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永银的葬礼 肖永银陪伴刘伯承的日子

2018-04-2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970年的一个深夜,许世友告诉肖永银:"刘帅来了,你去接吧!"原来,那天晚上,时任军委副主席.政治局委员的刘伯承,正在"流放地"济南的家中睡觉.突然,房子周围响起了一片喊杀声,红卫兵小将们前来攻打"帅府",准备将"老军阀"拉出去游街示众.但是,刘伯承对此一无所知,因为他的耳朵聋了,一点都没听见.警卫员急了,几乎像绑架一样,把睡得迷迷糊糊的老元帅从后门架出去,半夜拉出来送上火车,装甲兵副司令带兵掩护,警卫部队随行,星夜直奔南京

1970年的一个深夜,许世友告诉肖永银:“刘帅来了,你去接吧!”原来,那天晚上,时任军委副主席、政治局委员的刘伯承,正在“流放地”济南的家中睡觉。突然,房子周围响起了一片喊杀声,红卫兵小将们前来攻打“帅府”,准备将“老军阀”拉出去游街示众。

但是,刘伯承对此一无所知,因为他的耳朵聋了,一点都没听见。警卫员急了,几乎像绑架一样,把睡得迷迷糊糊的老元帅从后门架出去,半夜拉出来送上火车,装甲兵副司令带兵掩护,警卫部队随行,星夜直奔南京,以求得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的庇护。

肖永银驱车到南京火车站。站在灯光朦胧的月台上等待火车进站的时候,他想的很多。刘伯承是肖永银的老领导,1937年刘伯承担任援西军司令员,接应突围出来的西路军将士,接到的第一个人就是步行2000多里、餐风露宿120多天的肖永银,见面后两人抱头痛哭。从此,肖永银就在刘伯承麾下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成长为一名共和国的开国将军。他深深牢记着刘伯承对他的教导。而今,老师长过来了,他非常兴奋。

刘伯承觉得很窝火,都70岁了,被些毛孩子逼得半夜“逃亡”,以至见到了他当年的十八旅旅长肖永银时,仍旧绷紧个脸,只是从鼻孔里“唔”了一声。

待两人坐进车里,刘伯承仍是好久没有说话,等到他长长叹息一声后,才悠悠地说:“唉,我老啦,来这儿,给你们添麻烦了!……”

肖永银鼻子酸酸的,心里很不是滋味。许久,他开口了,非常动情地说:“刘帅啊,你怎么说这种话?那不成了我们是主人,你是客人?你不能工作,我们干就是了!你以前怎样对待我,现在还是怎样对待我,这样我心里舒服!你这么客气,我……不好过!”

刘伯承仿佛得了些宽慰,神情和悦了起来,又开始像当年对待老部下那样侃侃而谈起来:“肖永银呐,你当了参谋长,很好。要记住,当参谋长,就要把自己放在影子的地方!”刘伯承见肖永银似乎没明白什么叫“把自己放在影子的地方”,就以自己为例说:“我三任总长,一败两罢官。指挥江西几个战役,我从来没有用过我的名字,签朱总司令、毛主席的名字……”

刘伯承元帅到南京后,军区司令员许世友一心想使老元帅快活,亲自设宴为刘帅接风,交待各部门各兵种请客,军务不繁忙时,陪刘帅聊聊天,又嘱咐部下轮流前去探视,以免刘帅心中郁闷寡欢。许世友却粗中有细,观察几日后,他发现刘帅不愿接见人,爱跟他的副手打交道,同他的第一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在一起时,心情似乎比较愉快。

于是,他把肖永银召去,交待说:“你经常去看看刘帅,得空便去,他不愿跟别人打交道,爱跟你聊天,你多陪陪他。”“好呀好呀。”肖永银满口应承。

在中山陵5号,刘帅见到自己的老部下,又开始谈笑风生了。肖永银道:“刘帅,中山陵情况很好,没事,你长期住下来。你爱吃什么,尽管说,由我去给你搞。”老元帅生活奢望不高,就想吃点斑鸠,吃几碟镇江小菜。这好办,山上有的是斑鸠,警卫部队下网捕捉就是了;派个人镇江跑一趟,各种镇江风味小菜便应有尽有了。有了斑鸠和镇江小菜,刘帅在南京期间日子过得倒也惬意。

一天,谈兴正浓时,刘伯承突然开口问道:“我问你……”有一个极大的停顿,刘伯承俯过身,眼睛死盯着对方。肖永银心里一怔,这是刘帅准备发出重大诘问的前兆信号和预备姿势。他瞪圆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刘伯承,“你说,一个排长起多大作用?”

肖永银愣了一会儿,按照军事常识回答说:“一个排长嘛,大概就是起一个排长的作用。”

刘伯承听了,不再往下说,把身子向后一仰,头枕在沙发背上,仿佛假寐了。肖永银直纳闷,刘伯承问题提得怪,结束得也突然。猛然间,他想通了。刘帅的问题有所指。当时正值林彪的巅峰期,为了树立“林副统帅的光辉形象”,全国的各种宣传机器,不惜违背历史真实,把“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等等光环往林彪头上垒,而南昌起义的组织者之一刘伯承分明记得历史的真相:南昌起义时,林彪是一个排长。

一个排长,能起决定作用吗?——刘伯承是在对如日中天的“林副统帅”指天发问呢!“九一三”事件后,刘伯承返回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