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雅志唢呐黄土情 一把唢呐吹出黄土情怀

2018-02-1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忻州籍国家一级演奏员王高林的艺术人生王高林6月17日王高林携一众学生演奏晋北名曲<大得胜>6月18日王高林在省歌舞剧院接受本报记者采访(刘 捷 王 菲 张志远)他用双手从盒子里轻轻拿出自己的"小喇叭",仔细擦拭后向记者介绍起来:"唢呐的上端装有带哨子的铜管,下端套着一个铜制的喇叭口,也称作碗,管身木制,呈圆椎形,是中国民族吹管乐器的一种,音色高亢.嘹亮,在各地广为流传."6 月18 日下午,山西省歌舞剧院一间狭小的办公室里,王高林如数家珍.津津有味地

——忻州籍国家一级演奏员王高林的艺术人生

王高林

6月17日王高林携一众学生演奏晋北名曲《大得胜》

6月18日王高林在省歌舞剧院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刘 捷 王 菲 张志远)他用双手从盒子里轻轻拿出自己的“小喇叭”,仔细擦拭后向记者介绍起来:“唢呐的上端装有带哨子的铜管,下端套着一个铜制的喇叭口,也称作碗,管身木制,呈圆椎形,是中国民族吹管乐器的一种,音色高亢、嘹亮,在各地广为流传。”

6 月18 日下午,山西省歌舞剧院一间狭小的办公室里,王高林如数家珍、津津有味地向本报记者讲起了他和唢呐的故事,看不出有丝毫疲惫倦怠之态。而就在前一天17 日晚上的山西大剧院,由这位精神矍铄、技艺高超的我省著名唢呐演奏家领衔,和从全国各地以及海外赶回来的40 多名弟子同台献艺,震撼了全场。

那一夜,师生情未了

一曲地道的吹打乐《大得胜》热情高昂,王高林与40 多名弟子共同演奏,拉开了当晚“中国梦·唢呐情——王高林师生唢呐音乐会”的序幕。舞台上的王高林站在正中央,神采奕奕。随着音乐声起,一把唢呐被他吹出了万般情感。不少学生选择了王高林创作的作品进行演奏,以回报恩师的培养之情,一时间舞台上流光溢彩,唢呐界群星闪耀。

郭雅志是王高林弟子中第一个考入中央音乐学院的,曾任香港中乐团唢呐首席,后获得美国伯克利音乐学院最高艺术家文凭。谈起缘何促成此次音乐会,专程从美国赶回来的他说:“我就想让更多的人看到我们有这样好的东西。”他认为这是一个把师门聚集起来的好机会,于是带头一呼吁,就得到了众人的响应,“四五天排练的时间就回来40 多人,演出前还有赶回来的。”

“我们都想和王老师来一次真正的演出,这是一件让人激动的事情。”中国戏曲学院副教授孙云岗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一曲《看秧歌》过后,他稍微喘了口气,眼里满是对老师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石海彬一出场,就博得了满堂喝彩。这位当代唢呐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行云流水般的唢呐独奏令人如痴如醉。“王老师不管是对学生还是同事,从来都是热情相待、不吝赐教。‘德艺双馨’这四个字王老师当之无愧。”石海彬这样评价自己的老师。

《家乡情》《关中情》《看秧歌》《黄土情歌》《山乡春》《喜酒歌》……一人一曲,观众沉浸在师生激情演奏的场景中,掌声叫好声不断,不觉已过去三个小时,竟依然座无虚席。现场所见所闻所感,让人惊叹透过师生深情交融的唢呐演奏,传递出来的是传统民族民间音乐的蓬勃活力。

走到黄河边,才知水情深

作为国家一级演奏员、著名唢呐演奏家、山西省歌舞剧院民族乐团的首任团长,王高林的演奏音色纯美,兼高雅之风韵又不失民间之俗美。

上世纪70 年代,24 岁的王高林来到昔阳县大寨村采风。正是春耕时节,大寨村一派热火朝天的农忙景象。王高林深受感染参与到劳动中,与农民们打成一片。14岁开始登台表演的王高林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演奏经验,平时喜欢研究各种乐器,学习音乐知识,创作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于是自己想旋律,边写边试,没过多久处女作《你追我赶春耕忙》就完成了。毕竟是第一次自己写曲,他的心里有点不踏实,便拿着唢呐找到了同在大寨村采风的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李纯光。没想到听完他的吹奏,李教授连连称赞,并推荐到了中央电台录音播放。一时间这首乐曲吹进了听众的心房,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甚至令很多民乐人重新燃起了创作的欲望。

《黄河水情深》就是王高林倾情投入、创作的作品之一。曲风悠扬激昂又不失柔美,把晋北民歌《东山点灯西山亮》作为其音乐基调,同时穿插了模仿黄河水声、浪声的口技表演,在内容、技巧、情感等方面都达到了较高水平。闭上眼睛,听者仿佛看到了辽阔黄河岸、滔滔黄河水,勤劳的船工们迎着朝阳乘风破浪,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演奏还行,在创作上我是业余级别的。”王高林谦虚地说。“艺术创作大都来源于生活,民乐更是如此,只有接地气的作品才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

王高林把手中的一把唢呐演绎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2006年在山西省委宣传部举办的“王高林从艺40 年唢呐作品音乐会”上,他演奏的《黄河水情深》以及颇具山西地方特色的乐曲《喜酒歌》等诸多唢呐曲,让深爱黄土地的观众产生了强烈共鸣。

民乐需要传承,更要创新

在电影《百鸟朝凤》中,焦三爷明确表示,一批徒弟里他只传一个,最终他送走了更有天赋但心性不定的蓝玉,留下了淳朴忠厚的游天鸣做接班人。和电影里的焦家班、游家班一样,过去的吹歌班都是由某个姓氏的班主带头讨生活,有些绝技只传内不传外,只能师傅传给徒弟,父亲传给儿子。

“过去的门户之见比较深,有些人很怕把技术教给别人,自己就没饭吃了。”王高林说从艺40 多年,自己亲眼见证了民乐的发展变化,在传承方式上也比以前进步和提高了不少。“以前就是师傅带徒弟,以口传心授为主。现在我的学生大部分都有大学专业背景,经历过系统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将理论和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在民乐这条路上走得更远。”

如今王高林已是桃李满天下,当年那些热爱唢呐、有志于唢呐演奏的学生们已成长为当代民族乐坛上的佼佼者。郭雅志算是王高林一众学生中最有特色的一位,长发畜须,头戴礼帽,时尚感十足。师生音乐会当晚他带来了唢呐版的《北京一夜》,嗨翻全场,改变了人们对传统民乐的固有印象。

“作为一个唢呐演奏者,创新的思维是必须有的。从过去的民歌、样板戏到现在的西方乐曲,我们一直紧随时代潮流,吸取精华为唢呐发展所用。”王高林十分赞赏郭雅志勇于创新的精神,他认为传统民乐应该保持和观众之间的互动,只有这样才有利于优秀音乐和文化的发扬光大。

2011 年退休以后,王高林致力于研究管乐器,出版了《研究实用新型山西大管》一书,填补了山西没有大管的空白。“不同管子的音色、音域厚度不同,表达出来的感情也各有特点。只要对唢呐进行一些细微的改造,就会有不同的演奏效果。而乐器的创新必然会带来音乐风格的改变,这对唢呐的传承发展也是大有裨益的。”

故乡,永远的家

忻州“八音会”源远流长。1951年,王高林出生在忻州南关村,自小耳濡目染,对唢呐情有独钟。他的祖父见证了旧中国的苦难,亲历了那个时代民间艺人街头卖艺的辛酸,因此决不让儿孙再当“吹鼓手”。爱乐心切的王高林开始“偷”艺,祖父倔不过孙子,就给了他一把小唢呐。

1965年,著名唢呐演奏家胡金泉下乡演出,王高林不凡的技艺引起了他的注意,当即决定收为徒弟。14 岁,王高林离开家乡,进入山西省歌舞剧院师从胡金泉,从此开始了自己的唢呐之路。

这些年,王高林将山西民乐“吹”到了港台,“吹”出了国门。《大得胜》《三对面》等传统曲目被他演绎出新,他还创作了《山乡春》《黄土情歌》《送子参军》《梨园情思》等近20 余部作品,5 首曲目被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作为学习教材。

唢呐也吹出了“名人效应”。王高林的名字在中国民乐圈叫得很响。他曾应新加坡政府邀请,举行个人演奏会,轰动了新加坡乐坛。新加坡华乐团郑重提出,希望王高林能留在新加坡发展,承诺可以解决其爱人和孩子的就业、入学事宜,但被王高林谢绝了。“周围许多人都说我死心眼儿,不开放,我回答他们和谢绝乐团都是同一句话‘我这把唢呐的根在山西’。我常在心里默默地对自己说,把根留住,把根留住。”

“忻州是‘八音之乡’,也是我的家乡,祖父的教导、儿时的生活体验以及乡土民俗的浓厚氛围,都对我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没有忻州‘八音会’丰厚土壤的培育,我就不可能有今天。”提到对忻州的情感,王高林坦言一个不爱家乡的人更谈不上爱国。

他创作的唢呐名曲《思亲》,表达的就是对故乡深深的眷恋。逢年过节王高林还会回到忻州探亲,家乡的变化之快让他十分欣喜。“其实忻州有很多散落民间的非物质文化资源,我希望政府部门能够加大对民乐的支持和挖掘力度,让‘八音之乡’享誉世界。”

一把唢呐八个孔,七个音符曲百种。王高林用这把古铜色、曲小腔大的唢呐尽情演绎着自己的人生,用一首首唢呐曲表达着自己的一腔黄土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