠粉丝有幸见过“中国的夏洛克福尔摩斯”——名侦探乌国庆,一定会大失所望。

这位76岁的老人处事不紧不慢,谦逊有加,看上去只和阿瑟柯南道尔笔下的传奇人物有一个相同点,那就是与众不同的洞察力。

尽管乌国庆1995年就退休了,却依然是中国的首席刑侦专家,破案近千起,包括几起引起媒体极度关注的案件。

他的辉煌成就数不胜数,比如抓到2002年广东省惠州市旅游大巴纵火案的纵火犯,以及找到指控马加爵2005年杀同学一案的重大证物。

即使现在,他还活跃在国内各个城市——一般一年有200多天如此,去犯罪现场寻找线索。

“由于犯罪现场调查对找出真相和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至关重要,所以我一定要去。” 乌国庆在自己北京简陋的家中,对《中国日报》记者如是说。

他家客厅墙壁对面是一个玻璃柜子,里面是他妻子小心摆放着的他在五十年职业生涯中获得的各种奖章和奖杯。

他最近一次获奖是在今年六月,国家公安部颁发给他终生成就奖。

乌国庆出生并成长在北方的内蒙古自治区,一直活跃在中国的刑侦调查前线。

在广袤的科尔沁草原上过了14年的马背生活后,他于1949年来到河北省承德医学院学习医学和中国文化。四年后,他去了上海学习法医。

由于在学校和本专业的出色表现,他在1956年获得机会去当时的苏联进行了四年的犯罪科学学习。他认为这段时期的学习为自己的侦探生涯打下了“理论基础”。

“是国家和人民让我学到了这一切。在我走出草原时,我还是个文盲,连钟表都不会看。” 乌国庆说道。

为了表示自己的感激,他表示自己已经将毕生献给刑侦事业。“我很喜欢刑侦这个工作,喜欢案件调查和逻辑分析的过程,但最喜欢破案那一瞬间的感觉。”他说道。

乌国庆的同事们将他在犯罪现场的表现比作手电筒,总是及时地为黑暗中行走的人们指路,并开玩笑说他肯定有“第六感”。乌国庆对这些表扬只是谦逊一笑,但他在破案过程中对他人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

2002年3月4日,一辆开往深圳的旅游大巴在惠州爆炸,造成30多名乘客死亡,包括几名香港游客。乌国庆来到犯罪现场已经是12个小时后,警方已经完成调查,并认为有人蓄意纵火,可能是后排的某名乘客所为。但是,他们对找出犯罪嫌疑人毫无头绪。

他们亟需在案情上有所突破。而乌国庆在爆炸现场搜寻几个小时后,就带来了突破——一个被警方忽略的小发条。

“爆炸通常是由定时装置控制的,而定时装置需要发条。我知道发条会让我们找出纵火犯。”他解释道。

他是正确的。不久就在嫌犯家的窗户外找到了发条的外壳。84小时内破案,创造了新的国内纪录

当回忆起这些案件时,乌国庆脸上又露出自己的经典笑容,他说道:“我和大多数人一样,只不过我会关注那些其他人忽略的细节。”

由于自己的献身精神和敏锐的观察力,乌国庆很快成为闻名的刑侦大师。在80年代,柯南道尔的小说非常流行,他就被称为“中国的福尔摩斯”,这个绰号沿用至今。

1995年,他打算收起自己的放大镜退休,不久之后公安部就急召他重返岗位。他现在还在为全国各地的学生开刑侦调查讲座。

已经退休的乌国庆还四处奔波,他的妻子曹秀彭表示担心他的身体。但是,她说自己知道破案是他的爱好。

“我太了解他了。他热爱自己的工作,只要还能做,就不会放弃。每次他有点时间陪我看电视,没几分钟就打呼噜睡着了,不论节目好不好看都这样。我都不知道该生气还是高兴好。”她说道。

“但那才是他啊,”她接着说,“他不论在何时何地都吃得好,睡得好,都能工作,这让我不是那么担心他在外时的身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