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虫苏运莹 如何评价《中国好歌曲》中苏运莹的《萤火虫》?

2017-05-1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萤火虫>这首歌开头的旋律就是干净的钢琴娓娓道来,让大部分听过<野子>追来的人第一耳并不反感. 但是接下来听着听着,很多人开始抱怨歌词看不懂. 其实如果真的经过思考,那些人也并不是想象不出他们"看不懂"的那些词的大概意象,只是他们不太习惯一首歌里有这么多需要自己思考加工的词.其实这歌挺挑人的,它需要听者跟它互动.帮它延伸含义,而不只是被动接受. 先举个例子吧,某答案的评论中,有人提到的"海洋和浪缘在无际里圆圈着天际"这句,她认为"缘

《萤火虫》这首歌开头的旋律就是干净的钢琴娓娓道来,让大部分听过《野子》追来的人第一耳并不反感。 但是接下来听着听着,很多人开始抱怨歌词看不懂。 其实如果真的经过思考,那些人也并不是想象不出他们“看不懂”的那些词的大概意象,只是他们不太习惯一首歌里有这么多需要自己思考加工的词。

其实这歌挺挑人的,它需要听者跟它互动、帮它延伸含义,而不只是被动接受。 先举个例子吧,某答案的评论中,有人提到的“海洋和浪缘在无际里圆圈着天际”这句,她认为“缘”是以一个独立名词出现,被解读为缘分,将海洋和海浪两种自然产物给予浪漫的拟人化;而我在第一次听到时就认为“浪缘”是一个完整的词(“缘”本是多义词,这里取它“边界”的意思),而这句词在我的脑海中呈现的是如下画面: 这是美国摄影师Clark Little钻进巨浪里扑捉到的浪潮奔向海岸的壮观场景。

在图里无际的海洋确实配合着海浪的边缘把天际围成了一个圈,正是歌词“海洋和浪缘在无际里圆圈着天际”描述的样子(圆圈变作动词,“无际里”指代“无际的海洋里”)。

我虽然不像苏运莹生活在海边,但刚好看过这幅作品,于是就在听到歌词时回忆出了这样的画面——其实我倒希望没有看到过,也许可以把歌词想象的更浪漫些。

这是美国摄影师Clark Little钻进巨浪里扑捉到的浪潮奔向海岸的壮观场景。在图里无际的海洋确实配合着海浪的边缘把天际围成了一个圈,正是歌词“海洋和浪缘在无际里圆圈着天际”描述的样子(圆圈变作动词,“无际里”指代“无际的海洋里”)。

我虽然不像苏运莹生活在海边,但刚好看过这幅作品,于是就在听到歌词时回忆出了这样的画面——其实我倒希望没有看到过,也许可以把歌词想象的更浪漫些。

当然,也许苏运莹创作时想要描述的画面并不是跟这幅摄影作品一样,但是只要我的主观能把这句词解释得通,就不妨碍我认为这句歌词是没有语病的,而且是美的。 然而按照惯常的思维,当我们说一首歌的歌词很美好,是我们首先能通过歌词想象出画面,而这个画面是美好的——比如像高晓松的《如果有来生》开头那几句 我穿过金黄的麦田 去给稻草人唱歌 等着落山风吹过都是熟悉的词句和断句方法,挺直观的一句话从耳朵穿过去,它的意象马上就被大脑解析成画面,之后我们就可以从那画面里解读出这歌词自在、闲适、浪漫的情绪。

(当然如果是结合歌名看,这句词其实是很无奈的一种表达)。 《萤火虫》的歌词就打破了这种常规,里面为数不多能被我们直接理解的词配合着音调高低起伏和现场苏运莹的演绎,都能给人以一种希望、乐观、温暖的抽象感觉,但是一个个词连在一起当作一个场景去描述时,却可以被不同的人解读成各种不同的美好的画面,而这个“不同的画面”只能依据于他自己的回忆、经历等才可呈现。

我认为这才是这首歌的魅力所在——根据旋律和几个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每个人对它的第一印象几乎是一样的;但每个人从整段歌词中想象出的画面却各不相同。当你可以从歌词里解读到越来越多的画面时,就会在第一印象的基础上加进越来越丰富的情感,就像@耳帝 安利这首歌的微博所说: 苏运莹《萤火虫》,这样的歌,听一遍跟听十遍的感觉是不一样的,现在听与三天后再听的感觉也会是不一样的。

其实这才是艺术的价值么,它是客观的存在,却又经得起被千百种主观去做不同解读。如同五年前的那部《让子弹飞》,大家乍一看,主演有标杆喜剧演员,台词也蛮有趣,就是部喜剧啊;但是后来又出现很多人的影评解读,各路机关密道一一摆出,于是让二刷三刷的观众就不只把它当作单纯的喜剧去看了。 第一次写这么长的回答,累累哒,请指正。 ps一个,大家有没有觉得前奏超像《A Dead Leaf D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