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拍摄背后的五味杂陈

2018-12-1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强大的演员阵容可谓<人民的名义>的一大亮点.导演李路在组合一队人马上,下了一番功夫. "想到最合适的人,就试着把他们请过来.有老朋友,也有新朋友,有开机前定的,

强大的演员阵容可谓《人民的名义》的一大亮点。导演李路在组合一队人马上,下了一番功夫。

“想到最合适的人,就试着把他们请过来。有老朋友,也有新朋友,有开机前定的,也有开机后定的。把这些人全部组合起来确实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李路透露,这些戏骨们都想把自己的角色塑造得有光彩,他们来剧组之前就已经为自己的角色设计好了。

老艺术家张志坚对这部剧大加赞赏,他和其他演员一样,都是冲着这个题材,因为喜欢里面的角色而来的,“这是国家的进步,也是整个民族在文明方面的进步。不要给观众和老百姓负面的东西,不要增加愤怒,让他们看到希望,这就很好。”张志坚感慨道。

李路坦言,侯勇是他多年的朋友,这次让他演一个反差极大的角色确实难为他了,因为他长了一张英雄的脸。尽管戏份少,但侯勇十分认真,熬了整整三个通宵。

导演李路曾执导过《老大的幸福》《山楂树之恋》《坐88路车回家》等优秀作品。过去两年,他把全部的时间都给了《人民的名义》。

李路与编剧周梅森相识20多年,一直都想合作,却没有合适机会。两年前,正在香港拍戏的李路偶然得知周梅森正在创作一部反腐小说,立马跑到周梅森家中。从见面敲定合作,到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授权运作该项目,回想最初挑选题、组阵容、定投资、搞创作,导演李路甚至计划写一本报告文学,说一说关于《人民的名义》那些“战战兢兢”。

他用“分身乏术、身心疲惫”来形容拍摄《人民的名义》的经历,每天只睡四个小时,尺度拿捏、资金等多方面的压力,让他倍感焦灼。2016年大年初三,《人民的名义》在投资尚未全部到位的情况下,“强行”开机了。然而面对两千万元的资金空缺,他甚至准备去抵押房子。

对贪腐事件的有力揭露让人看得过瘾,但在创作这样一部反腐剧时,整个主创团队也坦言有着巨大的压力。

因为涉及到敏感的政治题材,所以这部剧终归是带着一定风险的,能否顺利过审就是最大的考验。

电视剧拍完送审时,编剧周梅森跟导演李路打了招呼:“要做好删掉5集、改1000次的准备。”然而没想到的是,这部电视剧审查仅仅十天就通过了,并获得了“气势磅礴,石破惊天”的评价。

李路透露,为了做到真实严谨,剧组配了专门的法律顾问、检察顾问等全程跟踪,最大程度还原剧本。

陆毅饰演的检察官侯亮平带领团队办案的过程,是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的整体叙事线索。正式开拍前一个月,导演李路就带着陆毅等主创团队到最高人民检察院相关部门,与相关负责人进行深入交流,体验检察官的工作与生活。

编剧周梅森和导演李路都认为反腐剧独特的风格一定要坚守,凡是涉及到公检法和政府部门的细节,都会要求演员严格按照剧本表现。比如,剧中省公安厅厅长向上一级政法委书记怎么汇报工作,市公安局长跟省公安厅长交谈的措辞,不同级别警察的警衔有何变化,都要真实。

场景方面,为了贴合政府官员的办公环境,剧组在当地宾馆取景拍摄,家具陈设都需要精心设计,必须符合角色的身份特征,不同级别官员的言谈举止如何,都经过考证和研究。(宗和)

原标题:拍摄背后的五味杂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