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的营养、食疗效果、制作与保存

2019-07-1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薯蓣.山芋.诸薯.延草.薯药.大薯. 栽种者称家山药,野生者称野山药:中药材称淮山,淮山药,怀山药等. 山药属薯蓣科多年蔓生草本植物薯蓣的干

薯蓣、山芋、诸薯、延草、薯药、大薯。

栽种者称家山药,野生者称野山药;中药材称淮山,淮山药,怀山药等。

山药属薯蓣科多年蔓生草本植物薯蓣的干燥块茎。

因其营养丰富,自古以来就被视为物美价廉的补虚佳品,既可作主粮,又可作蔬菜,还可以制成糖葫芦之类的小吃。

我国主产于河南省博爱、沁阳、武陟、温县等地,河北、山西、山东及中南、西南等地区也有栽培。冬季茎叶枯萎后采挖,切去根头,洗净,干燥。

中国栽培的山药主要有普通的山药和田薯两大类。普通的山药块茎较小,其中以四川等地的“脚板薯”、山西怀县的怀山药、江汉南城淮山药最为有名。

每100.0克营养成份含量如下:

热量(大卡)56.0

碳水化合物(克)12.4

脂肪(克)0.2

蛋白质(克)1.9

纤维素(克)0.8

维生素A(微克)3.0

维生素C(毫克)5.0

维生素E(毫克)0.24

胡罗卜素(微克)20.0

硫胺素(毫克)0.05

核黄素(毫克)0.02

烟酸(毫克)0.3

胆固醇(毫克)

镁(毫克)20.0

钙(毫克)16.0

铁(毫克)0.3

锌(毫克)0.27

铜(毫克)0.24

锰(毫克)0.12

钾(毫克)213.0

磷(毫克)34.0

钠(毫克)18.6

硒(微克)0.55

山药味甘、性平,入肺、脾、肾经。

不燥不腻,可健脾补肺、益胃补肾、固肾益精、聪耳明目、助五脏、强筋骨、长志安神、延年益寿。

主治脾胃虚弱、倦怠无力、食欲不振、久泄久痢、肺气虚燥、痰喘咳嗽、肾气亏耗、腰膝酸软、下肢痿弱、消渴尿频、遗精早泄、带下白浊、皮肤赤肿、肥胖等病症。

健脾益胃、助消化:

山药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是一味平补脾胃的药食两用之品。不论脾阳亏或胃阴虚,皆可食用。临床上常用治脾胃虚弱、食少体倦、泄泻等病症。

滋肾益精:

山药含有多种营养素,有强健机体,滋肾益精的作用。大凡肾亏遗精,妇女白带多、小便频数等症,皆可服之。

益肺止咳:

山药含有皂甙、黏液质,有润滑,滋润的作用,故可益肺气,养肺阴,治疗肺虚痰嗽久咳之症。

降低血糖:

山药含有粘液蛋白,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糖尿病,是糖尿病人的食疗佳品。

延年益寿:

山药含有大量的黏液蛋白、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能有效阻止血脂在血管壁的沉淀,预防心血疾病,取得益志安神、延年益寿的功效。

抗肝昏迷:

近年研究发现山药具有镇静作用,可来抗肝昏迷。

1、心腹虚胀,手足厥逆,不思饮食:用薯蓣半生半炒为末。每服二钱,米汤关定。一天服二次。

2、禁口痢:治方同上。

3、小便数多:用薯蓣(矾水煮过)、白茯苓,等分为末。每服二钱,水送下。

4、痰风喘急:用生薯蓣(捣烂)半碗,加甘蔗汁半碗,和匀,一次饮服。

5、脾胃虚弱,不思饮食:用薯蓣、白术各一两,人参七钱半,共研为末,加水和糊做成丸子,如小豆大。每服四十至五十丸,米汤送下。

6、湿热虚泄:用薯蓣、苍术等分,加饭做成丸子米汤送服。

7、肿毒初起:用带泥的薯蓣、蓖麻子、糯米等分,水泡过,研细敷涂即散。

8、手足冻疮:有薯蓣一截,磨泥敷上。

根茎入药,滋养强壮,治脾胃亏虚等,也可作副食品和酿酒原料。

盾叶薯蓣,为薯蓣科植物,根茎横生,形似生姜,又称黄姜。以根部入药。

盾叶薯蓣的根茎主要用于提取薯蓣皂素,薯蓣皂素为合成肾上腺皮质激素药物的良好原料。现在国际国内用薯蓣皂素为原料生产60至70种甾体激素药,

广泛用于治疗癌症,心脑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避孕药物等方面。

原料: 山药300克,糯米50克,枸杞少许。白糖30克。

操作:

1、山药去皮洗净,切成小块;糯米洗净,浸泡4小时;枸杞洗净。

2、锅置火上,加水,水沸后放糯米、山药块、枸杞煮成羹,放糖即可。 

适用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适宜糖尿病患者、腹胀、病后虚弱者、慢性肾炎患者、长期腹泻者。

2、山药有收涩的作用,故大便燥结者不宜食用,另外有实邪者忌食山药。

1、山药皮中所含的皂角素或黏液里含的植物碱,少数人接触会引起山药过敏而发痒,处理山药时应避免直接接触。

2、不可以生吃,因为生的山药里有一定的毒素。

新鲜山药容易跟空气中的氧产生氧化作用,与铁或金属接触也会形成褐化现象,所以切开山药最好用竹刀或塑料刀片,先在皮上画线后,再用手剥开成段。切口处容易氧化,可以先用盐泡一泡,然后以吹风机吹干,促使伤口愈合,再用餐巾纸包好,外围包几层报纸,放在阴凉墙角处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