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排张洁云 中国女排必将青出于蓝:女排精神在 功臣人未老

2017-07-3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8月3日晚,沈阳柏叶基地,一场特殊的聚会在这里进行.中国女排的功勋教头袁伟民.号称"拼命三郎"的曹慧英以及梁艳.侯玉珠.陈亚琼,与新一代女排

8月3日晚,沈阳柏叶基地,一场特殊的聚会在这里进行。中国女排的功勋教头袁伟民、号称“拼命三郎”的曹慧英以及梁艳、侯玉珠、陈亚琼,与新一代女排名将刘亚男、王一梅、张越红相聚。从1984年中国女排获得中国奥运史上第一枚集体项目金牌算起,30年弹指一挥间。新老女排人把酒话沉浮,杯中盛满一份情怀,一种传承。

一份情怀 一种传承

“算起来,从国家队退役到现在已经25年了。”坐在柏叶基地的休息室里,侯玉珠意味深长地说。时隔多年,侯玉珠总会想起1984年8月7日晚上的那两个发球,那两个改变中国女排和她个人命运的发球。洛杉矶奥运会女排决赛,中国队对阵美国队的关键时刻,主教练袁伟民临时叫停,换上替补席的侯玉珠发球,球像脱手的飞鸟,飘忽向对方底线飞去,对手以为是个界外球,抽身一让,可是球却落在线内。

侯玉珠继续发球,球似长了眼睛直飞对方两名队员之间,侯玉珠两发两得。

“侯玉珠珠落玉盘”,袁伟民笑着点评。至今,侯玉珠的上手硬式勾飘球也是中国女排主攻手独步天下的绝门武艺。面对前辈,坐在一旁的张越红投来敬佩的目光,其实作为新一代女排人,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张越红和侯玉珠经历了极为相似的命运,顶替王丽娜出场的超级替补张越红,扭转了强攻不利的局面。决战局,张越红高高跃起,重重地将球扣在俄罗斯队界内,这记重扣使中国女排20年后重登世界之巅。

临危受命、扭转乾坤、一锤定音。如果说30年是一个轮回,那么中国女排的几代人完成了技术、精神的传承。尽管在接力的过程中有坎坷,然而这支队伍的魂犹在。

昔日巾帼英雄今何在

孙晋芳、张蓉芳、梁艳、张洁云、侯玉珠、曹慧英……一长串曾经那么让人熟悉的名字!这些当年中国女排五连冠的功臣们,如今有的是体育部门的领导,有的则下海经商。虽然工作各不相同,但对于中国女排的爱,依然炙热。

记者眼前的曹慧英面色红润,体态苗条修长,岁月似乎格外青睐她。退休多年,曹慧英与排球运动的缘分还在延续,“年龄大了,现在只能打打‘妈妈队’了,软式排球和正规比赛是有区别的,不会太激烈。”话虽如此,几天前在铁岭市举行的全国女排宿将队气排球比赛中,曹慧英风采不减当年,倒地救球、跳起扣杀,一招一式尽显老女排人扎实的基本功。

曹慧英说,十几年的排球运动员职业生涯带给她的不只是夺冠时的荣耀,更有一种拼搏精神的养成,即使在日常生活中,她也会严格要求自己,达到一种近乎苛刻的程度,“这就是影响了一代中国人的女排精神。”

不同的工作领域,没有影响她们之间的感情。每一年,她们都会相聚。

中国女排必将青出于蓝

30年前,万人空巷看女排;30年后,心平气和看女排。中国女排从当年的“五连冠”到今日连续六年不胜巴西,不断经历着高峰—低谷—高峰—低谷的起落沉浮。尽管中国球迷对女排的关注度今非昔比,但老女排人依然看好年轻一代,也坚信她们能够重塑辉煌。

“中国女排新一代夺冠的希望非常大。和我们那代人相比,她们的身体条件太好了,训练环境、设施都是一流的。”曹慧英说。而在侯玉珠看来,老女排精神已经在传承,“壮举总在历史中轮回,我相信永不言败的女排精神将深植年轻一代的心中。”

30年的时间节点上,两代中国女排人在沈阳相聚,延续的是前后辈的情怀,传承的是中国女排精神。她们为中国体育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历史和精神财富。她们获得的那些荣誉,不仅仅是金灿灿的奖牌,更是精神的奖牌。岁月变迁,惟有一点没有变——中国女排仍是唯一一支夺得世界冠军的中国三大球国字号队伍。中国女排今日不搏何日搏、狭路相逢勇者胜的精神,依旧不落伍,打出了中国人渴望崛起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