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李佩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李佩:读《科学时报》是我的一种习惯

2017-06-0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大约是1976年秋,从位于安徽合肥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调回北京后,李佩就开始在家里订阅<中国科学报>(<科学时报>前身).弹指一挥间,30多年过去了,如今,阅读<

大约是1976年秋,从位于安徽合肥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调回北京后,李佩就开始在家里订阅《中国科学报》(《科学时报》前身)。

弹指一挥间,30多年过去了,如今,阅读《科学时报》已经成为她的一种习惯,“我订了好多份报纸,每天上午11点过,从楼下的报箱取回报纸后,我第一份看的就是《科学时报》,因为里面有我需要的许多信息。”

2008年岁末的一天,为纪念《科学时报》创刊50周年,记者走进了位于北京中关村的李佩家,采访了这位老读者。

90岁的李佩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英文教授,退休后的她依然紧张忙碌。“有关科学院的大政方针、最新科学进展和科学家的信息,则是通过阅读《科学时报》获得的,电视上也有这些信息,但内容没有报纸深入。”

李佩现在很忙。每周一,她要为中关村退休的老同志上两个小时的英文课;每周二,她邀请中关村医院的一名退休医生来到社区,为老年人作医疗咨询;每周五,组织报告会。她说:“我需要的许多信息主要来自《科学时报》,比如,《科学时报》每周有一个介绍最新医学、药物研究和疾病相关知识的‘生命科学版’,我就把这个版留下,把它送给每周来社区作咨询的值班医生,因为他们应该了解医学研究的最新进展;每周五我组织报告会,邀请什么人、作什么主题的报告,我主要就是从《科学时报》获得信息,确定演讲人;此外,我还读《读书周报》和《科学时报》的读书专版,看看出了什么新书,我常常是买了这些新书,送给邀请的演讲人。

比如,最近,我买了新出版的《李约瑟传》,送给来我们这里作报告的北京市科协副主席王渝生,这本书比较适合他。”

最近,《科学时报》刊登了两篇专访文章:《北京大学饶毅教授:要做有长期影响的工作》和《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院副院长:我被信仰追问,回国为什么是最好选择》。读完这两篇文章后,李佩建议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邀请这两位教授给研究生们作演讲。她也曾将《科学时报》全文刊登哈佛大学丘成桐教授演讲“论高等教育”的报纸送给中科院研究生院党委书记邓勇。

李佩赞扬《科学时报》对生物化学家邹承鲁的报道。她说:“你们对邹承鲁的报道就很好,他逝世后,你们写的长篇报道《白日不照吾精诚》就很好。邹承鲁是最敢讲真话的人,有些科学家怕得罪人,不敢说真话。”

1956年10月,著名力学专家郭永怀带着妻子李佩和女儿从美国回到北京,住在中关村的这幢苏式小楼里,除了“文革”期间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迁到合肥的那段时间,李佩一直住在这里,她是中关村的“活字典”,并和《科学时报》的几代记者成为好朋友。她会向记者们提供采访线索,也向记者询问所报道的人物的具体情况,比如,《科学时报》对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林家翘和冯元桢的专访,就是她建议的。

李佩不仅认真读报,而且还直言不讳地提意见。她说:“我平常最喜欢读《科学时报》有关科学前沿进展、生命科学、读书、大学教育和科学文化类的文章,但有时候我觉得版面安排比较乱,比如‘生命科学’这个专版就应该报道一周内最精华、最重要的国际国内进展,但有时候这方面重要的新闻却放在了一版上,为什么不在一版上做导读而将全面内容放在这个版上呢?还有转版问题,别的版不相关的内容被转到这个版上,这个版本身的内容又不全面。

李佩认为,作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的报纸,《科学时报》的报道应该对研究工作、大学教育等有指导意义,而不要把宝贵的版面拿来做不相关的内容和广告。她甚至曾向有关领导建议,是否应该多拨一些经费给报社。

谈到对报纸未来的希望,李佩说:“我当然希望你们的报纸越办越好,因为我想,每一位作科学研究的人都应该关注这份报纸,事实上,我觉得有些搞科研的人并不看报,他们忙得没有工夫了。我就觉得很奇怪,不读报怎么行呢?不知道科学前沿的发展怎么能行呢?报纸是信息的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