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别林电影全集中文版 卓别林展来了:幕后的传奇故事比电影更精彩

2019-01-3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之际,喜剧之王查理·卓别林也"出现"在上海."查理·卓别林:卓眼视界" 6月8日-10月7日亮相余德耀美术馆,展览遵循时间线索,通过拍摄/被拍摄的片段来走进卓别林的生活与事业.解密其电影语言,也试图重估艺术家革命性的艺术遗产.卓别林电影全集中文版 卓别林展来了:幕后的传奇故事比电影更精彩除了展出卓别林档案资料中的300多张照片.文献和将近两小时的电影片段,还呈现来自私人或公共机构收藏的原版海报.录像.油画.手稿及版画作品,反映卓别林的形象对于世界各

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之际,喜剧之王查理·卓别林也“出现”在上海。“查理·卓别林:卓眼视界” 6月8日—10月7日亮相余德耀美术馆,展览遵循时间线索,通过拍摄/被拍摄的片段来走进卓别林的生活与事业、解密其电影语言,也试图重估艺术家革命性的艺术遗产。

卓别林电影全集中文版 卓别林展来了:幕后的传奇故事比电影更精彩

除了展出卓别林档案资料中的300多张照片、文献和将近两小时的电影片段,还呈现来自私人或公共机构收藏的原版海报、录像、油画、手稿及版画作品,反映卓别林的形象对于世界各地的艺术家的影响。该展览的展陈设计师阿德里安·卡迪同时也是贾科梅蒂展的展陈设计,他希望通过展览,能把观众带到舞台背后,来看看整个创作的过程。

卓别林电影全集中文版 卓别林展来了:幕后的传奇故事比电影更精彩

卓别林流浪汉形象。

查理·卓别林1889年4月16日生于伦敦,1977年12月25日于瑞士沃韦去世。 20岁时他就跟随弗雷德·卡尔诺的剧团来到美国,不久即被基石电影公司的导演麦克·塞纳特相中。他的第一部电影短片《谋生》拍摄于 1914 年;而在他的第二部电影《威尼斯儿童赛车记》中,卓别林就开始以“流浪汉”的形象出现。

卓别林电影全集中文版 卓别林展来了:幕后的传奇故事比电影更精彩

1914年至1923年间,卓别林创作了70余部电影短片;1925年至1967年间,他又完成了8部电影的拍摄。卓别林以演员身份入行,在他的艺术生涯中迅速转型,成为身兼其作品导演、制片人、演员、作者和作曲人等数职的多面影人。

此次展览策展人之一塔蒂扬娜·弗兰克介绍,卓别林作为默片的喜剧演员在大屏幕上取得史无前例的成功,要归功于戏院这一艺术形式解体。卓别林花了三年时间用于策划电影《舞台生涯》(1952),在电影里,卓别林将童年时期的情感体验,与虽已消失、却造就了卓别林的戏院艺术表演形式融合。在展览中,观众可以看到他在剧本后面画的铅笔草图,最终变成了电影中的场景。

策展人之一塔蒂扬娜·弗兰克和展陈设计师阿德里安·卡迪邀请观众在这面展墙前自拍。(钟菡 摄)

卓别林手拿拐杖、头戴圆礼帽的经典形象从他1914年的第二部电影《威尼斯儿童赛车记》确立,从当时拍摄的照片可见,他在表演的过程中并不如角色所展示的如此轻松幽默,甚至与导演的关系还颇为紧张。在影片播出不久,卓别林就一跃而成为名人,正如展览中当时其电影公司的报纸头条上写的:“你们准备好经历卓别林的大潮了吗?”

卓别林在1921年拍摄了著名的《寻子遇仙记》,这这部电影里,卓别林以诗情来弱化笑闹,将感伤情绪融合进如梦如幻的喜剧情节中。在展览中,可以看到《寻子遇仙记》的大量原版剧照。在《淘金记》(1925)、《马戏团》(1928)、《城市之光》(1931)中,卓别林确立了全方位电影人的地位,他精湛的演技将其表演提升至新的高度,也拓展了流浪汉的独特形象与世界观,使其冲破原有面貌。

卓别林在工作室查看《寻子遇仙记》照片。(钟菡 摄)

进入一战时期,卓别林没有去服兵役,他认为电影能够更好给世界带来贡献,他拍摄了大量战争题材的电影。在1918年一张《伦敦新闻画报》的照片上,卓别林用医院的天花板作为屏幕投影影像,以方便病人观看。

卓别林也与中国有不少联系。1931年,卓别林和同父异母的哥哥开始了环球旅行,并在1936年来到了上海,受到了热情欢迎。在展览中,有两张1936年3月卓别林与京剧传奇梅兰芳等中国名流在上海的合影。一本《良友》画报上也刊登了关于卓别林的消息,在文中他被称为“卓别灵。

”展览中还有1931年《淘金记》在上海虹口大戏院上映,和1932年《城市之光》在上海大戏院上映的广告,在海报中都将其称为“卓别麟”。《城市之光》的海报上,还写着“连日拥挤,购座请早”的字样,可见其受欢迎程度。这张海报上还对电影的亮点介绍,如“不尚对白,惟重表情”“表演深刻,感人心肺”等,反映出当时中国电影界对卓别林电影的理解。

1932年《城市之光》在上海上映的海报。(钟菡 摄)

有趣的是,在卓别林走红后,模仿者众多。在卓别林本人来到中过前,1912年英国演员R·贝尔就模仿流浪汉卓别林访问了中国,并留下了照片。

环球旅行给了卓别林创作灵感,在旅行结束后,卓别林拍摄了两部最知名的影片《摩登时代》和《大独裁者》。阿德里安·卡迪特别在展厅中设计了双面的影像屏幕,一面播放《摩登时代》中人被机器剥削、不断成为非人的片段,另一面则是《大独裁者》中独裁统治下,人们所感受到的困惑和痛苦,这也是时代的硬币两面。

卓别林并非一直在“无声”地表演,在《摩登时代》的结尾,观众第一次听到了卓别林的声音。《大独裁者》选择了一段演讲画面,观众在屏幕前站立,就可以听到卓别林的原声。

《大独裁者》剧照

为了坚持独立的创作理念,《大独裁者》是卓别林自掏腰包拍摄的电影,尽管影片目的是呼吁和平,而不是反对希特勒统治,但在受欢迎的同时也为卓别林带来了争议。卓别林因此被当做共产主义者,并且被视为反美者,与收容他的美国关系急剧恶化。1952年卓别林前往英国参加《舞台人生》首映时,被告知美国签证到期,无法再返回美国,之后他一直生活在瑞士。

展览现场,《大独裁者》影像。(钟菡 摄)

卓别林离开美国后的最后两部电影《纽约之王》(1957)和《香港女伯爵》(1967)较鲜为人知,《香港女伯爵》也是他的首部彩色电影。在展览中,可以看到这两部电影的大量海报、剧照等。尽管电影被漠视,卓别林的成就却渐渐被认可。

1972年,他终于重归美国,奥斯卡为他颁发了荣誉奖,即“终身成就奖”,基于“他把电影变为本世纪的艺术表现形式这一无可估量的影响”。展览中的一张照片记录下了这一时刻,当时卓别林已经白发苍苍,令人难以和当年影片中头戴圆礼帽,鼻下一撮小胡子的流浪汉形象联系起来。在颁奖仪式上,卓别林获得满堂彩,这在至今仍是奥斯卡历史中时长最久的一次。

展览由爱丽舍博物馆和余德耀美术馆共同制作呈现,将于 2018年11月巡展至墨西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