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志宏的解说 新找到的有关任志宏老师的资料

2017-11-1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描 述] : 1992年 朗诵散文作品<婆娘们>获得首届全国广播朗诵大赛专业组一等奖 1995年荣获第二届全国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金话筒"金奖 1998年 年担任解说的纪录片<交响>.<春节的故事>.<十一世班禅>获得"中国彩虹奖"一等奖 1999年 担任解说的16集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新中国>获得第六届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颁发的"最佳长片解说奖" 担任解说的大型纪录片.专题片&l

[描 述] : 1992年 朗诵散文作品《婆娘们》获得首届全国广播朗诵大赛专业组一等奖 1995年荣获第二届全国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金话筒”金奖 1998年 年担任解说的纪录片《交响》、《春节的故事》、《十一世班禅》获得“中国彩虹奖”一等奖 1999年 担任解说的16集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新中国》获得第六届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颁发的“最佳长片解说奖” 担任解说的大型纪录片、专题片《新中国》、《中国大西北》、《张闻天》、《中国特区》、《伟大的创造》、《歌声飘过80年》等节目先后获得 国家“五个一工程奖”, 纪录片《使命》获得 “五个一工程奖”特别奖。

 2001年 担任解说的纪录片《祖屋》获得美国第34届国际电影电视银奖 最喜爱的作品:电影译制片《王子复仇记》  通讯:他从幕后走来----记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节目主持人任志宏  不求轰动 只求品味  对于许多观众来讲,最初认识任志宏并不是他的荧屏形象,而是他那极具磁性又赋有感染力的声音,如大型电视纪录片《春风夏雨四十年》、《新中国》、《中国大西北》、《张闻天》、《中国特区》、《伟大的创造》、《五当山》、《春节的故事》、《交响》、《十一世班禅》、《使命》、《军旅先锋》、《歌声飘过80年》等不同风格的解说。

其实,在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在《千秋史话》、《到西部去》这两个栏目中就有他的主持身影,这是两挡内容不同、文化品位较高的栏目,很耐看。

作为服务于海外华人观众的国际频道,任志宏自有他的见解:“提升自身文化内涵与品味,是做好国际频道主持人的关键。保持健康、良好的气质和声音形象极其重要,因为你在荧屏上的每一次出现决不代表你个人,而代表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气质和品格。

”特别是他在《千秋史话》中庄重大方、具有思辩内涵的主持风采,赢得海内外观众的一致好评,并逐步培养了一批海内外固定的观众群。正如海外观众对他的评价:“任志宏先生在诸多节目的主持和解说中那诗韵十足,富有磁性的声音更为节目增加了中国文学之美感。

”在每一期历史节目的叙说中,他始终注意把握中华民族文化含蓄、质朴、一身正气的准确定位,力避浮躁、拿捏。“不求轰动,只求品位”是他对自己的主持定位。

向海内外观众传播中华文明他甘愿做一块“铺路石”,由此“不骄不躁”的他,越来越受到海内外观众的喜爱 。  只有热爱 才有动力  在我与他的交谈过程中,他的手机总是不时地响起,通话内容几乎都与录音有关。

有时在台里偶儿碰到他,也总见他脚步匆匆,在这里用“马不停蹄”来形容他是再恰当不过了。一天我专程来到他的府上拜访,在楼道里就听到一阵阵琴声,是激动人心的钢琴《黄河协奏曲》!

了解他的同事介绍说:志宏吹、拉、弹、唱样样都行,他的语言模仿能力甚至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用他自己的话讲:小时候,对上海电影译制片厂配音大师的崇拜达到了顶礼膜拜的程度。

那时,一部影片要看上几十遍,将片中人物的对白和音乐不厌其烦地反复记录、校对、背诵,用“砖头块”录音机反复对照、反复磨练,从中逐步摸索掌握了诸如孙道临、丘岳峰、尚华、乔榛、毕克等配音大师们的语言表达特征。

交谈中,他即兴给我演示了几段大篇幅的精彩台词,听罢令我瞠目结舌、刮目相看。他说:“儿时,我对语言的学习差不多已到了痴迷的地步,这些经典台词不但具有很强的文学品位和人生哲理,同时也是语言艺术表达、训练的生动教材。

在文学修养、吐字发音、气息控制、轻重格式等方面,对自己帮助很大,为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在我做解说可以驾轻就熟、信手掂来,准确地进入该片的规定情景,并注入其情感和思想”。他家里的书柜里摆放着许多的书,还有许多的录音带、光盘以及许多音乐大师们的CD盘,还有那么多的获奖证书和奖杯。

  “忘不了”的情节  其实,任志宏的主持人形象早在山西早已家喻户晓,特别是后来的一档新闻杂志栏目《志宏时间》问世后,他更是被老百姓所接受。

他凭借自己多年的积累和实力担当起该栏目的策划、制片人、主持人,由此使他进一步拓宽了自己的视野,对大众生活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更加深切的感受,至今他都忘不了那些为解救被拐卖妇女几天都不合眼的干警;忘不了贫困山区的民办教师和他的学生们在昏暗的窑洞里上课的情景;忘不了环卫工人常常被人误解遭到辱骂的场面;忘不了因丢失孩子而痛不欲生前来求助的家长;忘不了蒙受冤屈的百姓守候有电视台门口的情景……,真是太多太多的忘不了啊!

正是这些情节,促使他在电台录制长篇小说连播《天网》时,往往都是哽咽不止、泪流满面。是的,只有自己感动才能感动别人。他就是这样怀揣着一片炽热的真诚和满腔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他所热爱的事业中去。

正是有了如此真切的情感经历与人生感悟,他才多次受邀在大专院校的讲坛上演讲,以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事例以及他那富有磁性声音魅力的语言表达,感染着无数莘莘学子;他演播的散文《婆娘们》才获得首届全国广播朗诵大赛专业组一等奖;他将《志宏时间》其中的一期拿去参加第二届全国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金话筒“评选的角逐,才最终获得“金话筒”金奖。

同时,他还在不同的文学报刊上创作发表了近百篇诗歌、杂文、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其中一首小诗则表露出他的心里路程和人生轨迹:“让我顺从惯例的习俗/不,我不/生的路,我要征服/让我在浮躁的张扬中分享/不,我不/离开淳朴,心灵就永远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