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善学被抓内幕曝光】杜善学被免资料

2017-09-1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长治市两位接近市政府的官员称,作风强势的杜善学,甫一上任,就把分管城建规划副市长的规划审批权和分管财政副市长的财政审批权削弱.在对长治市的社会经济情况了解一番后,杜善学的施政方针逐渐显现,即打造"眉清目秀"的长治.2005年,杜善学在<用实力构建"魅力城市"的和谐与发展>一文中提出,要结合循环经济的发展方向,将循环经济注入产业发展,并根据环渤海经济带.陇海经济带以及当时还未成形的中原经济发展圈等规划,为长治发展做出预测.此后,"绿色长治&quo

长治市两位接近市政府的官员称,作风强势的杜善学,甫一上任,就把分管城建规划副市长的规划审批权和分管财政副市长的财政审批权削弱。在对长治市的社会经济情况了解一番后,杜善学的施政方针逐渐显现,即打造“眉清目秀”的长治。

2005年,杜善学在《用实力构建“魅力城市”的和谐与发展》一文中提出,要结合循环经济的发展方向,将循环经济注入产业发展,并根据环渤海经济带、陇海经济带以及当时还未成形的中原经济发展圈等规划,为长治发展做出预测。此后,“绿色长治”开始引人注目。2006年,长治市出台“建设全省一流林业生态大市”文件;到2008年,杜善学就任长治市委书记的当年底,“十万大树”开始轰轰烈烈进城。

根据《山西晚报》当时的报道,为将10万株大树移植进市区,长治市投资5000万元。大树树种以国槐、杨柳、法桐等为主,胸径都在10公分以上。对于以“大树进城”为代表的长治绿化工程,杜善学2010年专门写文章总结称,2006年以来,长治市委市政府为了绿化筹措资金达18。

7亿元,主要来自政府投资和煤炭企业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其中市县两级财政投入 16。6 亿元。这些投入,为长治带来了“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称号。

紧随“大树进城”之后的,就是长治市形象治理工程。2009年6月,为迎接全国造林绿化现场会在长治召开,长治市对13条主干道的户外广告、门店牌匾进行集中清理整治,市政府规定了牌匾统一标准:高1。5米,宽与铺面等宽,牌匾两边无缝隙。

这些街区的各权属单位以及个体商铺业主被要求在2009年7月31日前完成“政治任务”。“那年的整个7月,长治市都是在一片换牌匾中度过的,随处可见拆除、安装的景象,很多市民在那时候出去买东西,都找不到相应店铺。”一位当地官员回忆道。如今长治街道上,依旧保存着当年统一规划的白框红底或黄底白字的牌匾。长治市部分政府人员称,拆换牌匾的制作方和施工方,并没有经过公开招标。

多位接近长治市政府的官员向财新记者透露,在大树进城与牌匾更换背后,涉事商人系杜善学的亲属,与之关系密切的县区官员也曾有参与。这一消息,早在杜善学落马前,就已在各论坛以举报贴的形式传播。财新记者曾多次向贴子中提及的官员致电,一直无人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