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豆的功效与作用】中药巴豆的功效与作用_巴豆的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

2019-03-2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巴豆灌木或小乔木,高2-10m.幼枝绿色,被稀疏星状毛,老枝无毛.那么巴豆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呢?巴豆的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有哪些?下面就跟随康

巴豆灌木或小乔木,高2-10m。幼枝绿色,被稀疏星状毛,老枝无毛。那么巴豆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呢?巴豆的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有哪些?下面就跟随康网小编来了解一下中药巴豆的功效与作用以及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吧。

【汉语拼音】bā dòu

【异名】巴菽(《本经》),刚子(《雷公炮炙论》),江子(《瑞竹堂经验方》),老阳子(《纲目》),双眼龙(《岭南采药录》),猛子仁(《中国药植志》),巴果(《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巴米(《药材资料汇编》),双眼虾、红子仁、豆贡(《南宁市药物志》),毒鱼子、銮豆、贡仔(《中药志》),八百力(《广西中药志》),大叶双眼龙、巴仁、芒子(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是否医保用药】医保

【是否非处方药】处方

【处方用名】巴豆,巴豆霜,巴霜,焦巴豆。

【商品规格】该品自古沿用至今,全国各地习用,为巴豆的正品。以粒大、饱满、种仁黄白色者为佳。粒较空、种仁泛油变色者质次。

药材性状

幼枝绿色,被稀疏星状柔毛或几无毛;二年生枝灰绿色,有不明显黄色细纵裂纹。叶互生;叶柄长2~6厘米;叶片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5~13厘米,宽2.5~6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阔楔形,近叶处有2腺体,叶缘有疏浅锯齿,两面均有稀疏星状毛,主脉3出;托叶早落。花单性,雌雄同株;总状花序顶生,上部着生雄花,下部着生雌花,亦有全为雄花者;花梗细而短,有星状毛;雄花绿色,较小,花萼5裂,疏生细微的星状毛,萼片卵形,花瓣5,反卷,内面密生细的绵状毛,雄蕊15~20,着生于花盘边缘上,花盘盘状;雌花花萼5裂,无花瓣,子房圆形,3室,密被短粗的星状毛,花柱3枚,细长,每枚再2深裂。蒴果长圆形至倒卵形,有3钝角。种子长卵形,3枚,淡黄褐色。花期3~5月。果期6~7月。

多为栽培植物;野生于山谷、溪边、旷野,有时亦见于密林中。分布四川、湖南、湖北、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福建、台湾、浙江、江苏。本植物的根(巴豆树根)、叶(巴豆叶)、种皮(巴豆壳)以及种仁之脂肪油(巴豆油)亦供药用,各详专条。小说《清朝那些事儿》里面说:“建州盛产菝斗,又叫巴豆”,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明代建州即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一带,该地不产巴豆。

泻下寒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蚀疮杀虫

内服:巴豆霜入丸、散,0.1-0.3g。外用:适量,捣膏涂;或以纱包擦患处。

无寒实积滞、孕妇及体弱者忌服。

三物备急丸《金匮要略》:心腹胀满;三物白散《伤寒论》:寒实结胸;水浸丹《局方》;九痛丸《金匮要略》:九种心痛;针头丸《世医得效方》:水泻不止;

1.巴豆若用其峻下之力,应生用。需消积磨坚之用,应炒用。用于喉痹,痰涎壅阻气道,可制霜。《本草纲目》载:巴豆生猛、熟缓、能吐能下,能止能行,是可升可降也。

2.巴豆与大黄,同为攻下药。但巴豆性热,脏腑多寒者用之。大黄性寒,脏腑多热者用之。对于胃肠实积阻塞不通者,寒实相结用巴豆,热实相结用大黄。二者有一寒,一热之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