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求凰冯太后 【北朝.魏】孝文帝改革 冯太后去世

2019-04-1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北魏孝文帝向文武百官们询问安定人民的办法,秘书丞李彪呈上密奏,提出建议,他认为:"一.豪门富贵人家,奢侈挥霍没有限度.所以,对他们的住宅.车马和衣服,都应该制定一个标准进行管理;二.一个国家是走向兴盛还是走向衰亡,关键在于帝王继承人是善良还是邪恶,而继任者的善恶,又在于教育训导的得失.所以,应该以古代方法为准绳,也设立师傅这一官职,让他们专门引导太子;凤求凰冯太后 [北朝.魏]孝文帝改革 冯太后去世三.去年,京城农作物歉收,如果把老百姓都迁移到丰收富裕地区,这样既荒废了人民正常的生活劳作,又要面

北魏孝文帝向文武百官们询问安定人民的办法,秘书丞李彪呈上密奏,提出建议,他认为:“一、豪门富贵人家,奢侈挥霍没有限度。所以,对他们的住宅、车马和衣服,都应该制定一个标准进行管理;

二、一个国家是走向兴盛还是走向衰亡,关键在于帝王继承人是善良还是邪恶,而继任者的善恶,又在于教育训导的得失。所以,应该以古代方法为准绳,也设立师傅这一官职,让他们专门引导太子;

凤求凰冯太后 【北朝.魏】孝文帝改革 冯太后去世

三、去年,京城农作物歉收,如果把老百姓都迁移到丰收富裕地区,这样既荒废了人民正常的生活劳作,又要面临艰难困苦、千里流离的困境,才能到达目的地,而且对于国家来说,损耗也很大。可以事先把粮食储存起来建立粮仓,然后安安稳稳地发放给灾民。

凤求凰冯太后 【北朝.魏】孝文帝改革 冯太后去世

所以,朝廷应该在州郡正常的税收中抽出九分之二,分别建立管理机构,在丰收时买进粮食,全部储存在仓库里;遇上歉收的年月,就可以加两分利卖给老百姓。这样一来,老百姓一定会努力种田,用以购买官府的绢帛;积蓄钱财,用来购买官府的粮食。丰收年月,就一直储存,等到灾年,就直接出售给老百姓。几年之内,我们就会储存大量的粮食,而且老百姓人人充足,即使是有什么灾荒,也不会造成多大灾难。

凤求凰冯太后 【北朝.魏】孝文帝改革 冯太后去世

四、应该在黄河以南七州人民之中,选拔有才能的人,征召到京城,按照中州官员任用的程序,按照他们的能力分别加以任用。这样做,既可以推广圣朝对新人、旧人平等对待,一视同仁的大义,又可以安抚长江、汉水一带归附于圣朝的人心。

五、对于犯罪的罪人进行惩处,问罪并不牵连他的亲人,这是皇上的隆厚恩德。也有些无情无义的人,父兄被囚禁狱中,他们的儿子、兄弟们的脸上竟没有一点儿悲哀愁惨的神色。有的儿子、兄弟逃避刑罚,他们的父亲、哥哥们的脸上竟也没有羞愧气愤的样子。

他们只是若无其事地继续享受他们的荣华富贵!我认为,父亲、哥哥犯了罪,应该让他们的儿子、兄弟们穿白色衣服,袒露胸背,到皇宫门外请求处罚。儿子、兄弟犯罪入狱,也应该让他们的父亲、哥哥公开上书,引咎自责,请求解除他们所担任的官职,如果他们的职位确实重要,不适于批准辞职的,则不妨加以安慰,劝他们留任。只有这样做,才只可以督促那些庸俗薄情的人,让人们知道什么是羞耻。

六、朝廷大臣遭到父母亲人去世的情况时,丧假一满,就得回来任职,同时,得照样穿绫罗锦缎,乘坐豪华高大的车辆,跟随皇上去祭祀天地祖先,身佩宝玉,头垂帽穗,和其他官员一样去参加庆贺赏赐的宴请,这样做,实在是在伤害做儿子的孝道之心,违背了天地万物的根本自然的法则。

我认为,大凡是遇上祖父母、父母去世的人,都应该允许他们守丧三年。如果该部门职务出现空缺、无法继续工作时,让他任职工作,但也只是让他负责总的大方面事情,诸如支出与收入、奏报陈述而已,国家的吉庆大典,一律不让他参加。如果他身为军职,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就穿上黑色丧服,跟随军队执行命令,这样做,虽然不合礼教,但情况急迫,也就应该这样做了。”

对秘书丞李彪的建议,孝文帝全部接受,从此以后,北魏朝廷与老百姓个人的财力都充裕丰厚起来,虽然有时遇上水灾、旱灾,但老百姓的生活并没有困苦、贫穷。

孝文帝后宫中的林氏生下儿子拓跋恂,于是宣布大赦,冯太后因为拓跋恂被立为太子,便赐林氏自裁而死,由自己来抚养拓跋恂。

孝文帝和太后前往方山游玩,冯太后喜爱这里的山清水秀,便说:“将来一定要把我安葬在此地,不必把我合葬在先帝的陵寝中。”于是,孝文帝为冯太后预修陵墓,又在方山上修建石室,作为将来祭祀的庙宇。

公元490年九月,四十九岁的冯太后死于平城皇宫的太和殿。

当年,太皇太后对孝文帝的聪敏机警很是忌惮,害怕他的存在会给自己带来不利,因此,就打算废弃他。在滴水成冰的严冬,太皇太后把他紧闭在一间空旷的屋子里,三天不给他吃的东西。冯太后又征召拓跋禧,打算立拓跋禧为北魏皇帝。

当时,由于太尉拓跋丕、尚书右仆射穆泰和尚书李冲的竭力劝谏,冯太后才没有执行废立。但孝文帝对冯太后没有一点儿怨恨的想法,只是加深了对拓跋丕等人的感激之情。

后来,又有一位宦官在冯太后面前陷害孝文帝,冯太后听后,下令打了孝文帝几十大棍,孝文帝默默地忍受,没有辩解、申诉理由,冯太后去世以后,他也不再追究。

太皇太后冯氏去世,孝文帝五天没喝一口水,悲哀伤痛超过了应尽的礼数。杨椿劝阻说:“陛下肩负祖宗留下的大业,亲临统治万国的重任,怎么可以像一个普通人一样,为了讲究小节而伤害自己的身体、倒地不起呢!文武百官为此惶惑焦急,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况且,圣人的礼节要求,再大的悲哀也不可以毁伤性命。即使陛下想要在万代之中树立贤人的榜样,那么,皇家宗庙祭祀又怎么办呢?”孝文帝很受感动,为此吃了一次稀粥。

这样一来,各王公大臣也都开始到朝廷上书:“请求赶快确定太皇太后的安葬地点,按照汉、魏时期的惯例,并遵照太皇太后的临终遗嘱,安葬以后脱去丧服。”

孝文帝下诏说:“自从遭受灾祸和惩罚,恍惚之间,一切就好像发生在昨天。我侍奉太皇太后的灵柩,好像看见了她的身影,安葬太皇太后的陵寝墓地,我实在不忍听到这些。”

冬季,王爵、公爵们又一次上书,坚决请求安葬太皇太后,于是,孝武帝这才下诏说:“太皇太后的安葬时间和地点,可以依照以往惯例。如果让我脱下丧服,从感情上说,我忍受不了。”

孝文帝亲自到太皇太后安葬的地方,在方山永固陵安葬了文明太皇太后,并一再拜祭。孝文帝为了表达自己的孝谨,在永固陵东北约一里的地方,为自己营造了寿宫,准备死后也埋葬在这里,永远陪伴抚养自己长大的祖母太皇太后,以抚慰她在阴间的孤独。